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北京控制40亿立方米煤制气破土,“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据记者了解,北京企业等待的“东风”是“等待(内蒙古自治区)落实资源,资源什么时候落实,项目什么时候开工”。
浩华能源没有煤制气项目的“路”,但机会在于,京控“没有煤矿,不能去开采”。以浩华能源为大股东、煤炭资源总量不低于10亿吨的巴彦淖尔矿,位于鄂尔多斯乌审旗和伊金霍洛旗交界处,距离北京控制的40亿立方米煤制气项目“不远”。
“北京肯定会有企业在内蒙古投资天然气。如果它没有煤矿呢?显然,拥有煤炭资源的裕华有巨大的合作机会。”关捷说。
巴彦淖尔矿区是内蒙古自治区给予BOE的配置资源。目前浩华能源拥有其50%的股权。但该井田探矿权目前由内蒙古地勘部门持有,资源尚未落实到位。
巴彦淖尔矿区属于胡吉尔特矿区。目前实施资源的障碍是:一是矿业权设置规划刚刚获批,二是矿区总体规划仍在修订中,修订后的总体规划需要五年以上才能获批。“今年是第五年,目前正在修订。总规定批准后,我们让巴彦淖尔矿在今年下半年进入“十三五”是没有问题的。”关捷表示,实施资源后,昊华能源与北京企业的合作应该不成问题。至于合作方式,“还在讨论中”。
三重挑战
“只提供燃料业务太简单了,已经不可能搞煤炭了。”关捷表示,这一判断在浩华能源内部已经达成共识,向煤化工的延伸和转型被视为必由之路。
然而,在转型的道路上,浩华能源面临着许多挑战,首先是人才短缺。"我们煤炭企业有化工人才,更没有管理经验."浩华能源的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在煤化工领域,“市场判断是否准确,项目能否管理好”等问题,企业内部存在广泛质疑。
国泰化工40万吨煤制甲醇项目一度被视为浩华能源煤化工业务的“试水之旅”。但在2014年11月“工业煤气泄漏致四人死亡”后,浩华能源意识到经验对于煤化工管理非常重要,但经验要靠实践积累。因此,肩负着为浩华能源煤化工转型之路培养团队、积累经验任务的国泰化工40万吨煤制甲醇项目,可能会放缓。
第二大挑战是财务压力。国泰化工的煤制甲醇项目是浩华能源红旗岭煤矿的一个改造项目。据关捷介绍,“投资非常大,基本上是煤矿项目投资规模的五倍。一个宏庆梁需要投资30亿,改造项目需要投资150亿。”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内蒙古北控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