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2018年,南充市大力推进183个重大城市建设项目,年投资亿元。其中,中心城区60个重大城市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亿元,超年度投资计划16.4%,其中已完成23个;市本级21个重大城市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6.5亿元,其中完成5个。
如今的南充,中心城市焕然一新,市民们纷纷称赞南充实施的城建战役:“住在南充,越来越有一种大城市崛起的豪情,越来越幸福,越来越让人骄傲!”
升级的滨江大道
颜值的气质有了很大的提升
大美南充出钱
随着一个又一个重大城市建设项目的完成,走在主城区大街小巷的人们会发现,不仅街道焕然一新,小巷也焕然一新。
黄树成,顺庆区东南街居民,在广州工作8年,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今年1月26日10点20分,他收拾行李从广州白云机场飞回家,与亲人团聚。12点50分,他从南充高平机场走出来,坐公交经过高平区东顺路、江东大道、滨江中路。迎接他的是许多美丽的大道,道路两旁绿草如茵,鲜花盛开;滨江中路,有一条宽阔的绿化带,里面各种花草相映成趣;位于川东北金融中心的下中坝,有一排排高楼大厦.很久没回家的流浪者揉揉眼睛,以为自己还在广州。
与家乡久别重逢,黄树成当晚携妻女出门,去了川东北金融广场、“七彩滨水”湿地公园、王府井广场,在那里沿着闪闪发光的河岸一路散步、拍照、欢笑。从高平区江东大道王府井音乐广场的观景台上,一家人眺望顺庆城,只看到对面的光影如彩带,在沿海12栋高层建筑的巨大光幕上,依次上演着“丝绸之路起点”、“中国丝绸之都”、“重现辉煌”等各种灯光秀。“我早就听家人说过,嘉陵江两岸的夜景有着独特的魅力。回家真的是‘名如见面’。今天的滨江大道和记忆中的滨江大道截然不同。道路通行能力得到提高,价值高得离谱。高层建筑的建筑风格现代时尚,感觉现在的南充市有大城市的气质。”黄树成叹了口气。
1月27日15时56分,Xi安北至南充北的第二列动车准时进入北站。几年前,Xi安县人刘玉来到南充签约,在火车进站前站在移动门前,想尽快下车。由于与南充有业务往来,在2017年12月西城高铁开通之前,刘玉在Xi和南充之间旅行,要么坐飞机,要么开车。现在,乘坐动车已经成为刘玉的首选。16点10分,刘玉走出北站,眼前的景象让她震惊:站前的广场上开满了鲜花和绿色植物,还有许多路灯。要知道,2018年10月中旬他来这里的时候,还是一个到处都是塔吊的施工现场。“南充的变化真快,变化真大,变化真美!”站在北站前,刘玉拍了一张站前广场的照片,并发了一个朋友圈.
在市博物馆施工现场,施工现场紧张忙碌,100多名工人坚守施工一线,争分夺秒。随着主体工程的完成,室外工人在搭建玻璃幕墙,室内工人在安装机电设备。城市博物馆设计为传统的“龙印”形象,总面积约为4.9万平方米。这些项目包括城市博物馆、城市文化中心、非遗产表演艺术中心和国际木偶剧院。它是南充市第一个市级公共综合博物馆,也是南充市最大的新建博物馆
在“印象嘉陵江”湿地保护工程的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在赶时间。在一期工程的施工现场,喷泉的施工已经完成。喷泉打开后,伴随着时而温柔时而激昂的音乐,喷泉的“舞蹈”时而轻快时而热烈;在表演舞台周围,工人们正在进行封边施工。在二期工程中,儿童公园、迷宫和茧屋的建设已经结束.
春节将至,但在主城重点城建项目的施工现场,依然是繁忙的施工现场。工人坚守岗位,争分夺秒,抢工期,赶进度;施工单位应明确路线图、任务书和时间表,发挥足够的力量和力量,进行科学施工和精细管理,共同推进工期。
除了崭新的街道,南充的小巷也焕然一新。随着一个又一个重大城市建设项目的完成,在这个城市生活了很长时间的市民看到了这个城市一天天变得美丽和美好。当你走在主城区的大街小巷,你会发现你家门口的环境发生了变化:破损的墙壁已经粉刷,街道平整光滑,车辆停放规范有序,店家招聘统一醒目,垃圾清运快捷及时.
后街小巷的环境整治,不仅仅局限于硬件设施的完善,更要嵌入文化内涵,凸显城市特色。顺庆区在实施城市路网升级、街道建筑立面改造、地下管网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将文化元素注入街巷管理。牛叫巷四山厂兴顺街.南充这些随着城市变迁而逐渐消失的老街旧景,又以北湖巷壁画的形式重新出现。近百幅水墨壁画展现了近百年来南充城市的变迁,唤起了南充老人们的记忆。
陈平,一个在顺庆区北湖巷生活了30多年的市民,每次路过北湖巷都会停下来看看水墨壁画。“看到油画上的老街旧景,童年生活、学习、玩耍的场景,像电影一样在我脑海里闪过。”陈平说,这些壁画既写实又写意,展现了老南充的城市面貌。这种新颖的街道景观装饰了城市的街道,保留了城市的记忆。
印象建设中的嘉陵江湿地公园
建筑工地正如火如荼
赶上进度,城建人没日没夜的放弃
在南充这片热土上,重大城建项目的工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到处都是热火朝天的施工场面;人们努力工作,争取成功,整个城市卷起袖子努力工作,扑向它。
去年,南充进行了重大城市建设工程,完善了城市功能,塑造了美丽的城市形象,提升了城市品位,推动了南充继成渝之后的强势崛起和二次突破,努力打造一个居民骄傲、新人依恋的魅力城市。
只有运筹帷幄,我们才能做出决定
胜千里。在南充这片热土上,重大城建项目建设工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到处是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人心思干、争先奋进,全市上下撸起袖子加油干、扑下身子抓落实。“2018年2月10日,玉带路必须实现通车目标。玉带路改造难度之大,改造内容之复杂,为三条干道之最。行驶在宽阔平坦的道路上,人们不会知道这条道路曾经动过多大的‘手术’。”顺庆区城乡规划建设局副局长彭莉感慨道。
回望过去,玉带路改造升级时施工问题不断,工程进度几度延期,眼看距离通车目标时间只剩下3天,面对玉带路顶管施工又一次出现的地质垮塌,施工方打退堂鼓了。
“这个项目确实太难,时间又紧,我们不如就在道路上打围算了,不要冒险去加盖板拼双向通行。”
“不行,全线双向通车是我们对全市人民的承诺。一诺千金,我们要履行承诺!”
次日凌晨0时30分,顺庆区副区长、时任区城乡规划建设局局长杨蒈到玉带路项目部,与施工单位负责人促膝长谈,给他们打气。最后,五冶集团负责人当即拍板,多投入200万元连夜从成都调用200余张5公分厚钢板,对无法完成施工的个别作业井口进行架梁盖板,这才使得玉带路在2018年春节期间实现全线全幅通车。
滨江中路接清泉坝双层互通工程也是南充城建人啃下的一块硬骨头。当时,距全市项目拉练验收不到140天时间,摆在面前的工作清单中,材料采购、土石方开挖、钢筋绑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调平层施工、地面铺装、油路铺设等诸多建设内容,仅土石方开挖近7万立方米。按照计划,该工程必须在2018年2月8日前达到通车条件,同时乙一路大桥也必须完成梁板架设工作。
由于冬季气温接近零度,按照相关施工规范,气温低于10摄氏度时开展混凝土施工,将严重影响混凝土质量。市代建中心给出的答案是:采用“局部升温”方案,即购买60个火炉和大铁锅,待桥梁施工的预制梁浇筑后,用炭火炉进行升温,缩短保养期到9至10天。如果直接用炭火炉烤,因为火太“硬”,将会导致预制梁受热不均;在炭火炉上面再架一口锅,沸水的温度则“柔”一些,能够保证预制梁受热均匀。最高峰时候,现场有五十多个(口)炭烤火炉和铁锅,确保梁板顺利浇筑。最终,乙一路大桥在2018年春节前全面完成梁板架设工作。
据统计,2018年,南充中心城区60个重大城建项目完成投资亿元,超年度投资计划16.4%,其中完工项目23个;市本级21个重大城建项目完成投资16.5亿元,其中完工项目5个。
2018年,南充实施“标美道路”项目21个
,滨江中路接清泉坝双层互通、西华路下穿建成通车
,—清源路口、石油东西路、育英路、白土坝路至西河北路、江东大道、远程大道等一批道路改造工程靓丽呈现,既升级了交通路网又提升了城市形象;
2018年,南充实施“城市会客厅”项目4个,“印象嘉陵江”湿地公园即将开园运行,“缤纷水岸”、“黄金江岸”滨江景观提升工程即将全面竣工,城市有了更多的靓丽名片;
2018年,南充实施“城市地标”项目5个,川东北金融中心广场全面完工,市“四馆一中心”、市博物馆主体完工,南充大剧院外立面升级改造、顺庆清晖阁等项目加快推进,城市特色更加突出、大城市气质更加浓郁;
2018年,南充实施“特色街区”项目5个,顺庆区高铁商务区建设成效初显,高坪区龙门古镇、嘉陵区蓝光·天娇城风情商业街和南湖凯旋广场加快实施,顺庆区清泉寺文化小镇、高坪区丝绸小镇即将开工建设,城市功能不断完善、街区形象全面提升;
2018年,南充实施“城市公园”项目6个,双女石公园即将正式开园,城市中央森林公园、北湖公园提升改造工程前期工作加快推进,丝绸文化主题公园、舞凤山公园加快建设,市民在城市建设中有了更多获得感。
2019年春节即将来临,南充城建项目仍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在火车北站站前广场,600余工人参与培植、铺装、运送建渣,进行最后冲刺;
在“印象嘉陵江”湿地保护工程建设现场,为加快施工进度,平均每天有800余名工人奋战,项目部及各施工方坚持人员上足、机械上足,全天三班倒施工,每一项施工任务都细化到白天和晚上……
用心用力打造精品工程
多方联动合力攻坚拔寨
中心城区党委、政府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市委决策部署,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城建项目实施:改造提升城市干道、启动城市雨污分流……高质量推动城市转型升级。
重大城建项目既是打基础、利长远、谋全局的发展工程,更是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改善人居环境的民生工程。市委书记宋朝华多次带头深入施工一线,发现问题、梳理问题、解决问题,明方向、提要求、指路径,彰显市委对推进重大城建项目的高度重视、高举高打,体现出盯住抓、抓到底的决心和信心。宋朝华要求,要上下联动、密切配合、保障到位,在保证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工程进度;运用“一线工作法”,真正沉下去发现问题、正视问题、解决问题,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勇气,加快推进重大城建项目建设进度,促进城市品质整体提升,把城市功能做优、形象做美、实力做强、品位做高。
在“城建大会战”中,中心城区党委、政府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市委决策部署,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城建项目实施:改造提升城市干道、其中城市雨污分流、拓宽道路卡口、弱电强电和通讯管线下地、建筑立面风貌塑造……高质量推动城市转型升级,南充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为全力推进城建项目建设进度,南充城建人坚持“一切盯住项目看、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扭着项目干”,集中人力、精力、资源,高标定位、高质高效、高举高打,抢进度、抓质量、优服务,实现了项目投资量、实物量、工作量“三量齐增”——
千方百计抢进度,创造南充速度。南充城建人坚持“挂帅出征、挂图作战、挂责问效”,卡准节点、昼夜奋战、不胜不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南充速度”。通过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挂帅出征,经常现场督导、推动,逐一研究制定“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每天按图施工、照单验收,并成立专项指挥部、组建专门督查督办组,综合运用正面褒扬、批评曝光、提醒约谈、跟踪督办等方式,直面问题、直指要害、倒查责任、倒逼进度,大力发扬“5+2”“白+黑”精神,抢晴天、战雨天,攻坚克难、昼夜奋战,确保了一批重大城建项目按照时间节点完美呈现。
用心用力保质量,打造精品工程。南充城建人按照“作品、精品、艺术品”要求,严把“队伍选择、过程管理、问题整改”三关,坚持名师领衔、名企操刀,严格实地考察和公开招标,中建三局、中国五冶、苏州园林等一批综合实力强、企业信誉好、业界资质高的名企中标参建,确保了设计高水平、施工高质量。发扬“工匠”精神,加强过程精细化管理,督促施工单位按图施工、规范操作;督促监理单位加强检查抽验、旁站监督,严把程序关、质量关、验收关;组织市区两级质量安全监督站全程介入、协助把关,努力确保每一件工程质量经得起历史检验。健全问题发现整改机制,发扬“钉子精神”,对施工中发现的问题分类建账、及时交办,限时整改、限期销号,切实做到品质不过关不放过、问题不解决不放过、整改不到位不放过。力求建一处工程、添一个景点。
多方联动强保障,合力攻坚拔寨。南充城建人强化市区联动、部门协作,整合力量、整合资源,通过强化“要素保障、舆论保障、服务保障”,市区财政部门优化支出结构,创新融资渠道,加强资金争取,全力保障重点项目建设。针对地材供应不足的问题,市区有关部门专题研究、专项解决,有效化解了供求矛盾。会同宣传部门针对广大市民、网民关注热点,统筹传统媒体、新兴媒体两个阵地,打好网上、网下两个战场,高频次、多角度宣传城建项目新进展、新成效,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坚持一切为了项目、一切保障项目的思路,规划、国土、水务、城管、交警、燃气、电力等相关部门,协同作战、跟踪服务,优化流程、马上就办,为推动项目建设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服务保障。
“2019年是建设成渝第二城、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的攻坚之年,加快实施重点城市基础设施项目,任务更艰巨、要求更严格、时间更紧迫,全市住建系统将发扬工匠精神,保持攻坚克难、不胜不休的决心,用心用情、加力加压,实施好重点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刘平表示,下一步,将认真贯彻市委六届九次全会关于“项目年”总体部署,保持大抓项目的战略定力,按照“抓重点、重点抓”和“盯住抓、抓到底”的要求,集中力量抓好重点城建项目和“100件大事”,坚决打赢“项目建设突围战”,按照“出作品、出精品、出艺术品”要求,加强现场监管,严把质量关,严格竣工验收,力求建一处工程、添一个景点,加快南充建设成渝第二城、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的脚步。(记者杜杰李然/文梁洪源/图)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南充凯旋广场物业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