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定义是什么,这是一个十分值得探讨的话题。国学大师季羡林的爱徒,当今中国著名学者钱文忠先生曾经说过,中国人对于幸福的标准过于狭隘,会导致人们对于感受快乐的阈值不断增大。而这带来的结果,就是人们往往难以从生活中获得快乐。
不断在柴米油盐中挣扎的普通人,往往认为获得无尽资产就可以收获快乐,财富仿佛成为了通往幸福生活的一道捷径,但事实却并不是这样。
中国香港就有这样一个富豪之家,其主母坐拥丈夫逝去留下的千亿资产,自己的6个儿子和3个女儿都很有钱,但她的实际生活却并不快乐,甚至还有些“糟心”。
她就是杜莉君,那个曾经的香港豪门贵妇,鹰君集团创始人罗鹰石的妻子。她的诸多儿子,都是在香港数一数二的大富翁,自己的生活更是锦衣玉食。
但她却长期陷入官司,甚至陷入母子反目的危机当中。其中缘由究竟为何,让我们深入探究。
鹰君集团的激昂历史
要说杜莉君的一生,最大的幸福就是与丈夫创立了鹰君集团。但其晚年与儿子的豪门之争,也正是由于鹰君集团。那么鹰君集团是如何扩张成为香港的一大财团呢?
不难看出,鹰君集团的取名,就是罗鹰石与杜莉君的名字组合。这充分说明了集团的创立来源。杜莉君的丈夫罗鹰石先生,是一位地地道道的香港商人,他虽已逝去,但那奋斗的经历却仍旧让人钦佩。
上世纪的早些时候,罗鹰石尚且年幼,就已经跟随其父亲来到了泰国经商。当时的罗鹰石还是一个在学业上颇有所成的少年,被自己的老师频频称赞。为了让他接受更好的教育,父亲将他送回了汕头故乡,想要他稳定地完成学业。
但可能是家族的遗传,罗鹰石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血脉当中的经商天赋逐渐显露出来。在家族的帮助下,他来到了香港,一边帮助家族开展生意,一边自己努力打拼。
当时的香港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时期,罗鹰石在这里很快就嗅到了商业机遇,他认为自己在香港发展,远比家族在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的产业更有前景。
于是,他在家族协议分家之后,毅然在香港创立了鹰君集团,进军房地产行业,果然大有收获。
而杜莉君,就是罗鹰石身边那个标准的贤内助。在罗鹰石打拼基业的同时,杜莉君所做的,就是为他生育了6男3女总共9个孩子,并且都一步一步将他们拉扯成人。
罗鹰石与杜莉君,就像一对模范的商界伉俪。一个主外,一个主内,两个人共同创造了美好的生活。在1991年时,鹰君集团成为了香港排名前20的超级财团,杜莉君也就做了当之无愧的豪门主母。
巨额遗产的处理
2006年,叱咤商场一生的罗鹰石离世。对于这样的豪门,人们更关注其巨额遗产的分配问题。
罗鹰石明显早已对自己的后事有所考虑。他明白自己难以对所有的子女都有平衡的分配,因此就将自己的全部财产都交到了妻子手上。整整600亿,以信托基金的方式,交由杜莉君打理。
没过几年,这些财产就继续膨胀,600亿变成了1000多亿。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但杜莉君却也开始犯难。因为她同样不知道应该如何对自己的孩子们进行财产分配。
终将离去的杜莉君明白,如果自己分配不合适,那么这不仅会成为她最后的遗憾,也会辜负丈夫的一片信任。
所以首先,杜莉君先做出了一个决定,她保证了自己的3个女儿都拿到了实打实的现金,但却不给她们3个人任何公司的股权,摆明了把罗鹰石打下的一片江山全部留给了几个儿子。
女儿们其实也明白,她们嫁出家门,母亲也给了她们足够的钱财让她们继续享受优渥的生活,又何必参与到公司股权的争斗当中呢?在杜莉君的主导下,对于女儿们的财产分配就告一段落。
但最重要的还是鹰君集团的这一片江山。虽然6个儿子都是杜莉君的亲骨肉,但手心手背她也难以做到完全不失偏颇,并且孩子们的发展也各自不同,当时她的6个儿子,也已经都是有名的富豪。
这就不仅仅是财产的问题了,主要问题还是集中在了鹰君集团的股权地位上面。几个儿子谁都不让谁,都想子承父业,得到更多的公司地位。
豪门六子的争端
罗鹰石与杜莉君总共有6个儿子,从大到小分别是罗孔瑞、罗旭瑞、罗嘉瑞、罗康瑞、罗鹰瑞、罗启瑞。在杜莉君还在为了公司的股权遗产分配而犯难的时候,兄弟几个已经都打起了自己的算盘。
罗孔瑞、罗旭瑞、罗嘉瑞、罗鹰瑞、罗启瑞属于一直在鹰君集团中根深蒂固的几方势力,他们在罗鹰石还在世的时候,一直在父亲身边,处理集团的各种事务,都拥有了一定的资产和自己的人脉。
而罗鹰石看似对4儿子罗康瑞最为苛刻,却实际上对他寄以厚望。在兄弟们都跟着父亲学习生意经的时候,罗康瑞独自漂洋过海,在国外留学,甚至作为豪门世子,他连学费都要自己赚。
罗康瑞并不记恨自己的父亲,相反,他能明白父亲对他的一片苦心。在外的历练让罗康瑞除了会下顺风棋,还拥有很大的逆商。他的财富,全部都是自己一步一步拼出来的。
这就颇有一点当初罗鹰石的影子。而在鹰君集团曾经面临困难的时候,罗康瑞也是毫不犹豫从国外返回家中,扶大厦之将倾,使集团重新走上了正轨。
因此,在其他5个兄弟都对这笔巨大财产眼红不已时,反而是身在局外的罗康瑞保持着更多的理智。他也没有过多地和母亲杜莉君表示什么,只是静静观察局势的变化。
果然,他们的母亲杜莉君也有着自己的偏心。杜莉君最疼爱的是小儿子罗启瑞,她怕这个在兄弟几人中最小的弟弟面对哥哥们无法应对,于是就为其准备了更多的股权,还通过自己的信托公司打压别人。
罗启瑞得到母亲的帮助,也就有恃无恐起来。他也耐着性子,想看看几个哥哥有什么样的动作。对于他来说,最好的结果就是在母亲仍然在世的时候不进行财产分配,那母亲走后,所有遗产就一定会留给他。
而他的三哥罗嘉瑞怎么会不明白他的意思。罗嘉瑞在鹰君集团当中算是曾经父亲的一员虎将,他的资源更胜于几个兄弟一筹,于是,看出母亲意思的罗嘉瑞迅速出击,先拿下了公司的很多股权。
杜莉君一看,罗嘉瑞这个做派就是要提前出手,让自己即便拥有巨额遗产,也无法与其在公司的分量相抗衡。于是,索性将财产给了罗孔瑞、罗旭瑞、还有小儿子罗启瑞。
但她还是小瞧了自己的三儿子,罗嘉瑞找到了自己的弟弟,那个置身事外仿佛完全没有关系的罗康瑞,说服其与自己联手,与母亲几人的联盟在集团内分庭抗礼。
罗康瑞也帮了自己的3哥一手,他在暗中与罗嘉瑞联手,母亲杜莉君反应过来的时候,才发现公司里股权最多的已经变成了罗嘉瑞。
而罗嘉瑞明白母亲对于小弟弟的宠爱,在他执掌公司之后,直接将自己弟弟罗启瑞踢出了董事局,失去了对于集团事务的决策资格。这样一来,即使母亲偏心,也无人能帮,无法可帮。
自此,在兄弟几人的争端当中,以罗嘉瑞的获胜而结束。当然,罗嘉瑞背后还有一个更加稳重的四弟罗康瑞,他自己在外发展,也许也并未将全部精力都放在父亲遗产的计较上。
母子反目,官司至今
在罗嘉瑞成为了集团实际控制者之后,杜莉君就已经无法控制事态的发展了。但自己最偏爱的小儿子罗启瑞被踢出局,却是让杜莉君最为恼火的事情。
在她看来,自己本就是为了照顾这个相对比较弱势的小儿子而进行了比较“公平”的一种分配方式,但罗嘉瑞的做法却显得没有手足之情,也丝毫没有念及母子之情。
当时杜莉君手上还有一个处理遗产问题的信托公司,以及两个在集团中人微言轻的儿子。她想要重新制定财产分配计划,可无奈自己已经不能主导集团的事务。
于是,经典的母子反目大戏来了。杜莉君一气之下将没有按照自己意愿执行财产分配的信托公司以及自己的三儿子罗嘉瑞告上了法庭,母子两人开始对簿公堂。
由于牵扯的财富巨大,牵扯的集团巨大,而双方又是母子这样的特殊关系,这场官司旷日持久,并没有很快就有定论。杜莉君只能等待,但罗嘉瑞却没有坐以待毙。
他继续收购公司股权,光是自己手上的筹码,就已经达到全集团的62.5%。作为母亲的杜莉君看着越发壮大的罗嘉瑞的势力,也深感无力。
在2019年,这场官司迎来了第一次结果,这个结果没有让杜莉君满意,她和小儿子失败了。已经百岁高龄的杜莉君不甘心,于是隔年再次上诉,想要挽回败局。
官司打到了现在,各方媒体也关注到了现在。但其实大家都明白,包括杜莉君自己也明白,那些股权已经实打实成为了罗嘉瑞的财富,自己早就无能为力。
想要倾力帮助自己的小儿子的她,也只能看着最疼爱的孩子败给自己的哥哥。而她本人更是,明明拥有着巨大的财富,却并无法过上幸福的生活。
不仅与分配完财产的女儿联系愈发之少,几个儿子也是在她这里各自纷飞,甚至还有与自己扯上“豪门恩怨,家族纷争”的罗嘉瑞与罗康瑞,她丝毫不快乐。
这一切,在他人眼里,也就成为了一场笑话。曾经执手一生,恩爱一生的罗鹰石与杜莉君创造的商业神话,也落入俗套,成为了遗产分配的烂俗舞台。
结语
600亿资产,到上千亿资产,只需要短短的几年时间。而这些却是罗鹰石与杜莉君夫妇奋斗一生的所获,如果以财富金额来看,他们的努力,甚至比不上金融世界的轻微浮动。
但正是这后来的千亿资产,让孤单于世界的杜莉君,遭受了晚年颠沛,公堂对峙的苦痛。对于她来说,再多的钱都无法买来幸福,再多的钱,也无法带来快乐。
或许在她曾经与先生罗鹰石奋斗的时候,在他们还没有这样一座商业帝国的时候,才是她最快乐的时光。那时的杜莉君,如果知道后来的一切,她会换一种对于遗产的分配方式吗?
评论区的您对此有何看法,欢迎在下方留言进行讨论吧!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