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是个英雄的时代,一个浪漫的时代,最终的三股势力中,最为令人感受到其英雄的浪漫主义气息的,只怕就是蜀汉了。
不仅是因为蜀汉的英雄最为传奇,更是因为蜀汉英雄的悲壮,尤其是关羽、张飞这二人的去世,更是让人们感到了一股痛惜。
但在蜀汉之主刘备的眼中,对于这二人,尤其是对于张飞的死讯,却是流露出了一股异样的情绪,尤其是在得知张飞死后,他感叹而出了一句话,让向来冷静的诸葛亮都直觉的心中颤抖。
张飞之死,并不是没有预兆的。
最起码在刘备看来,张飞的情况一直是非常危险的,最为直观的一点就是张飞虐待士卒,对待下面的士兵一直都是非打即骂,把他们当成了自己的下人一般。
这其实也和张飞的出身有关,那就是屠户。
但那时的屠户,可不是简单的一个杀猪的,而几乎是从养猪的养猪场,到杀猪的屠宰场,再到卖肉的肉铺一条龙业务供应,而且是祖辈相传,这也就是屠户的“户”字。
表面上看张飞是一个卖肉的,但其实人家是祖辈就垄断了整个涿郡的猪肉生意。
所以在《三国演义》中,刘备一哭穷,张飞就表示那都不是事,咱有钱。从这一点来看,罗贯中描写的是很贴合事实的。
这也就导致了一个问题,张飞和底层士兵的出身就不同,在张飞看来自己打骂这些不如自己的士兵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正所谓“敬君子而不恤小人”。
这和关羽的性格就正好相反,关羽出身河东解县的一个“街溜子”,在家乡犯了事而不得不背井离乡流亡四方,这本来就应该是一个普通小人物的悲剧结尾,但机缘巧合终有了一代威震华夏的汉寿亭侯。
所以从底层出身的关羽,更加能体谅底层士兵的难处,对于那些达官显贵,关二爷却是始终有一些排斥。
这正是“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
但二人的这种性格,也是导致了他们的悲剧。
关羽因为轻蔑东吴,觉得自己和孙权结亲乃是“虎女安能嫁犬子”,导致了吕蒙白衣渡江。
张飞则是在悲痛之际不问青红皂白,把手下怒打了一顿,成功将手下之人逼反了。
如果说关羽的悲剧是由于盟友背刺、“国舅”投敌这等谁也想不到的意外,那么张飞的惨死,则是一个可以预见,起码是刘备可以预见的后果了。
因为早在张飞出事之前,刘备便曾经劝说过他:“阿飞啊,你拿着十分的罚惩处犯了一分错的人,还没事了就打手下的人,打完了还跟没事似的让他们该干嘛干嘛,这可不是一个好事啊。”
先主常戒之曰:卿刑杀既过差,又日鞭挝健儿,而令在左右,此取祸之道也。——《三国志·蜀书·张飞传》
但张飞却全然不以为意,根本没听进去刘备说了什么。
终于到了刘备伐吴之际,张飞再次打了手下的张达、范强(《三国演义》中误作为范疆),怀恨在心的二人暗杀了张飞,投奔了东吴。
消息被张飞手下的都督发现后报告给了刘备,刘备却是似乎已经知道了这件事情,只是说了一句:“唉,张飞还是死了吗。”
飞营都督表报先主,先主闻飞都督之有表也,曰:“噫!飞死矣。”追谥飞曰桓侯。——《三国志·蜀书·张飞传》
就是这一句话,让读懂了他的诸葛亮心中震颤。
为什么刘备会没有太过悲伤,似乎已经知道了这件事呢?
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闻飞都督有表”。
张飞军中的都督,竟然绕过了张飞,直接给自己上表,这样的“越级上奏”,无疑是军中大忌,若是被张飞知道了,按照他的脾气,这个都督不死也得脱层皮啊。
那么是谁给了这个都督这样的勇气呢?
肯定不是梁静茹,而是张飞已经死了。
军中无主,所以这个都督才会十万火急地给自己“越级上奏”。
看到都督上表的那一瞬间,依照刘备的城府,他就不用再打开这份奏章了,因为里面的奏的事情他已经知道了。
所以他才会长叹一声:“噫!飞死矣。”
其实这句话从语气,到语境,都有很多不同的理解角度
张飞竟然死了啊。
张飞还是死了啊。
张飞已经死了啊。
甚至于,张飞终于死了啊。
从刘备的识人之能和一开始对张飞的警告来看,竟然死了是不太可能的。
那么就是还是死了和已经死了。
张飞还是死了啊,我已经警告过他了,谁能想到他还是不注意自己的暴脾气,依旧我行我素,没想到还是死了啊。
张飞已经死了啊,我看到都督上奏,就知道这件事是什么了,讨伐东吴的事情只怕又有变数了,因为张飞已经死了啊。
最可怕的就是张飞终于死了啊。
我早就对张飞做出了他会死于自己脾气暴躁,虐待下属的预言,如果他不死的话,我的话岂不就是落空了,那我多没面子,张飞什么时候死,我这个“预言帝”的身份才会落实,我作为皇帝的神秘色彩才会更加浓郁一些,没想到到了今天,张飞终于死了啊。
就是这样一句可以从多方面解读的话,谁听了谁不会把事情往最阴谋论的方面去想,
那么刘备的这句话,究竟会是哪个意思呢?
刘备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汉昭烈帝。
一个一辈子都走在了斗争路上的人。
都四十八岁了,普通人已经是“知天命”的年纪了,说白了就是认命了的年纪了,他还在哭诉自己一事无成,大腿上的肥肉又长出来了。
这样的一个人,我们真的很难用阴谋论的想法去揣测他。
噫!飞死矣。
最为接近的意思,应该是张飞就这么死了啊。
我从布衣起家之时就跟随着我的一个老兄弟,就这么没了啊。
我已经预料到了他的结局,没想到当结局真正到来之际,我还是会这么悲伤啊。
我如果不让他离开,就让他一直跟在我身边,那么他的结局会不会不一样呢?他是不是就不会死了呢?
这就是刘备对于张飞之死最大的悲痛。
他知道张飞的症结所在,但是没有办法解决这点。
因为张飞的出身就决定了这一结局。
作为一家,起码是富户出身的张飞,会觉得自己鞭挞下属是一件不对的事情吗?
我比普通士兵身份尊贵,我打他们不是应该的吗?他们做错了事情,不就是应该被我打的吗?
嬴政在没有见到唐雎之前,也是觉得匹夫之怒不过于“免冠徒跣,以头抢地”罢了,直到唐雎拔出了宝剑,他才知道“伏尸二人,血流五步,天下缟素”。
这就是一直以来身居高位,没有经历过人间疾苦的人最容易犯得一个错误,将自己凌驾于别人之上,觉得自己天生高人一等,自己再怎么对别人都是应该的,别人不能、不应该反抗自己。
这就叫做“阶级局限性”。
但小人物也是会反抗的啊。
范强、张达二人固然不是有如唐雎一般的人,但被这种“小人”记恨,是比被“士”记恨更加可怕的事情。
起码唐雎是当着嬴政的面,正大光明的拔出来了宝剑,而且嬴政认怂了之后,唐雎也没有继续刺杀嬴政,但范、张二人却是趁着夜黑风高,阴戳戳地害死了张飞。
所以刘备的悲伤,就是从这里来的,自己想匡扶大汉,给黎民百姓一个太平天下,但自己手下最信任的人却已经被“贫富贵贱”的思维给害死了,自己最终还能建立起来自己心中的那个太平天下吗?
可以说张飞之死,死亡的不仅是刘备讨伐东吴的信心,更是他信仰的动摇。
最终的无尽哀伤、怀疑,也只能化为一句“噫!飞死矣”。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