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我又去赶场啦!去赶过那么多场,说句不掏心窝子的话,石船赶场,真挺炸裂!
体验感一:物价是基操,土货多才是亮点;
体验感二:一般赶场都见不到的老行当,我蹲看了半小时;
体验感三:在场感觉找不到比我更年轻的人了,儿童除外;
体验感四:正南齐北的年代感,老街小巷教堂都是历史的痕迹。
石船太太太远了,为了赶上最热闹的时段,真的需要六点钟前就出门。尽量坐坐轨道交首班车。
到4号线石船站时,已经快七点四十了!出了站台,这乌泱泱黑压压的一片着实把我惊到了,一个二个背起布口袋或者拉起小推车,再不济都有个环保袋。
下了站,可以走路,也可以坐公交!我跟随主城叔叔嬢嬢的大部队,上了公交车,好家伙,我这是捅了老人窝子啊!
只一个站,便到镇上,房子矮了,天仿佛就更近了,马路宽且干净,两旁的街铺正在开门,节奏慢,颇有小镇之气。
主马路就是小镇集商业教育交通休闲为一体的CBD,居民楼间的巷子则通往另一番广袤天地,这里曾是江北县最大的旱码头,昔日的繁华已经褪尽喧嚣,恢复成普通的十八线乡镇模样。
小镇醒得早,生气勃勃,全仰仗勤劳的人儿面馆、包子铺、豆花饭等小店客如流水坐着一群食欲正旺的干饭青老年,吃完好干活儿。
路过石船的社区公告栏,看了下,45万可以买三室,能在这边实现周末隐居不?
石船风景线,马路边摆满了卖柚子的小摊,口感不是商超里面那种咪甜的,带正常果酸。
缝缝补补的老行当,在这儿看起点都不突兀。
一路新奇的走到市场门口,好多人噢!街坊邻里,尤其是平日闲来无事的老人都汇聚于此了吧。
进入正题,分享一些场上的乐趣。这个长得像锅盖的,帮助电视收信号的叫什么来着,好像在农村经常看到,影碟在这还是畅销品吗?
新鲜嘎嘎,看起好诱人。
市场本身不小,赶集的时候更是扩大规模,可以逛蛮久的。
一些自家小菜,数量不多,卖完就收摊。
小尖椒喊的3块一斤,剁碎了下面或者放泡菜坛都行。
随处可见的土货,看着蛮有生活气息的。
这一摊摊都是私货,虽然每种只有点点,价钱好商量。
柑子一块钱一斤,没得几个,早上现摘的,吃起带正常果酸,嬢嬢说哈装起嘛。柿子也捡了几个,2块钱一斤。
这是什么,干啥用的,能吃吗?
自家种的韭菜,一块钱一把,图个新鲜。
这个说的是白芍,不会是那个药材吧?反正4块钱一斤。
干豌豆6块,买回去啷个吃呀,煮汤迈?
剥了皮的笋,有种我吃不起的贵气。
另外一端堪比“老头乐”,喝酒的喝茶的共坐一桌,能吹上几句都是朋友。
卖蛙的叔叔懂点营销,全剥皮、半剥皮、掐头去尾全方位展示……晃了一眼,虎躯一震。
这个画面就很像以前的赶集场景,四块钱一斤的散装月饼,还有散装零食,看起不是很有购物欲,但买的人还不算少。
往上走,服饰鞋子、厨房用品、生活用品应有尽有。
买衣服的坝坝好宽敞。
遇到打金子银饰的大爷,在赶集场上混迹多年,嘴上功夫早已了得,逗得周围的嬢嬢些笑得合不拢嘴,围着一圈人,一个接两句,一来二去比挺相声还得劲。
逛完有时间还可以在镇上老街转一转,体验风土人情。
返回轻轨站的路上,田里的秧苗绿油油的,生机勃勃,有人现摘现买,体验感十足。
翻过一座小山包,站台赫然出现,有点魔幻!回望身后掩藏于山野绿林中的小镇,乡愁油然而生,赶场作为一种乡土文化的延续,我们应该去保护和延续!
小镇停车还是方便,导航石船或者菜市场就可以,或者场镇十字路口往统景500米有一个大型停车场,免费停!对了赶场的时间是2、5、8。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