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文明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积累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文明的纵向传承 (即文明基因的复制)与文明的横向传递是同时进行的。纵向的文明传承重在文明 的保持和积累,横向的文明传递强调文明的扩散和改变。
任老师萨克斯零基础系统教学100讲 萨克斯动态谱一百首示范伴奏下载
文明在人类代际间作纵向的传承是文明演进的前提条件。作为人类改造客观世 界和主观世界的积极成果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能动要素,文明在传承与演进过程中具有生物学中基因的属性。正因如此,人类文明的代际间传承过程,是文明基因通过传 承在各社会成员中作纵向复制的过程。这是文明在历史发展中呈现稳定性、完整性、 群体性和延续性的根本原因。
因为有文明基因的纵向复制,才使得人类文明的发展一脉相承,在已有的基础 上不断向高一层次演进。然而,这种复制传递的稳定性也只是相对的,在一定的条件 下会发生变异,某一阶段文明成果自身也存在变异的倾向。例如泰勒的科学管理在 提出伊始,旨在通过对工作方法的科学研究来改蕃生产效率,并倡导一场伟大的心 理革命,即劳资之间通过合作而非冲突来有效地促进双方利益的提高。然而泰勒的 真实思想并没有被当时美国短见的管理者完全地理解和付诸行动,"通过对工作方 法的科学研究来提高生产效率”这一重要思想被很快应用到现实管理中去,而“思想 革命”的本质却被忽略了。由此,泰勒的科学管理被逐渐异化为资本家剝削工人的更 有效的工具,并很快遇到了强烈的人性反弹。相比之下,日本在引进科学管理思想的 同时,注重了科学管理的思想前提,强调劳资的合作和员工的贡献与创造,在此基础 上有机地进行消化和创新,进而开创了日本企业管理的新思维和方法论,使日本经 济开始腾飞,并引发了企业文化管理的热潮。近代英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斯宾塞在 其1862年发表的〈综合哲学体系〉一书中这样解释变异:“进化是通过不断的分化和 整合,从不确定、不连贯、同质向确定、连贯、异质的变化”。®他认为,通过物质、能置 和运动的相互作用,会出现一种他称之为分化的过程,变迁就是在这种分化过程中 发挥作用。文明基因的遗传和变异是文明生命力的特征,从文明进化的角度来看,变 异是文明从低级发展到高级的条件,也是进化的基础。
1. 文明进化与生产关系进化的非同步性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的。亊物的运动变化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规 律,这个规律与事物在每一个阶段的主要矛盾有着密切联系。人类社会的进步也同 样如此。摩尔根在1877年出版了他毕生中最重要的一部著作 < 古代社会或人类从蒙 昧时代经过野蛮时代到文明时代的发展过程的研究〉,在此书中,他全面论述了文化 和社会进化的理论,从人类社会生活的最重要的四个方面讲社会进化,即发明和发 现、政治制度、婚姻家庭制度及财产制度,综合性构建了人类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 的发展过程,并认为进步的真正时代划分,是同生存的技术联系在一起的。由此可 见,人类社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类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过程。人类的文明史同 时是一部人与自然的关系史,是生态制约力与人类生产力的对比变化的历史。人类 生产力的增长和人类文明的创造,带来人与自然关系的不断调整。如图2-1所示,随 着人与自然矛盾关系的演变,人类文明先后发生了工具制造革命、农业革命、工业革 命和知识革命等四次意义深远的革命,人类社会文明的进程在经历了工具时代、农 业时代、工业时代之后,正在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一-知识时代。
历史唯物包括生产资料占有关系、人们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分配关系 三个方面的具体关系。在人类繁衍和社会发展的历史上,生产关系也是不断变化发 展的,分别地体现为生产资料占有关系(即社会中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发展、人 们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的变化发展,以及产品分配关系的变化发 展;整体地,则表现为生产劳动的组织形式和规模的变化发展,生产资料的数量、品 类和投入生产过程的方式的变化发展,以及生产过程中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 的构成比例、各部分劳动者分工协作状况的变化发展。
文明进化(包括文明进化的阶段性、进化的速度、某一阶段的文明水平)与生产 关系的进化(包括生产资料占,关系的变化发展、人们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的地位和 相互关系的变化发展,以及产品分配关系的变化发展)各自包含不同的衡置要素。 把文明进化和生产关系进化各自所包含的不同变置做_个对照,不难发现以下规 律:文明进化与生产关系进化二者具有共同的进向,但不是同步的,其非同步性呈 现出对原始社会劳动者主体状态的异化倾向。正如马克思与恩格斯在描述资本主 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时所指出的那样:“由于文明时代的基础是一个阶 级对另一个阶级的剥削,所以它的全部发展都是在经常的矛盾中进行的。生产的每 一进步,同时也就是被压迫阶级即大多数人的生活状况的一个退步"。®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