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浴文化承载了极为丰富的社会和文化内涵。
如果时间倒回十年,很多人还在外打拼游荡,一间几平米的出租屋便是全部的生活,那个时期的洗浴中心可谓热闹非凡。
如今,这些记忆中的“澡堂子”似乎有消失匿迹的趋势了,其实除了条件改善和卫生问题之外,它们还经历了一场大的剧变。
浴文化源起之谜
关于浴文化的起源,历来说法不一。
有专家考证,早在新石器时代的河姆渡文化中,就已经出现了汲水洗涤的雏形,汲水、蓄水、洗涤,是人类文明向前迈进的一个小步伐。
不过,最早有组织、有系统的浴文化,则可追溯到古印度和古埃及。
在这些文明发达的地区,人们创建专门的场所进行沐浴,并形成固定的沐浴习俗,这或许是浴文化萌芽的桥段。
古希腊、古罗马都高度发达了澡堂文化,专门设置公共澡场供民众使用。
一些历史文献记载,当时的罗马城内竟然有超过800多处澡堂,与下水道系统相辅相成,可见盛况一斑。
澡堂文化在古罗马具有浓厚的社交属性,人们在此不仅沐浴,也是社交、交流的重要场所,服务往往由奴隶提供,有专门的护身工匠帮助锻炼、按摩。
这为后世的多元化浴室文化奠定了基础。
古罗马的澡堂文化兴盛一时,沿着丝绸之路不断向东传播。
在东汉时期,中国的澡堂已经初具雏形。
随着类似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我国的浴文化得以蓬勃发展,魏晋南北朝时的豪门大户,也常设置澡堂供宾客使用。
当时的记载显示,有些澡堂面积之大、装饰之精美,堪比皇宫,这反映了当时上流社会对浴文化的推崇。
隋唐盛世,中原地区的浴文化达到鼎盛,这一时期的浴池结构成熟,服务设施不断完善。
人们普遍认为洗浴具有驱邪运气、强身健体的作用,因此无论贵贱均喜爱漂浴,形成独特的社会习俗。
明清时期,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
江南地区依托发达的水运交通,民富商盛,澡堂之业也呈现蓬勃景象,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南京、杭州等城市人口剧增,大量外来人口需要公共浴池设施服务。
于是澡堂之业快速扩张,澡堂里往往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这一时期的澡堂分类更加细致,按照规模、服务对象、收费标准等有所区分。
最高档的帝王浴、郡王浴等面向达官显贵;其他还有书院浴、儒林浴、四方浴、聚宝浴、万寿浴等,照顾不同阶层的需要。
此外,出现了许多女性专用的“羞澡”,这些澡堂规模普遍较小,为女性提供更为私密舒适的沐浴环境,这在一定程度也改变了原有以男性为主的浴文化惯性。
随着商品交易的频繁,江南地区的浴室文化不断向四面八方传播,沿海的宁波等城市也跃升为体现浴池文化的新兴城市。
形态多样的浴池构筑物遍布城镇,成为城市记忆的一部分,“海上澡堂,天下第一”的美誉由此而来。
经过数个世纪的演化,中国的浴文化已经融入民俗生活的方方面面。
南北浴文化的差异性
我国北方和南方在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上存在很大差异,这也导致了区域浴文化的明显差异性。
北方地区常年气候干燥,人们生活节奏匆忙,少有时间细致打理皮肤,寒冷的冬天更是容易导致皮肤干燥开裂。
因此北方人对沐浴和保湿的需求量极大,浴文化的发展空间广阔,北方的澡堂子往往设有大面积的公共浴池,配套有蒸桑拿房、餐饮区等设施。
人们可以脱去衣物,在温热的池水中充分浸泡身体,驱寒保暖,北方人非常喜爱徜徉于浴室中心,是最好的社交场所。
然而在气候温和的南方,诸如广东、福建等地区,人们对浴文化的依赖性不高,家家户户会在浴室安置浴缸或淋浴设备,可以随时沐浴。
水资源和气候也利于私人浴池的兴建。
因此,南方的公共澡堂子规模普遍较小,主要服务对象是中低收入群体,以及短期外来人口,这与北方的盛况不同,南方的浴文化更加亲民。
不过浴文化的差异化,并不影响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正所谓“物换星移”,如今许多北方人在南方落户生根,也会带去北方浴文化的基因。
浴文化的交融互动,使中华文明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澡堂文化的现代转型
20世纪8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后经济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人们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也更加重视生活品质。
于是,在政策支持下,澡堂业开始向现代化的洗浴中心转型。
记得小时候经常去的老街区澡堂,简陋的水泥池子,几位大妈手法娴熟地为人们搓澡、按摩,那时候的澡堂设备老旧,但洋溢着浓浓的生活气息。
大家一边泡澡,一边轻声谈笑、打趣,场面温馨热闹。
随着80年代个体、私营经济的蓬勃发展,前店后厂、多业经营遍地开花。
许多澡堂业主也纷纷通过改制,开设了新式的洗浴中心,这些新兴的洗浴中心面积更大,装修格调更高。
传统的大通铺浴池外,新增了可以单独使用的淋浴间,满足了顾客需要私密性的新需求。
同时桑拿房、泳池、健身房等设施使它们成为新的社交娱乐场所。
到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些大城市的洗浴中心更是进入快速发展期。
五光十色的霓虹灯、蹦迪的舞池、奢华的吧台、烟雾缭绕的卡拉OK……洗浴中心宛如一个“家门口的百乐门”,成为城里的新宠。
那个年代正值改革开放和城市化快速推进之际,许多“城中村”拆迁,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也成为洗浴中心的主要客源之一。
他们在这里可以暂时忘却劳累,寻得放空自我的乐趣。
洗浴中心的鼎盛时期
到了90年代中后期,洗浴中心可以说是鼎盛一时。
尤其每年冬天,寒气逼人、室外冰天雪地之时,洗浴中心的生意最为红火。
人们穿着单薄衣物,急匆匆从外头冻得通红的脸颊进了洗浴中心门,瞬间烘暖在一池热水中。
室内灯光柔和,音乐轻快,彻底忘我于此。
几乎每个城市都会有几家知名度极高的洗浴中心,它们吸引着各行各业人士的聚会,场面热闹非凡。
商家欢迎朋友来这里“洗洗烦恼”;情侣则借着音乐歌舞舒缓生活压力;老人们在一旁悠哉下棋聊天……
那个年代人们娱乐生活单一,加上经济水平大幅提升。
于是洗浴中心疯狂扩张,甚至发展出连锁经营的模式,迅速布局全国市场,这一历史机遇期,让它们一度赚得盆满钵满。
但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的冲击波,让许多大型连锁洗浴中心倒闭,它们不得不缩减规模、优化布局,才得以在风雨中苟延残喘。
随后的非典疫情期间,公共卫生安全议题被广泛关注。
洗浴中心经营者意识到必须改善设施设备,确保消毒等卫生环节到位,这也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转折点。
疫情之下,卫生问题成为致命一击
2020年,新冠疫情席卷全球,成为推动洗浴中心快速衰退的致命一击。
疫情期间,消费者普遍回避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生存至上成为共识,洗浴中心这类场所更是首当其冲,客流量骤减。
有的数据显示,疫情高峰期间全国洗浴中心客流量较前一年同期下降了80%以上,严重影响营业额。
这其中最致命的,是消费者对公共卫生安全的担忧,疫情期间大众对病毒传播链有了更深刻认知,对可能的传播途径尤为警惕。
而在洗浴中心内,数十上百人在同一水体中辗转嬉戏,这无疑是很危险的。
哪怕之后的设施升级、增设隔离措施,也很难杜绝客户的顾虑,一旦质疑卫生问题的种子深深种下,想要再唤回信任实属难事。
此外,个别中心存在的监管漏洞也进一步加剧了这一行业的口碑危机。
据媒体披露,一些中心的水质处理与过滤系统存在问题,杀菌消毒流于表面,质量参差不齐。
这让人们对整个行业都产生了怀疑,客流量难以恢复如初。
新兴娱乐方式的冲击与分流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新形式的娱乐消费应运而生。
游乐场升级,从实体到虚拟更加立体丰富;线下的密室逃脱、桌游馆火了一把又一把……种种新兴娱乐方式分散了用户对传统场所的关注度。
剧本杀等沉浸式体验更是深得80、90后的心,整一个密闭空间变成另一个世界,与好友一起演绎独特故事,别有一番新鲜感。
这类“打卡网红地”吸引着年轻群体,让他们向往一探究竟。
同时,移动互联网也颠覆了游戏娱乐的玩法,手游、电竞深深影响着年轻消费者的娱乐偏好。
他们更喜欢在网络世界寻求刺激和社交,传统洗浴中心的魅力大不如前。
可以说,这些新型娱乐在很大程度上分散了洗浴中心的客源群,人们对“泡澡娱乐”的审美疲劳日渐明显,场所也力不从心。
如何引入新因子激活市场,成为洗浴中心业必须面对的新课题。
服务质量下滑导致用户流失
在竞争白热化的市场环境下,部分洗浴中心的服务水平参差不齐。
为追求利润最大化,个别商户存在宣传夸大、价格虚报的问题,损害了整个行业的公信力。
比如部分中心宣传提供免费的棋牌娱乐设施或游泳服务,然而用户进入后才发现,这些项目另外收费。
这无疑加剧了客户的失望感,也让人们对“洗浴中心哪哪都要收费”的印象深入人心。
此外,服务人员素质不高也是老问题。
个别洗浴中心追逐利润的作风渗透到搓澡师傅身上,他们通过推销额外服务获取佣金,态度落差导致客情欠佳。
长此以往,服务质量下滑也会让忠实顾客离心离德。
消费者可以容忍环境设施的老旧,却无法忍受服务内容与承诺不符的挫折感,这让人流量惨淡的洗浴中心雪上加霜。
改头换面非一朝一夕
纵观浴池文化的历史演变,它经历过战乱与灾难,却每次都能涅东成凤、焕发新的活力。
如何引领这一传统服务业改头换面?业内人士表示,这需要持之以恒的行业规范与创新。
重建口碑需要时间,但消费者终究会给真诚服务以回报。
当前洗浴中心正处在转型的十字路口,如何在传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满足现代消费者的新需求?
要重新赢回消费者信任,最重要的是夯实服务质量,改善客户体验,重建良好口碑。
从基本的环境卫生和人员培训做起,让消费者真切感受到服务质量在提升;引入IT技术实现智能化管理,降本提效的同时也确保提供整齐、高标准化的服务。
这是重塑品牌美誉、取得客户认可的基石工程。
其次,建立完善的行业质量标准体系与监管机制。
比如制定洗浴中心的评级认证指标,开展公示性质的评价考核,使各店铺之间形成良性竞争,这也有助于整治行业乱象,提高公众对行业的认可度。
在消费升级的当下,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日益多元化,洗浴中心不能再停留在单一的“洗澡”功能上,而是要丰富娱乐体验、提高附加值。
比如与新技术的结合,通过AR/VR等创建新奇的沉浸式体验空间。
消费者不仅可以在此放松心情,也能在玩乐中开拓视野;或者设置特色主题水疗项目,打造独特的中国式SPA,增强体验感等等,这些创意都值得参考借鉴。
此外,洗浴中心也应该细分目标人群,提供差异化服务。
针对白领族的减压、老年人的养生、亲子家庭的亲子等主题套餐,让不同群体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产品。
甚至可尝试举办讲座、体验课等,打造属于传统服务业的新文化品牌。
传统服务业能否焕发新生,并非易事,但消费市场的潮流总是变化的,机遇从未切断。
关键是从业者是否具备敏锐嗅觉,积极作为,使产品和服务与时俱进。
参考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印发《“十四五”全国浴池行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文市发〔2022〕9号),2022年4月13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下发《浴池服务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2版)》的通知(国标委规划函〔2022〕74号), 2022年2月14日。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关于组织开展2022年浴池行业运行情况调研的通知, 2022年8月29日。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