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嘉明:宇宙视角高于一切

发布一下 0 0
朱嘉明:宇宙视角高于一切

当今社会,人类正日益被呈指数级增长的数据和信息控制与裹挟。与此同时,信息沟和数字鸿沟急剧拉大,数据和信息的非均衡和不对称造成了新的“二元社会”。

于是,人们在如何认识“真理”的问题上,产生了分裂。所谓的“真理”在很大程度上不过是某个群体的“观点”,越来越多的人,厌倦了专家,将自认为真实的或希望真实的东西作为真理。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本书的作者,天体物理学家尼尔·德格拉斯·泰森向读者灌输了一种宇宙观。这种观念依靠非人类中心主义和非地球中心主义而形成,基于两个科学基础认知:

其一,仅靠人类的眼睛不足以揭示关于自然界运作的基本真理;

其二,地球不是宇宙运动的中心,它只是绕着太阳运行的已知行星之一。

当我们将自己代入宇宙视角、以科学的方式来重新思考自己与他人、与地球、与宇宙的关系,就会发现宇宙并不是围绕着人类和人类的思想运行,而所有诸如战争、政治、宗教、真理、美、性别、种族等争议性话题,都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人造战场”。

朱嘉明:宇宙视角高于一切

本书以科学与社会作为开场,以生命与死亡收尾。主体部分由10个章节组成,真与美、探索与发现、地球与月亮、冲突与解决方案、风险与回报、肉食主义者与素食主义者、性别与身份、颜色与种族、法律与秩序、身体与意识,每个章节都提供了关于双重主题的科学哲思。

尽管科学不能代替政治,但科学可以在知情的民主制度下,为民主社会的正常运作做出宝贵的辩论和政策制定方面的贡献。

泰森在思想上的这种贡献具有特别的魅力:因为他没有期望提出标准答案,而是要创作一种与读者以更细微的方式进行对话的语境。

当人们将问题置于一个更广泛的背景中时,就会获得对地球上生命的新看法。这些看法会对各种教条主义提出挑战,让读者意识到,这种方法不仅能帮助人们弄清什么是真正重要的,还能激发更大的团结意识——就是学习的价值。

好奇心驱使人类进步

“宇宙”是一个大词。它包括了宇宙中的每一个物质粒子,在一个直径高达100亿光年的系统中,拥有大量的星系。通过这个镜头看向地球上的生命是一个有趣的新视角,因为这个视角具备时间和空间的恢宏维度。

当我们倒退约3万年,想象一群遥远的、住在山洞里的祖先蜷缩在火堆旁,这个人类族群的心智地图不超过洞穴周围十几平方英里的范围。在这些边界之外是巨大的未知,一些人可能会把它想象成一个巨大的虚无;另一些人在考虑它时,可能除了危险和死亡之外什么都看不到。

有一天,一对无畏的洞穴居民咨询他们的长者,他们想看看外面有什么。长者们权衡此事,并思考风险和回报。有时,你必须离开山洞才能解决你的山洞问题。

尽管,巨大的未知世界里潜藏着危险和死亡,但它也蕴含着治愈疾病的植物和制造新工具的有用材料的希望,以及新的食物、水和住所来源。最重要的是,那里有新的思维方式有待发现。

朱嘉明:宇宙视角高于一切

这就是许多科学家所珍视的一种想法,也是人类史上一种深刻的想法。正如美国诗人艾略特所说的那样:

我们将不会停止探索,

而我们所有探索的终点,

将抵达我们出发的地方,

并第一次认识这个地方。

探索关乎旅程,也关乎目的地。当人们开始出发时,他们不仅发现了新的世界,还学会了以新的方式看待我们已经知道的世界。泰森认为,这就是宇宙观。采取这种观点是为了拓宽我们的参考框架。把熟悉的想法重新编排,才能重新来看待我们的出发点。

而这将改变一切。因为,人类已经到了必须从宇宙视角思考才能真正认知地球的历史时刻。


拥有宇宙视角才拥有地球观

作者将目光聚焦于美国,总结了在1968-1973年间所观察到的现象。一种全新的政治和文化边界被打开:在美国,民权活动家正在重新定义作为一个美国公民的意义;在布拉格和巴黎,在墨西哥城和东京,学生们在研讨室里梦想着新的乌托邦;披头士乐队从印度归来,带着西塔琴的声音重新定义了西方流行音乐;无国界医生组织在巴黎成立。

这也正是科学探索的重要时期。第一艘载人航天器抵达月球。阿波罗8号在返回地球之前围绕月球运行了10次。在其中一次飞行中,宇航员威廉·安德斯以月球视角拍摄了地球。

朱嘉明:宇宙视角高于一切

当这个图像在全球流传时,人们开始以一种新的方式思考地球。宾夕法尼亚州排放污染物的工厂、波兰森林中的酸雨、尼日尔三角洲被石油覆盖的海滩,都不再是本地问题——它们现在被看作影响地球整体生态系统问题的局部症状。

这是值得再认识的历史阶段:人类通过前所未有的放大视角,开始把环境作为全人类关注的现象来把握。

一波立法浪潮反映了这种观点的转变。1968—1973年的最后一次登月任务圆满结束。世界各国开始通过法律来规范工业污染物的排放和像双对氯苯基三氯乙烷(DDT杀虫剂)这样破坏生态的农药的使用。

负责保护自然资源和防止过度捕捞的新机构也随之出现。与此同时,联合国开始纪念地球日——一次支持环境保护的国际示威活动。美国《清洁空气法案》通过,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成立,美国环境保护局成立,美国《清洁水法案》通过,美国《濒危物种保护法》通过。

从此,宇宙观作为一个观念成果,体现在人类开始对我们星球的生态系统进行关注上,即使大自然实际上并不关心我们是否健康或长寿。人们被自然本能地装备起来,在一些可能伤害人类的东西和一些可能带给人类安慰的东西之间进行筛选。

只是理性告诉人们:太空中并没有暗示,宇宙中的任何人或任何东西将来到地球,或从人类自己手中拯救人类。只有我们人类关心我们自己。对于人类所面临的这个时代的最大自然危机,包括气候危机,何尝不是这样呢?现在的问题是,人类是否能够认识和正视气候变化带给人类生存环境的挑战。

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朱嘉明:宇宙视角高于一切

宇宙观下没有常识性假设和定义

人类的科学史总是在不断被超越的。过去的科学受困于能力和认知不断被证伪,而新的科学范式需要人们更多的实验和观察产生更多的数据,从而确定究竟什么是客观的真实。

这意味着知识是以指数形式增长而非线性增长,因此根据过去预测未来变得十分滑稽。它还让你认为,所有出现在你生命里的那些惊人的发现和发明,都代表着你生活在一个特殊的时代——这就是指数增长的一个基本特征。

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生活在特殊时期,无论他们在曲线上处于什么位置。一切历史都不是线性的,自然界的发现之河以指数形式增长。

这对人类的常识产生了挑战。以水为例,在海平面上,水的沸点是100摄氏度。然而,在海平面以上10000英尺处,空气压力要小得多。在那里,水沸腾的温度只有90摄氏度。由于东西在较低的温度下煮得更慢,必须延长总的烹调时间来加以补偿。

在沿海地区,7分钟后就能完全煮熟的意大利面条,在山区可能需要12分钟。所以这就是我们答案的第一部分:气压越低,液体的沸点越低。

但是如果把这个场景设定在火星又会是什么模样?当我们以宇宙视角来看,像水的沸点这样看似直观的东西变得令人困惑且含糊不清。科学家们接受这样的模糊性,毕竟,他们被训练来质疑常识性的概念界限。

至于政治和文化,则是另一回事。本书探讨的肉食主义者与素食主义者、性别与身份、颜色与种族等易引起激烈争论的问题,从宇宙观的角度来看都不是对立的。泰森用确凿的事实和批判性思维钉住了人与人之间相似性多于不相似性这一基本事实。这似乎符合中国道家的哲学思想:有无相生、虚实相形、阴阳相依。

朱嘉明:宇宙视角高于一切


做一个贝叶斯主义者

尽管本书没有直接提到贝叶斯主义(Bayesianism),但是在第5章“风险与回报”中表达了类似的观点。所谓贝叶斯主义是基于英国数学家贝叶斯关于两个条件概率之间关系的解读,也称为“贝叶斯认识论”——

一种认知证明理论,主张信念P得以证明的条件是当且仅当这个P的概率高到合理的程度时,并且这种概率由获取新论据而发生的认知变化,可依据概率演算,包括通过贝叶斯定理来计算和预测。

如果以更为直接的方式表达就是:以置信度为衡量方法做判断

因此,理解世界的一个成功策略是不断测试自身的预设、承认错误的可能性并尝试改进。作者对这一章的总结是“我们每天都在用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做计算”,强调的是数学在关键科学思维中的重要性,特别是统计学和概率。作者对概率的分析提供了几个有启发性的例子。

作者关于赌博的入门读物是通过骗局与赌博方程中涉及的、非常真实的赔率选择之旅。“科学家也是人,但广泛的数学训练会慢慢地重塑大脑中这些非理性的部分,使我们不那么容易被利用。

1986年,4000名天体物理学家聚集在拉斯维加斯的米高梅大酒店参加会议。该酒店过去和现在都是世界上最大的赌场酒店,有7000个房间。如果一个人在数学上更精明一些,可能会想象出4000名新客人在一周内可能会在赌场中获得多少收益。可是在拉斯维加斯发生的情况是,酒店赚的钱比以前任何一个星期都少。

泰森猜想:“会不会是物理学家对概率的了解太深,以至于他们在扑克、轮盘、骰子和老虎机中提高了对赌场的赔率并取得了胜利?不,他们只是没去赌……物理学家们被数学打上了‘远离赌博’的烙印。

朱嘉明:宇宙视角高于一切


追求“程序正义”还是“结果正义”?

在本书第9章“法律与秩序”中,泰森向我们传达:无论人类喜欢与否,法律与秩序都是文明的基础。

“在法庭上,如果真理和客观性既不被追求,也不被渴望,那么我们必须承认或坦白的是……我们看到的都是关于感情和情绪的宣泄,追求将激情转化为同情心。”

在泰森的批判性分析中,审判本身已经成为有说服力的演说,而不是代表法律和程序正义。

但是,综合多国司法实践情况来看,程序正义和实质正义是可以进行衡量取舍的,绝对不可减损的程序正义和实质正义只在理论上存在。程序正义的目的在于确保事实上的结果正义。

值得注意的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便拥有了证据程序,人们还是无法完全重现事实,这会导致一些结果在“上帝视角”看来是非正义的,甚至会让一些犯罪分子逍遥法外。这往往并非由程序错误导致,而是由人类认识和技术的局限性导致的。因此,法律与秩序的科学性也体现为致力于发展有关科学技术,以增强查明事实的能力。

朱嘉明:宇宙视角高于一切


看待生命

本书的尾声“生命与死亡”提供了无价的洞见,也是泰森对为什么使用科学分析和方法论可以提供一些关于生命、死亡和人类的,非常有启发性和批判性思考的回答。

他引用了19世纪教育家霍勒斯·曼的墓志铭:“我恳请你们把我的这些临别赠言珍藏在心中,在你们为人类赢得一些胜利之前,请以死为耻。”

人类不断向外探索的原始冲动肯定比不断互相残杀的原始冲动要大,那么人类的好奇心,将确保人类会持续对星际进行无尽探索,这些见解也迫使人类在地球上的短暂时间里,成为自己文明的越来越好的牧羊人。

朱嘉明:宇宙视角高于一切


结语:“概览效应”

泰森在本书中强调,这本书是献给“所有希望看到世界本来面目,而不是现在面目的人”。

那么应该如何利用本书呢?本书给了读者极为重要的钥匙:用宇宙视角认识地球、地球上的人类及其生存的社会和生态,还有他们的未来。

这就是所谓的“概览效应”。“从宇宙视角回到地球视角,我们会改变与自己所在的这颗星球以及与人类同胞的关系”——这应该成为至理名言。

与此同时,请千万记住:人类还处于“按照幂率方式增长”的时代,这样的速率已经超出人们正常理解的范围。但是,我们别无选择,唯有适应。

朱嘉明:宇宙视角高于一切

人们常说,世界观就是宇宙观,木心也说:“宇宙观决定世界观,世界观决定人生观。

在这个以物理学为最显著代表的硬科学时代,如何从科学的角度理解宇宙与世界,重新建构我们新的、适用于当代的世界观,便显得尤为重要。

美国家喻户晓的天体物理学家、曾获“斯蒂芬·霍金科学传播奖”的尼尔·德格拉斯·泰森,他的新作《星际信使:宇宙视角下的人类文明》就是这样一部能够重塑人类世界观的佳作。

◎以宇宙观重塑世界观、人生观

从地球表面上升到外太空,审视地球、人类及人类社会与文明。不仅空间维度高,其理性程度同样高,堪称一套“高于一切”的世界观。

书中不仅有大量硬科学知识做基础,更是将宇宙学引申至人类文明世界观的构建。书中章节名不是宇宙大爆炸、不是黑洞与时空,而是“肉食主义者与素食主义者”“性别与身份”“ 颜色与种族”“生命与死亡”,真正将宇宙价值映射到人类个体价值。


◎一本致敬伽利略的经典之作

1610年,伽利略出版了自己早期使用望远镜观测月球、木星、卫星及银河系的一系列文章,命名为《星际信使》。400年后,尼尔·德格拉斯·泰森以新作《星际信使》向天文学奠基人伽利略致敬。

当下人类文明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割裂时代,唯有重建一套夯实有力的现代世界观,人类文明的无数裂痕,才可能得到弥补。《星际信使:宇宙视角下的人类文明》也许是一个不错的开始。

来源 | 本文为《星际信使:宇宙视角下的人类文明》推荐序,作者为经济学家,横琴数链数字金融研究院学术与技术委员会主席 朱嘉明。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2105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