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融入大江北桥头堡,打造优质发展新模式
苏州现代工业园区2018年工作回顾
冬末季节,步行穿过宿松现代工业园(以下简称宿松园区)看项目现场的塔吊、挖掘机;看到工地车辆来回忙碌,战斗繁忙;听厂房焊接和机械轰鸣声;到处都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到处都是快速建设和跨越式发展的繁忙景象。
勾心,一天天,一天天。2018年,苏州楚原全面落实新的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年初设定的双百目标和十大任务,全面超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园区的经济和社会呈现出稳步、渐进的发展趋势。新签、新开工、新投产项目分别达到61个、40个、25个;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调整后工业增加值、到位投资和外贸进出口分别增长56.3%、30%、35%、30.3%和%。园区开发建设取得新进展。
滁州
全市1000多亿元重点项目集中启动活动及苏沪源星恒电源动力电池项目启动仪式
加强工业驱动
促进集聚发展
坚持以投资为导向,以项目为导向,坚持招商引资第一工程的导向,攻坚工程质量,扩大工程量。新签项目平均投资4.5亿元,比上年增长55%。聚焦主导产业吸引投资。重点吸引园区主导产业板块中具有一定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优质项目。在高端装备制造业,引进了上海台日汽车紧固件、盛华博汽车微特电机、伊泰利数控车床等项目;在电子信息产业方面,台湾省龙达PCB、台湾省白蓉ECE精密电子、东升电子显示屏玻璃减薄等项目被引进;在营养健康行业,我们推出了益宝饮品、亚裔美国护肤品、优秀的家居卫生用品;在新能源和新材料行业,星恒锂电池、泽石正极材料、韩国太阳能电池组件等项目相继推出。聚焦外资聚集和招商引资。依托中新合作资源和平台,立足自身定位,先后引进美国安特卫普、台湾强信股份、韩国SMT、日本交谊汽车零部件等13个外资项目。着力转变代理服务。坚持代理服务,优化经营环境,提高苏楚速度,加快项目转型。新签项目转化率近40%。
加强功能匹配
提高承载能力
围绕拓展空间、强化配套、提升品质、打造形象,园区承载能力不断提升。基础设施内联扩展。全年开工12条13.4公里的新道路,完成18条11公里的道路。推动滁州大道和泉州路向南拓展,刘清路和中信大道向东拓展,滨河北路向西拓展。公共建筑配套设施不断完善。三期安置房搬迁交付,苏州外国语学校宿务校区入驻,宿务医院主体装修,东生湖酒店主体封顶,二期蓝领白领公寓开工建设,第四污水处理厂完成建设前期工作。加快发展商业和住宅设施。金鹏林西书院、玉龙湖等5处总面积133万平方米的商业地产提速,总面积20万平方米的玲珑湾竣工交付。工业配套设施成块聚集。第四工业车间入驻企业15家,第五工业车间建成投产,第六工业车间主体建成,形成第六连片车间的集聚效应。景观绿化商店
围绕创建省级高新区,全面推进科技创新。打造一批创新平台。推动康能公司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爱先公司与合肥工业大学、桓台公司与苏州大学、大禹公司与中国建材研究院、鹤庚公司、华中科技大学合作建设R&D中心。培养一批创新主体。加大对创新型企业的资金支持力度,新增中建公司、精致公司、嘉宏公司、英诺公司四家高新技术企业。大卫公司和康能公司被列入全省工业领域节能环保行业100强推荐目录。盛华博公司被授予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爱县公司被授予市级企业技术中心,陈宝公司被授予市级数字化车间,玉佩公司和康能公司被授予市级博士创新工作站。出现了许多创新。爱先公司、桓台公司、爱窝福公司被批准为省级产业强基技术改造项目,中建公司被批准为省内第一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长久公司产品于2018年被批准为安徽省工业精品产品,桓台公司被批准为2018年实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的试点单位,年度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增长300%和200%。引进一批创新人才。引进25名博士和1名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带头人。
加强管理服务
优化开发环境
突出重点,补短板,扬长避短,促进管理服务的全面质量改进和效率提高。深化服务机制改革。完善一站式服务中心功能,协调税收等九个窗口的准入,将市场监管等四个窗口整合为一个综合窗口,实行一窗口受理和综合服务。确保最多运行一次的列表中有63项。全面实施首证、多证合一、一证一码。率先探索全省开发区区域评估与投资项目一体化改革。完成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改革。推进文明城市建设。围绕公厕、社区基础设施、市政设施、农贸市场等进行整治升级,围绕车辆违章、社区乱象、环境卫生等进行集中整治。邻里中心市场被安徽省工商局授予诚信市场称号。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充分重视市委第七检查组移动环保专项检查反馈问题的整改落实。严格执行投资项目咨询制度和环保一票否决制度,做好入园企业环保监督检查工作。深入开展空气污染100天,打防尘、控烟、控车三大战役。加强安全园区建设。着力维护信访稳定、扫黑除恶、构建治安防控体系、双拥提升、退役军人服务管理等。加快道路交通亮化工程。继续开展安全生产和六大机制建设,园区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加强要素保障。公园的土地储备中心被列为自然资源
部土地储备机构目录(2018版)。获批国有建设用地1245亩,完成1713亩土地征收补偿工作,全年出让土地47宗3868亩;与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合作举办苏滁现代产业园杯安徽省第十三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暨创业大赛活动,与安徽大学等9所学校签订实习就业和人才培养基地协议。通过组织各类招聘活动,协助企业招工近8000人。开通园区企业至市政府的公交线路,方便企业职工出行;出资加盟省新能源壹号基金、省中小企业基金,园区出资主导设立和参与设立的产业基金达7支。统筹抓好社会事务。完成滁州大道沿线房屋征收,扎实做好秸秆禁烧、教育卫生、美好乡村、防汛抗旱、精准扶贫、双拥、民生社保、民族宗教、工会等工作。强化主体责任
加强党的建设
坚持把抓好党建作为第一责任和最大政绩,严格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实现党建工作和园区发展两手抓、两促进。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通过举办理论中心组学习会、专题培训班、党课报告会、学习研讨会等形式,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扎实开展五个一活动,加强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切实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举办意识形态专题报告会,完善园区意识形态系列工作制度,规范微博、微信、网站等舆论阵地管理办法。扎实开展专题警示教育。组织开展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专题警示教育和三查三问行动,召开党工委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和基层党组织专题组织生活会,深入查摆问题,深刻剖析根源,强化整改落实。着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完成村、社区两委换届,新组建非公党组织4个。胜华波党支部被评为滁州市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24家基层党支部标准化建设达标升级,达标率超过90%。开展党建带群建、合力抓创建活动,组建联合党委3个,建立社区管理网格8个。持续强化党风廉政建设。推行党风廉政建设五抓机制,全面落实两个责任。建立党员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和科级干部个人廉政档案。组织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自查自纠行动。准确把握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班子成员累计开展谈心谈话106人次。认真抓好十届省委第二巡视组巡视滁州反馈意见的整改工作。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苏滁产业园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