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美国网友在美版知乎上提问:为什么中国人朋友之间不说谢谢?
北京网友马玛丽回答道:中国有句老话,叫“大恩不言谢”。意思是如果有人真的帮助了你,而且这个帮助可能救了你的命,你不会说谢谢。进一步解释一下,你不说谢谢,但你会永远记的这个事情。据我了解,中国人认为感激是一件大事,别人的帮助是一件大事。他们不只是用简单的话语“谢谢”来表达,那还不够沉重。人们往往不会只说谢谢,而是会善待那些帮助过他们的人。还有一句话叫“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意思是有人给你一滴水,你就还他一口泉水,以报答他的恩情。我觉得中国人不是不常说谢谢,而是他们太认真了。
中国网友阿努比斯雷德回答道:说“谢谢”就证明你们还不是“朋友”。陌生人帮助了我,我会说“谢谢!谢谢!”同事们帮助了我,我会说:“谢谢你们!”我的朋友帮助了我,我会说“你为什么这么笨!” 他会说“你这个白吃”。
中国网友郭汉妮回答道:我是中国人,现在住在中国。我每天都会说很多谢谢,我周围的人也是如此。但确实,我几乎没有对我的家人和最好的朋友说谢谢。一方面,传统让我们认为,如果我们足够亲密,我们就会出于本能互相帮助。所以没有必要说谢谢。另一方面,当地的中国人不太善于表达自己的感受。他们可能羞于向与他们非常亲近的人表示感谢。
在中国生活的美国网友马修·米勒回道:好问题!实际上有一个答案。中国是一个非常儒家社会,因此,中国人被教导要对陌生人非常有礼貌。礼貌包括说“谢谢”、“请”等。你会发现,如果你在中国的街道上,你说,扶一位老太太下车,她和她的女儿会非常感谢你。
但一旦你与一个中国人结婚,与一个中国人成为好朋友,或者成为中国姻亲家庭的一员,情况很快就会改变!我可以想象这里所有和中国人结婚的读者都在窃笑。看,一旦你进入“群体”,无论那个群体是什么同事、朋友、家人、室友,一切都会改变。现在,你们应该像家人一样亲密,而且应该诚实。如果你的好朋友穿的衣服看起来很糟糕,你会告诉他们:“那看起来很糟糕!去换吧!” 如果你体重增加太多,你的中国婆婆会告诉你:“你变胖了!别吃那么多了!看起来很可怕!” 你看,一旦你加入了团体,说“谢谢”之类的话就会被认为太遥远了——这是你在街上对待陌生人的方式。如果你像对待陌生人一样对待家人,那是非常侮辱的,对吗?这被视为帮别人的忙:你为什么要让你的好朋友看起来很糟糕?
然而,中国的亲密朋友和家人实际上确实会说礼貌的话,但他们不会直接说出来。例如,如果一个好朋友特意为你做饭,而不是说:“谢谢你为我做饭!” 这会让他们因为过于礼貌和疏远而感到不舒服,他们经常会说,“你辛苦了!”意思是“你辛苦了!” 这是他们表达感谢的方式,而不是直接说出来。
同样,中国已婚夫妇很少互相说“我爱你”,这被认为是尴尬和怪异的。相反,妻子会给丈夫做饭,然后说:“我做了你喜欢的菜。”或者丈夫会给妻子买些东西,然后说,“我记得你喜欢这件衣服。”这就像对西方人说“我爱你”一样,他们是这样理解的。此外,中国人认为爱和感情应该通过做来表现,而不仅仅是说。如果我的中国公婆带我去一家昂贵的餐馆,在假装我会付钱并让岳父付钱后,我不会说:“哦,谢谢!”我宁愿说:“我太饱了!”这意味着我足够喜欢这道菜,可以吃很多,我很感激。
毕业于美国波士顿拉丁学校的华人网友理查德·何回答道:这让我想起在中国的中国女人,她们每天都会对丈夫打骂,但到了真正重要的时候,例如丈夫出车祸/或者需要器官捐赠,那个女人就会在他身边一方准备尽一切可能帮助他生存。
我认为中国人普遍实行严厉的爱。我们喜欢让彼此变得更坚强,而不是那么依赖那些让人轻松的“我爱你”之类的话。我也从来不热衷于在朋友和家人之间经常说“谢谢”,因为我觉得这样做是肤浅的。就好像我们如此亲密,你根本不应该在意我说的话。感觉就像如果我这么说,我们的朋友就会减少,因为我需要说这样的话才能让他们留在身边。
所以是的,我认为这是深沉的爱。
英国网友伊恩·琼斯回答道:我的妻子是中国人,我是英国人,她经常抱怨我在家“表现得像个客人”。最后我发现这是因为我一直在说“请”和“谢谢”。我现在明白了,中国人把这与“拘谨”联系在一起,而拘谨就是他们用来与人保持距离的。所以,我的妻子认为我对她表现得很冷淡。对我来说,克服一生的习惯是很难的,不再说“请”和“谢谢”,我有时觉得说话有点唐突和粗鲁。如果这里有中国读者,您同意吗?
美国网友丹尼尔·史密斯也有同感:我完全同意。我结婚十年了,我的妻子是中国人。这是我们遇到的文化障碍之一。在中国,我们不会对亲近的人说“请”或“谢谢”。这更多的是一种要求并承认该人应该这样做。但我无法放弃我的西方生活方式。我仍然感谢她和我们身边的人,即使是很小的事情。我尽可能使用我的礼仪。我认为坚持我认为正确的事情很重要。为了向我的孩子们保证这一点,我们称之为礼貌。因为我们目前生活在中国。当我们回到我的家乡时。我不想让人们认为我们很粗鲁。有时候很难半路相见。尤其是当我和我的妻子来自如此不同的背景时。
上海网友金国回答道:20世纪60年代,我的爷爷是一名军人,作为中国援助部队的一员参加了越南战争;我的奶奶要养活整个家,她必须整天在外地工作,照顾我爷爷的弟弟妹妹。虽然他们都过着艰苦的生活,但他们从未忘记过彼此。虽然战争的爷爷一直随身带着一个笔记本,在上面写下他的感受,但几乎每一页都有关于我奶奶的事情。而那时我的奶奶是那么的坚强。害怕失去爷爷,甚至会被远方的飞机噪音吵醒,然后祈祷爷爷能平安归来。
战争结束后,爷爷回来了。他们很努力地工作,试图搬到城里去。幸运的是,他们的努力得到了回报。然后我的父亲出生了,他们一直生活在一起。
但他们从来没有对彼此说过“爱”。他们不是彼此相爱吗?我希望这个故事能帮助你理解为什么我们很少对亲密的朋友说“谢谢”。我们已经懂得了真诚的欣赏,不需要用无力的言语来表达我们的感受。
以上是中外网友的回答,你会对周边的亲朋好友经常说谢谢吗?或者你会教育你的孩子经常说”谢谢“做一个有礼貌的人吗?其实我个人觉得,我们教育下一代,没有必要一定刻意让孩子经常对他人使用敬语,尤其是对亲朋好友,即便是孩子小时候懂礼貌,长大了融入社会,依然会被大家同化,你赞同吗?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