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分两种:主动孤独,被动孤独。
主动孤独,才可以享受孤独。被动孤独,却很难受,感觉自己被世界遗弃了。
在社会上混,我们才能如何化被动为主动呢?关键是调整自己心态,让自己变成通透的人。
因而,当你被人孤立时,请记住以下几句古训。
01
“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被孤立,多半是因为你没有价值。
人穷的时候,在熙熙攘攘的街道上,也不会被人正眼看。就是小区里的人,都不想搭理你。
毕竟,谁都怕“穷”,更怕有穷亲戚朋友上门来借钱。
而富有的人,在任何地方,都会被高看一眼。毕竟,他有能力帮助别人,起码能高标准接待客人。
与其看不惯别人“趋炎附势”,不如接受现实。
你自身的价值,可以决是否有好的人脉关系。若你是一个烂泥巴糊不上墙的人,那就不要责怪别人孤立你了。
想办法提升自己的价值,努力赚钱,谋取好的平台。从而你自然会活得热闹。
02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不管多孤独,你的身后还有父母。
当你被全世界孤立了,还有你的父母,在默默地爱着你。
父母的家,也许不富有,但是家门随时为你开着。父母能给予你好的安慰,也会给你吃几顿免费的饭。
和父母聊一聊,你会发现,自己并不孤独,始终生活在“爱”的圈子里。父母告诉你,他们也有被孤立的经历,也寻找了化解的办法。
当然,你还可以从“原生家庭”的角度,观察到父母的人生。从父母的身上,发现自己传承了什么优点,什么缺点,什么习惯。
也许是原生家庭带来的缺点,让你被孤立呢?这就是要改正的地方。
比方说,父母说话喜欢直来直去,你也是如此。那么你就要改正,避免过于直接的话,挫伤身边的人。
03
“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只要人品过关,合群不合群都没有关系。
只要你人心不坏,哪怕穷一点,被孤立了,也没有关系。
堂堂正正的人,混入了一个小人的圈子里,也可能被孤立。
有时候,是因为各自的小圈子不同,导致孤立了,而不是自己干了坏事。
北宋时,宋神宗支持王安石变法,导致朝廷上的人,分成“支持、反对”两个派系。
苏轼站出来,反对变法,因而得罪了不少人。一些支持变法的人,想尽办法,寻找苏轼的文章有什么漏洞,于是有了乌台诗案。
当苏轼被贬之后,他忽然明白,自己不是一个十恶不赦的人,只是立场不同而已。因而,他始终乐观,并且积极工作。
人啊,不要为了合群,就宁愿做小人,也不要因为被孤立,就怀疑自己的为人。要公正判断自己的言行举止,用法律和道德规矩来约束,而不是用外人的“指指点点”。
04
“饱带干粮,晴带雨伞”:坚持让自己发光,从来不担心被孤立。
没有人可以精准地知道,什么时候下雨,什么时候刮风。就是哪一天会遭遇饥饿,也说不准。计划赶不上变化。
如果你随时都有“准备”,那么你就不怕忽然发生的情况了。
作为群里的一个人,你随时准备被大家孤立,那么孤立的结果,就不会扎心了。
古人告诉我们,要未雨绸缪。也就是说,在某一个群里混,不要认为自己有了温柔乡,而是要积极向上,去追求更高层次的圈子。
教授傅佩荣在文章中,回忆自己在耶鲁大学读书的时光,他每天读书十几个小时,尽量压缩睡觉的时间,社交少之又少。
本来要五六年才读完的博士,他四年就读完了。走出校门那一刻,他成了耀眼的星星。当然,他也步入了更高的圈子。
人生一路走来,我们难免要从一个圈子,踏入另一个圈子,而不是永远停留在某一个圈子里。而跨圈的拐点,就是你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的提升。
05
“升米恩,斗米仇”:过分讨好别人,反而会被人厌恶。
看过这样一句话:“你是无法讨好所有人的。”
显然,你若是讨好身边所有的人,那么你会陷入到“左右为难”的境地。委屈换来的,是自己的感动,还有别人的理所当然。
西汉大臣窦婴,为了讨好大臣田蚡,不仅主动邀请田蚡来参与饭局,还主动随礼给田蚡。
可是田蚡因为被讨好,反而厌恶窦婴,还多次弹劾和陷害窦婴。
历史学家蔡东藩为窦婴感到惋惜,说:“无端而亲田蚡,无端而忤田蚡,又无端而仇田蚡,卒至招尤取辱。”
你自己没有做错事情,日子过得好好的,为什么要去讨好所有人呢?这是自取其辱,被人孤立啊。
就是对你有利的人,也仅仅是稍微讨好而已,不要让对方有恩将仇报的机会。不要把自己降低到尘埃里去。
06
《霸王别姬》中,一位老师傅告诉徒弟:“要想人前显贵,必得人后受罪。台后吃越多的苦,台前就越有机会成为名角。”
人生所有的苦,都要默默地扛过去,然后就会真正顶天立地。
你被孤立了,内心难受,但是没有关系,这仅仅是一次遭遇,不是终生如此。
此一时,彼一时。你从此地,走到了彼岸,那些孤立你的人,反而不如你了。
哲学家黑格尔说过:“每个人都是一个整体,本身就是世界,每个人都是一个完满的有生气的人。”
只要你积极向上,一个人也是一个圈子,何惧孤独?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