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礼仪之邦,随礼是很常见的事情。
我们总以为“礼多人不怪”。
其实,随礼是有规矩的,并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所有的亲戚朋友都值得你交往。
当我们进入五十岁,意味着自己有一定的积蓄、子女长大、父母很老、职场慢慢退出了。要根据实际情况,改变自己的言行举止。
不管你多有钱,要懂得“礼有三随、三不随”。
01
礼有三随:传递人间的温暖。
礼轻情意重。给一份小礼物,体现了人与人的情感互动。
我们五十岁的时候,是子孙的长辈,也是父母的儿女,还是社会上比较成熟和成功的人。
把随礼当成积德积福来看待,你就是在持续教导子孙,也引领社会新风尚。
首先,给父母礼,本是反哺。
父母老了,不管他们是否退休,有没有存款,你都要多关照。
就算父母什么都不缺,你给的礼物,他们也会喜滋滋。别看父母摆出讨嫌的样子,其实内心不是这样的。
逢年过节,你邀约兄弟姐妹一起去探望父母,这是一个团聚的好日子,也给父母带来很多的欢乐。
给父母买棉鞋、送去温热的鱼汤、一份生日蛋糕等,反哺就落实到行动上了。
如果你的父母很穷,你除了给赡养费,还给礼物,那么这份孝心,就翻倍了。
然后,给穷人礼,不图回报。
并不是所有的人,在五十岁的时候,都混得风生水起。
总有一些人,还是在贫困之中。
你看看,自己有没有穷苦的亲戚朋友,借用随礼的机会,去帮一把,是不动声色地爱。
比方说,朋友的儿子考上了大学,正愁学费的问题。你给一个大红包,就能够解决很大的问题。
落难的人,也会要面子,不好意思向你开口要钱。但是你要察言观色,用最好的方式去帮助人。以后,这份人情,是可以长期留住的。
当然,你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去做义工等。把礼金送到真正需要的人手里,一个小红包,或者是一些食品,都可以解决燃眉之急。
最后,给孙辈礼,图个开心。
人一旦进入爷爷奶奶的角色,带娃的事情,就来了。
本来,养育孙辈,你是没有责任的,但是你要懂得留情。多关爱孙辈,平时外出,买点糖果之类的事情,主动掏腰包,没有错。
遇到孙辈的好事,一定大大方方地随礼。花钱,买了开学,也是变相地持续帮助了子女。
随礼的本身,就是传递温暖,而不是为了讨好谁。
俗话说:“锦上添花容易,雪中送炭难。”聪明的人,却把两者都做到了。对于有喜事的家人,喜上添喜;对于落难的人,及时帮助。
02
礼有三不随:做好人生的减法。
总有一些时候,你是费力不讨好,花钱买罪受。
当我们三四十的时候,为了生活,不得不到处求人,还低头做人。礼尚往来的事情,尽量多一些,毕竟不知道以后要和谁一起混。
五十岁之后,人生基本定局了,你的社交圈,也应该做减法了。
其一,遇到敛财的人,不随礼。
《诗经》中说:“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一般的情况,随礼是为了增加感情,而不是为了让某个人富起来。假如有人趁机敛财,那么你就要拒绝和他交往了。
这样的人,收礼之后,多半不会回礼。就是要回礼,也显得非常小气,没有格局。
其二,要你巴结的人,不随礼。
《周易》里有一个卦象,叫“解”。其表达这样一种意思:身份卑微的人,却要坐高贵人的车子,这是不吉利的。
发生困难,就应当设法解除,但是方法要对,要去找真正帮助你的人。
在职场上,你应该有这样的时候:和某位高不可攀的上司在一起,你是浑身不自在。上司不会青睐你,也许会安排一些难堪的任务给你。
五十岁之后,对于职场来说,差不多到天花板了,别随便去巴结人。更何况,有的人,你本身就高攀不起,还不如保持距离。
其三,瞧不起你的人,不随礼。
唐朝的文豪李白,经过贺知章的推荐,进入翰林院,还常常和唐玄宗一起喝酒聊天。
唐玄宗身边的杨国忠、杨贵妃等,瞧不起李白,还处处刁难李白。
李白写下几首诗,点赞杨贵妃的美貌:“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一份文雅的礼物,到了杨国忠的眼里,就是嘲讽和暗喻。因此,李白被唐玄宗讨厌。
我想,要是李白不写这几首诗,情况应该是另一回事吧。
钱花不完,可以慢慢花,但是不要给了“没有用的社交圈”。
错误的随礼,会带来错误的关系,甚至会延续到你六七十岁。还是慢慢断交,让自己生活得更加简单,没事也多回家吃饭。
03
《增广贤文》中说:“一苗露水一苗草,一层山水一层人。”
如果你是一个不会随礼的人,那就静下来,看清自己的层次,摆正自己的位置。
不同层次的人,是混不到一起的,你的讨好,人家不喜欢;低级趣味的人,你靠近他,都觉得难受。
遇到随礼的情况,看一看实际情况,问一问身边人的意见。随礼多少,用什么方式随礼,是否入乡随俗,都要考虑清楚。
恰到好处的礼,救人于水火。
显得多余的礼,是烫手山芋。
从今往后,以礼待人,以诚示人。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