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获悉,2021年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工作会议商会于2020年12月9日至11日在潮州召开。期间,广东省2020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优秀实践案例获奖,评选出14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优秀实践案例。其中梅州推荐的广东汉剧《夯实剧种基础巩固传承创新》案例榜上有名。
2019年梅州客家山歌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优秀实践案例后,广东汉剧激发了其明显的保护和传承优势,在2020年非遗传传承工作中树立了标杆和示范作用,荣获此殊荣。
2008年,广东汉剧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广东三大剧种之一的广东汉剧,是客家戏,黄皮中州韵,原名“外江戏”。清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在粤东传播了300多年。
广东汉剧坚持“育人、创精品、争创名牌”的理念,保护传承剧种的发展,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努力打造广东汉剧“周五剧”和“周六艺园”的文化表演,演出120余场,观众10多万人。在嘉应大学建立大学生艺术实践基地,建立七色光艺术培训中心等广东汉剧种苗培训基地,建立广东汉剧(中国音乐)活动站,多措并举宣传推荐广东汉剧,社会影响力大,评价高。
近年来,大量优秀的传统剧目,如大型粤剧《蝴蝶梦》被重新编排和录制,以供视听保存。新创:大量大小新剧目,如大型红色题材广东汉剧《李坚真》、大型汉剧《诗娘》;组织创作了《酒乡纪事》 《牢记使命旗帜高扬》等优秀舞台剧,反映了改革开放40周年,欢庆新时代。《蝴蝶梦》 《白门柳》也被拍成了广东汉剧的数字片。
广东汉剧传承人11人,设立传承人工作室,保证更好的传承条件。继承人管理要年初规划,年末总结。从2005年开始,2010年、2017年、2020年共106株广东汉剧苗在梅州艺术学校进行了培训,2020年有24株苗在培训中。在数据库方面,救援物资不断挖掘整理。在编辑出版刊物的同时,建立了广东汉剧数据库,建立了省级特级标准艺术资料室。目前,保存了361份视听材料、256份表演剧本和560份手写油印本。2014年,建立了数字信息基站,现有数字信息1500条。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网爆门事件热门明星顶级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