作为全球最大的两家芯片厂商,三星和台积电,在前几年的全球“芯片短缺”潮中,可以说狠狠地赚了一大笔。然而,当芯片供应日趋正常后,芯片短缺逐渐变成了产能过剩。
而最近,台积电和三星的日子也不好过了,不少芯片工厂已经开始断臂求生。
首先是台积电。 最近,台积电宣布:台积电在台湾各地的芯片扩产计划全面放缓,重新调整芯片产能。 要知道之前台积电已经暂停了7nm芯片产能的扩产,而这次更是将28nm的成熟芯片扩产计划再度放缓。
接下来是三星。去年,三星电子的营业利润同比下降了16%,创下了八年来的新低。
由于半导体需求大幅下降,今年第一季度,三星电子的营业利润更是再创新低,同比下降 95%,濒临崩溃!今年2月,三星老板曾说:不允许人为削减(芯片)产能,如今却说:必须将芯片产能降到“合理水平”。
对此,众多的外媒表示:“中国不再要芯片了!”到底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现象?让我们来深入的研究一下。
最近两年,全球电子消费市场遇冷,全球用户对于消费电子的需求大幅减少,而这便直接让数码科技厂商对于芯片的需求量大幅下降。而在中国市场,如今对于普通的芯片,还有存储芯片,如今三星等海外厂商已经没有了不可替代性。
以存储芯片为例,过往国内的存储,内存芯片,只能依靠海外进口。如今,像长鑫存储、长江存储等厂商,其生产的芯片颗粒,已经达到了国际一流的水平。就连iPhone 也用上了国产的闪存芯片!越来越多的进口芯片,逐渐被替代!
此外,在美断供中国部分高端芯片的几年内,华为完成了1.3万个核心零部件的自主研发,而小米等手机厂商逐渐开始采用国产的顶级屏幕并且均开始了自研芯片的道路。我国最大的芯片厂商:中芯国际,在2022年营收约495亿元,同比去年增长了39%!
但是,这可能只是个开始。 老美擅自断供芯片,变相强迫芯片巨头到美建厂,并强制要求厂商交出用户资料等机密信息,这让全世界看清了老美的真面目。
而对于这些芯片大厂来说:三星、台积电本想抱着“老美”的大腿,薅一波“百亿补贴”。如今花了几倍的价钱去美国建厂,不仅补贴还没拿到,还被要求交出芯片能机密信息。而面对中国接二连三的砍订单,结果就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当然,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依旧要正视中国芯片技术和国际芯片大厂之间的差距。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高精度半导体芯片的发展之路!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