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有关部门对二类疫苗接种工作进行了专项检查——
234个医疗单位因违反规定而受到处罚
涉及七个方面:资质不清、疫苗采集供应记录、申报不全
3月20日,记者从贵州省卫生计生监督工作会议了解到,2016年,贵州省建立了全省二级预防接种单位档案,其中234家相关单位因7方面违法违规受到警告、罚款等行政处罚。
相关负责人在会上介绍,2016年,省卫监局组织对全省二类疫苗接种工作进行专项检查,涉及各类医疗卫生单位4196家,摸清了接种单位基数,建立了全省基础档案。
其中发现单位资质不清、人员资质不全、疫苗采集供应记录不全、冷链运输仓储不规范、疫苗接种违规等7项违法行为。有鉴于此,我局对234家相关单位进行了责令改正、警告、没收违法所得、罚款等行政处罚。
第二种疫苗是自费接种的
省疾控中心表示:我国疫苗分为两类:一类是国家规定的疫苗,由政府公开招标采购,免费接种。用于儿童常规免疫、补充免疫和紧急免疫接种。二类疫苗是指公民自费自愿接种的其他疫苗,主要用于为常规免疫接种范围以外的人群接种。
“两种疫苗最大的区别是,第二种疫苗是自费项目。”专家总结道。常见的二类疫苗主要有狂犬病疫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乙肝免疫球蛋白、肺炎疫苗、流感疫苗、成人麻风疫苗、甲型肝炎疫苗、手足口病疫苗。(记者张梅来源:桂阳晚报)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贵州问题疫苗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