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宿豫区育新街浦东国际花园
人物:闵梅艳
宿迁网报
(记者裴令曼)宿豫区雨心街浦东国际花园小区,有一个专门为女性打造的工作室,——个女性爱心微房,这里的工作人员大多是鲍尔的母亲。3月17日上午,记者来到这家工作室,才看到灯光下,十多名女工正有条不紊地忙碌着工作。
43岁的闵梅艳是这家独家工作室的负责人,也是两个孩子的母亲。2001年,闵梅艳与丈夫结婚,婚后成为全职太太。几年后,鲍尔出生了,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她想做点什么。
“当时,我想,我想找点事做。如果我有空闲的工作时间,也不会影响带孩子的工作。”闵梅艳说,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姐姐在家里介绍了一份加工小饰品的工作,她工作的时候没有耽误照顾孩子。闵梅艳后来发现,社区里有很多类似情况的宝妈。
如果有这么多人需要,那就一起做吧。2017年,在闵的带领下,成立了小米饰品和电子蜂鸣器加工厂。
“加工手链、耳环、头带、珍珠包等首饰其实很容易上手,只要有时间和耐心。”闵梅艳告诉记者,在这里工作的所有女性都来自周边社区。因为这里的工作时间是免费的,不影响对孩子的照顾,所以很多宝妈都选择在这里工作。工资是按件计算的,平均月收入约为3000元,这目前驱动着辖区内及周边的200名女性寻找工作。
49岁的女工刘玲从闵梅艳创业开始就一直和她一起工作。“能够照顾家庭和工作,不仅增加收入,还能联系很多姐妹。”刘玲告诉记者,当我第一次开始找工作时,我的孩子还小,但后来我的孩子去了学校,在家里无事可做。女人还是要有自己的事业,所以一直在这里工作。
在另一个工作室,一些女工测试已经生产出来的电子蜂鸣器,这是所有过程的最后一步。
“这些体力活虽小,但不能马虎,每一步都要认真。”闵梅艳说,她创业之初的第一笔订单因为技术差而亏损,但她在政府和家人的帮助下坚持了下来。之后,她严格控制任何订单的质量。
闵梅艳的加工厂走上正轨后,收入也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宝妈和留守妇女来工厂拿货加工。此后,闵继续以加工厂为中心,成立了妇女爱心微家,定期开展手工艺交流、作品展、创业培训等爱心岗活动,成为当地残疾人就业集散中心。26名可以用手工作但有身体残疾和轻度智力残疾的妇女接受了创业护理。
“女人请好好爱自己。”闵梅艳很喜欢这句话。“当我累了或者想放弃的时候,总觉得有一群人在推着我往前走。”闵梅艳认为,虽然每天忙碌的生活非常乏味,但当她看到她的姐妹们需要这份工作时,她感到充满了力量。我有责任带领姐妹们继续努力,希望更多的姐妹们有自己美好的事业。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宿迁浦**花园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