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归上传:
我们伐木去的目的地——黑瞎子岗,之所以叫黑瞎子岗,就是因为那个地方经常有黑瞎子出没,有一次我遇到狼袭击就是在黑瞎子岗附近(详情阅读北大荒打狼真实故事!黑瞎子救了我一命!(5)),是我们去团部的必经之路,黑瞎子岗上有一片不小的天然杨木林,“岗”的坡底就是塔头甸子。没去过北大荒的人,不知道什么是塔头甸子。塔头甸子和草甸子不同。草甸子是很平坦的草地;塔头甸子却是满地大草包,这一个个大草包就是塔头墩子,顾名思义,塔头甸子就是“塔头”组成的“甸子”。塔头墩子看上去就像一个扣在地上大草球。上面长着草,一层一层的,就像女人刚洗完澡用吹风机吹散的头发,特别飘逸洒脱,草的两侧边缘有细密的锯齿,如果有人稍不留神,手就会给“拉”开一道血口子。“离离甸上草,一岁一枯荣”,万年的枯草紧密地围在塔头底层。就像树的年轮一样,每一年都会长高一点,塔头墩子与塔头墩子之间有距离的,距离大小不等,错落有致。塔头之间多是沼泽洼地,里面水的颜色像现在的海鲜酱油色。这是几千年、几万年的枯草被岁月酿成的“高汤”。
一个塔头墩子直径约有二十来公分,人站立在塔头墩子上,会有晃晃悠悠飘飘然的感觉,有时还好像会慢慢地往下沉,似乎是承受不起,当你离开时,他又像弹簧一样慢慢浮出水面,有的塔头墩子上还有蚂蚁窝,东北的蚂蚁个头都挺大全身黑色,攻击力强,假设你无意中碰了它的窝,它会群起攻击呼拉拉全都往你身上爬。蚂蚁咬人甚是厉害,咬上就不撒口,红肿一片奇痒无比,那时候知青都年轻,有些知青还童心未泯,在塔头墩子上跳来跳去的玩比赛,看谁能在短时间内通过一排塔头还不掉到水里就算赢,玩这个游戏需要灵巧劲,眼、脚配合好,动作还要协调,不能慌张,瞅准了一个墩子再跳。如果一不小心踩空了,或者脚底打滑,或者蹦过了劲儿,哧溜一声,一条腿就陷进沼泽里了,即使是在六月三伏天,沼泽里的水也是拔凉拔凉的。有一次玩这个游戏时不慎掉进了沼泽里,越是挣扎陷的越快,瞬间已过了胸部,呼吸也变得困难起来,脑海中就会闪现出当年红军长征过草地、小战士再也爬不上来的情景,后期就不太敢在塔头上玩了,每年开春,残雪从塔头顶端渐渐消融,翠绿劲挺的草芽开始萌发,给沼泽湿地披上一层新绿。夏天,塔头甸子上一片金灿灿的黄花菜,阵雨过后,到处冒出打着各色小伞的蘑菇。秋天,塔头甸子里最多的就是都柿了,一嘟噜一嘟噜,紫不溜丢的,甜甜的,很好吃,如果运气足够好,兴许还能捡到野鸭蛋。在寒冷的冬季,覆盖在塔头甸子上的皑皑白雪,也算是一道别样的风景。
直到现在我才知道,塔头甸子其实是湿地景观的代名词,也是展现原有生态环境的标志景观。塔头墩子的年龄,短的几百岁上千岁,长的可达数万岁,它是湿地年轮的历史见证,它的作用如今已经逐渐被人们所重视。沼泽地、湿地,现在被人们叫做地球的肾,由此可见它的重要。但是令人感到惋惜的是,北大荒因为过度开发,洼地沼泽变成了粮田,致使千百万年才形成的原始“塔头甸子”被肆意破坏逐渐消失,湿地内的生态环境再也回不到我们下乡时的景观了,成片的塔头甸子被祸害得越来越少了。“塔头甸子”永远存在于北大荒知青魂牵梦萦的广袤的黑土地之上。
还有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每年夏季,漫山遍野地开着黄花菜。黄花菜,又名忘忧草、相思草、萱草、疗愁花等。第一次到黑龙江的时候,我就惊诧于北大荒的土地上竟然有这么多的黄花菜!路旁、坡道上、草甸子里,山岗上,漫山遍野,一簇一簇的,清新淡雅,一眼望去黄澄澄的,大地像是铺上了金色的地毯,微风乍起,地里涟起一层层金色的浪花。黄花菜因为在开花之前,长如金针,所以又称之为金针菜。黄花菜作为少数能吃的花卉之一,营养丰富,具有健脑的作用,在古代,曾作为贡品。即使在改革开放以前,我们也只有过年时一家一户才能配给一份“金针木耳”,其之珍贵,其之稀罕,也几乎直追贡品了。
采摘黄花菜,必须在它盛开之前,因为开过的黄花菜是没人要的;不知道“黄花闺女”的由来是否与此有关?北大荒确实是物产丰富,这片高岗附近塔头甸子里漫山遍野的都是黄花菜,我们的手都不知道往哪儿伸才好,只感到是永远也采摘不完。
我国有六大黄花菜产区,北大荒的黄花菜,色泽金黄,菜条肥厚丰润,油份大,弹性强,质地脆,久煮不烂。黄花菜甜甜的,香香的。可以跟红烧肉一起烧,也可以单独做汤,味道鲜美,还能够起到安神的作用呢!东北还有一句俗话说:“黄花菜都凉了”。最早的时候人们说的是“黄瓜菜都凉了”,不知咋整的,到现在传成了“黄花菜都凉了”。一字之差,就不大好理解了:黄瓜菜本来就是凉的呀。其实,这句话是说,人们等待某一件事或人,等了很久,太晚了;“黄花菜都凉了”,既是对迟到者的一种批评,也是一种调侃。
书归正传,我们这次主要采伐碗口粗的干树杆子,给我们知青点夹个障子围起来,抵御狼群的骚扰,我和老万,大潘,金爱花,韩桂芝等10多个人作为先遣队先在黑瞎子岗搭建一个临时落脚点。北大荒的阳历12月份还是非常冷的,也忘了是三九还是四九,我们出发那天又正好是半晴天儿,太阳时不时地就会被不知道的哪块乌云遮上,阵阵寒风中还飘洒着熙熙嚷嚷的雪花,天气一直都是雾蒙蒙的能见度很差。这次带上团里新配的56式冲锋枪和几只七九式步枪。
(今天我们就来对比一下七九式步枪与鬼子的三八大盖看看谁更强 ?为什么这两只枪比呢,我在十连的时候,这两种枪我都用过,七九式步枪又称中正式步枪,仿自德国M1924步枪,枪全长1.110米,为了和日本鬼子拼刺刀不吃亏,后来刺刀改成575.5毫米。配用7.92MM子弹,精度高杀伤力大,携带方便,有效射程800米,进入体内后弹头易分解形成空腔较大碎片易滞留体内,但由于当时我国工业水平差,标准化低,除了金陵,汉阳和由巩县兵工厂改成的第11兵工厂出产的质量比较好外,其他兵工厂出产的中正式参差不齐,质量差的有的射程只有200-300米。
而小鬼子的三八式步枪重3.73千克,加上30式刺刀为4.1千克。枪身全长127.6厘米,再加上30式单刃刺刀后就可达166.3厘米,是二战中最长的步枪!38式步枪考虑其清洁性差,为提高其耐久度和性能加了一个防尘盖,这就是为什么叫38大盖的原因。它使用6.5MM枪弹,由于其膛线设计缺陷,该枪穿透力大,在体内滞留几率低,形成空腔小,弹头分解的破片数也明显不足,所以造成的枪伤大多为贯通伤。我们在农场打猎的时候不愿意用三八大盖,更偏向于七九式。总体来比较,七九式步枪性能优于日军的三八大盖!
在说一说56式冲锋枪,56式冲锋枪是枪中王者AK-47突击步枪的中国仿制版,于1956年定型,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开始大量装备人民解放军,56式冲锋枪采用长程活塞导气式自动原理、枪击回转式闭锁,含刺刀全枪长1102mm,空枪重4.3kg,使用7.62×39mm56式步枪弹,30发弹匣供弹,射速600发/分钟,有效射程400m。56式冲锋枪主要型号4种:基本型56冲,56-1,56-2以及大改后的56C(短突击步枪)。当时我还用过54式,54式冲锋枪是中国仿制苏联PPS-43冲锋枪定型为54式,该枪在机匣上刻有“626”标记。此枪与PPS-43式冲锋枪的区别是将握把中心的“C”字标记改成“K”字标记。其结构性能与PPS-43冲锋枪一样。该枪采用折叠式金属枪托,射击方式为连发。这个枪的折叠枪托是很方便的,但是准确性要差一些,如果碰到大型野兽还是很管用的)。
我带领这十来个人全副武装就出发了,所谓全副武装,不光是带上武器,每个人全身都包裹的像个大粽子,只露了两只眼睛,知道金爱花也去,我特意从大老李那里把他的狼皮大袄拿来给金爱花穿上,乘坐着马拉的爬犁浩浩荡荡的出发了,一路上,我们除了看见大地上白雪茫茫,就是光秃秃的树林子,这条路上偶尔能碰到猎户小土房,在冬季的田野里显得十分萧条荒凉,碰巧也会有一两只野鸡被汽车的轰鸣声惊醒,“扑楞”一下子从雪地里腾空而起,呼打着翅膀飞向远方。为了更暖和一点儿,我们大家就只好紧紧地挤在一起,也顾不了男女有别了,谁的哪儿挨着哪儿了。彼此之间零距离的感受着对方体温带来的温暖,每个人呼出的白雾,在空气中很快就变成了水珠,水珠又在极短的时间内结成了白霜,白霜挂在了我们的帽沿上、眼睫毛上、还有帽沿儿下面露出来的刘海儿上。像极了童话里的人物,身上到是暖和了,可我们的脚好像早就冻木了,我们不停的磕打着两只脚,传出纷乱的嗒嗒嗒……的声音。天气还在降温,越来越冷,我探出身子回过头朝着后面人大声带有玩笑口吻的喊道:“姑娘们,小伙子们,可别睡着了啊,做好思想准备啊,前边儿可没有路了,你们做好随时下来的准备……!此时我们已经走到有路的尽头,四外全都是白茫茫的一片,应该是湿地的边缘,能看到一个个凸起的塔头,每个塔头都被厚厚的白雪覆盖,偶尔也能看到一些稀稀拉拉的枯草在随风摇曳,一看就知道眼下那片地也是一片未开垦的沼泽地。
“黑瞎子岗我来过,穿过这片塔头湿地,前面就是杨树林子,沿着林子左侧一直走,有一个黄沙岗就到了”驾—!驾—!驾—!我一边催促马儿快点走,一边告诉知青们我们的路线行程,这段路还算挺顺的,约莫2个多点,我们已经来到黑瞎子岗的边上,我下了车后喊知青们说:“大伙儿都冻成冰棍儿了吧,都赶紧活动活动,快下车吧,前面就是黑瞎子岗了,大伙需要徒步爬上去,上面就是开阔的平地了,每个人都分担带一些物资,我们的临时点就设在那里。”因为我们的双脚早就冻得失去了知觉,所以我们需要相互拽扯着站起来,老万边跺着脚边颤抖着嘴唇哆哆嗦嗦问我说:“老徐,咱们的东西都卸在哪儿呀?”我用手一指说:“卸在林子边儿上,然后在那个位置搭帐篷”,老万顺着我手指的方向看过去,我手指的地方是一片凹进去的小林子,是个天然的避风港湾,大家七手八脚的把生活物资和行李都堆放到一处,顷刻间我感觉天地间真是大的出奇,满满的几爬犁的给养卸在地上就那么一小堆儿。那堆东西里有锅碗瓢盆,冻萝卜、冻白菜、冻土豆,多半小缸腌的芥菜咸菜等。一口铁锅,还有几顶未开包的新的军用帐篷,剩下就是斧头、洋镐、镰刀等必备工具,“集合了,集合了,”我发出了指令,大伙立马就围站到了我的周围。我很干练的说:“现在整十二点半,今天我们就干两件事,第一件事,就是解决今天中午的午饭问题;第二件事,午饭后咱们就解决今晚睡觉的问题。我把咱们这些人分配一下,女生负责搭起锅灶做饭,我和老万负责清理一下准备搭帐篷的地基,大潘就负责站岗执勤,谁不在你的可视范围就招呼一声,剩下的人全部到林子里去捡干柴 。”按照我的意图和要求,大家很快就都各就各位了,我跟着老万踏着骑裆深的积雪进了附近的林子……。
负责烧火做饭的女生速度很快,麻利的用三块青石砖(青石也是从连部带过来的)码成了三摞儿,几个人抬起了大锅往那三摞石头上一放,顺手抓起一把枯草就点着了火。捡干柴的人陆续往回送干柴,烧火的人就陆续往灶坑里填,用脸盆端的雪,一盆又一盆的陆续的倒进大锅里,锅里的雪虽说是随烧随化吧,但由于人多手快,雪还是在锅里堆积冒尖了。由于那个临时灶坑四外都没有任何遮挡,风向也不定,随便来一股风,那火苗子就会从锅底下窜向了外侧……。饥渴交加的我们等了好一阵子,冒尖的一大锅雪才化出了小半锅水,这点水也不够大家喝的,我们又不住地往锅里倒雪,雪不住地在锅里融化,我们一直等到雪水都快装满锅时我们才停下来。算算时间,早晨六点钟在团部吃完早饭,一直到下午一点多钟,我们谁也没有喝到一口水,早就渴得够呛了。整个上午我们倒是没少抓雪吃,可那雪是一点儿都不解渴呀!看到水开了,我拿起水舀子就舀了半瓢晾在一边。过了多说也就大约五分钟时间,我一摸那半瓢水能喝了,我咕嘟咕嘟的喝了一口,然后把水递给金爱花,她喝水文雅,一口一口的喝了下去,韩桂芝故意问金爱花说:“老徐给的水,好喝吗?”金爱花咂么咂么嘴儿说:“好喝,好喝的很哪,而且还有点甜呢”知青们一阵哄笑,我们挨着个儿的舀雪水喝,其实都是一个感觉“苦涩”,但没有一个人吱声,也就是这个条件,那个时代的人都经历过。那天的中午饭,我们就是喝着雪水就着干馒头加了点咸菜凑合过来的。因为那锅水来之不易,水烧热了,我们都舍不得用,除了大家每人喝点热水暖暖身子外,十几个人只打出两个半盆水来洗手,剩下的水用途还很多。
简单的吃口饭 大家找个避风的地方,把行李往雪地里一放,然后坐在上面就算休息了,大潘给我和老万每人点了一支烟,没抽两口就被风给吹没了,我同知青们说我们下午的任务就是到林子里去砍晚上搭地铺用的条子和干草。因营地周围方圆百里都没有人烟,林子里根本就没有路,林子边缘的雪那叫一个深,我们一脚踩下去根本就踩不到底。进了林子还没走几步,我们的两条腿就被骑裆深的积雪牢牢的卡在了雪里动弹不得。如果你身边恰好有一棵小树啥的,抓住它你还能很快的从雪里把腿拔出来。否则你就得等同伴们过来救援吧!才能从雪窝里爬出来,就因为这样,那几个矮个子的女知青她们根本就不敢朝前走。我一看这样不行,不要说我们拖着条子往外走,就是空手往外走都很困难,要不想别的办法,干到天黑了也完不成任务啊?若完不成任务,我们晚上可怎么过呢?怎么也不能睡在雪地上吧。我把几个男知青召集在一起,我严肃的说:“党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今天晚上决不能让大家睡在雪地上。”老万说:“老徐你好好说话,就说咋整吧!”大潘也跟着表态:“老徐,你指路我往前冲”,“我的意思是我们必须先用铁锹把最难走的路段打通,只要打出一条通道,后面的事就好办了”。“行老徐,我回营地取铁锹,你俩在这等我!”大潘说完就从原路返回取铁锹去了!
由于天冷的的缘故,那雪都是颗粒状的,行走在上面就如同行走在沙漠上的感觉差不多,挺累人的。取回铁锹后,我,老万,大潘拿着铁锹在前面开路,雪太深的地方我们就集中力量用铁锹挖上一阵子,这个办法还挺奏效,我们选择基本上是腕子左右粗细的小树,且要带着树冠运回营地,因小树的树冠也是打地铺必不可少的材料。我带领着几个男知青连拉带拖的拽扯着树条子在前面开路,其余人拽扯着条子跟在我们后面……。天都黑下来了,我们还没有运完,黑暗中,我们拉扯着条子,大声地互相呼喊着名字,这一来可以赶走恐惧,二来可以震慑那些飞禽走兽不要靠近我们。还好,那天不论多么艰难,我们终于完成了任务,尽管都打着绑腿,雪还是照样灌进了我们的棉胶鞋,鞋里面是湿的,鞋帮儿都冻得杠杠的。要按工作量说,那一天我们根本就没干出多少活儿,应该算不上很累,可由于我们是负重蹚着雪走,汗水的温度早已就把我们厚厚的棉衣给打透了,每个人的棉袄后面都披着厚厚的白霜,到收工时我们几乎都累得散了架。最后一步就是搭帐篷了,冰天雪地的实在是不好施工,挖一个洞有多难吗?都要动用钢钎大锤凿上一阵子。一顶可以住10多个人的大帐篷,我仔细的算了算,连两个门框都算上,少说也得打十几根桩子,甚至还会更多,因此当时埋桩子的活儿都是男知青干的。
天彻底黑下来了,那天晚上的天气还是不错的,高高的夜空上虽然没有月亮只有数不清的星星,可它透出的是天上的那份宁静。周围的树林都是黑乎乎的,一阵风吹过来,那些未掉枯叶的柞树林子,就会传出沙啦沙啦的响声,那响声立马儿就会给我们平添几分恐惧。黑暗中,虽然我们手里都在不停的忙活着,一有点风吹草动,谁也没忘记随时竖起耳朵,极力的瞪大眼睛,警惕的环视着周围的一切。四外都是黑乎乎的,只有小沙岗上的雪反射着暗暗的白光,我无意中低头看了一眼我脚下的沙岗,当我再次抬头环视四周时,夜色就显得更黑了。有人为我们提着马灯,在忽明忽暗的灯光下,我们忙着把树条子铺在帐篷里的冻土上,又把厚厚的干草铺在条子上,然后干草上面又铺上了一层炕席。虽然我们百般精心的但是施工,看上去地铺还是显得凹凸不平。地铺打好了以后,我们就把我们各自的行李一个紧挨一个的一字排开,然后打开行李铺在了地铺上。收拾得也差不多了,就开始吃我们的晚餐,主食是大碴子稀饭,副食是肉末炒咸菜,谁也没在乎那天晚饭吃什么,而是狼吞虎咽的吃完以后,女知青们就各就各位的奔着铺位去了,有歪着的,有靠着的,还有盖上大衣准备眯着的,总之什么姿势的都有,其他男知青抽着烟唠着磕,我和老万还在继续鼓捣那个用大柴油桶改制的炉子,先按好烟筒,那大炉子的烟筒可真粗,直径足足有二十多公分。火点就着了,时间都已经到了晚上十点钟。大劈柴板子一个劲儿的往大炉桶里添,伴着腾腾的火苗爆出了嘎巴嘎巴的响声,帐篷里虽说是烟气腾腾的,可立马儿就觉着暖和多了。
女知青们很快就都睡了,而且睡姿横七竖八的,把铺好的地铺都占满了,我坐在铁炉子边上想:“今天支起了一顶帐篷,女知青都睡着,我们几个男同志可怎么办呢?天这么冷,怎么也不能让他们在这四面透风的席棚里坐着过夜吧。”我正在愣神,老万坐到我身边问我说:“老徐,你看几个女的那个睡姿,把铺都占满了,我们几个人今天晚上怎么过啊?”还没等到我回答,大潘就抢先说话了,他调皮的说:“我们这儿正商量这事呢,看女生哪里有空就挤在哪里凑合一夜得了,不知道女生们同不同意。”我急忙说:“你想的美,等她们醒了看不把你脸挠花的”大潘不要脸的说“怎么能不同意呢?非常时期非常处理嘛,在说了,这么多人都在,我们也不能干啥呀”老万不紧不慢的说:“你还想干点啥呀,别耍嘴皮子了,赶紧想办法把这些女的都叫醒,挤一挤都能睡下”我脑子里就快速的运转着,到底用什么方式在最短的时间内喊醒大家呢?因那天女知青们实在是太累了,她们都早已就进入了梦乡,我又不能挨着个儿的去喊醒她们,如果那样,大家起床的速度就太慢了。对!吹哨,当年知青们对哨声特别敏感。我站在帐篷门口鼓足了劲儿,嘟——嘟——的吹了两声长哨后,我就看到女知青们“噌噌噌”的几乎在同一个时间都坐起来了。金爱花更是迷迷糊糊的问我说:“老徐,该不会又是紧急集合吧?”我赶紧对女知青们说:“大家都不要慌啊,肯定不是紧急集合,现在有一个困难需要大家共同克服才能解决。”我把我的意思对大家说了,女知青们睡眼惺忪的先是一愣,紧接着就有不理解的埋怨声、反对声和小声的嘟囔声。甚至有一个新来的上海女知青用上海话说:“你们谁爱跟他们男的睡谁就去跟他们男的睡,反正我不同意他们在咱们的铺上睡,爱怎么着就怎么着”说完以后,她一出溜就又重新钻进了被窝。金爱花一听这话也不迷糊了,她立场鲜明的冲着那个上海姑娘大声说到:“你怎么没有一点儿阶级感情啊?咱们今天就凑合一宿不行吗?明天不就好了吗?”那个上海知青头扎在被窝里没有出声。我顺势转向大家说:“快!执行我的命令,两个人钻一个被窝,大家都挤一挤啊,把多余的被子盖在上面。”女知青们不情愿的边折腾着被窝边嘟囔着,又有一个新来的女知青小声说:“我可不挨着男人睡,这要是传出去,我还嫁不嫁人了,在说也不方便啊”,“老徐你就睡在这里,我挨着你睡”金爱花说完就挪到边上,也就是说我和金爱花正好把男女知青给隔开了,就在这比较纠结的节骨眼儿上,韩桂芝叹了口气说到:“完了,完了,你们就这么吵吵,都把睏劲儿给折腾没了,这一夜就瞪着眼珠子看着他们男的睡吧……。”话音刚落,立马儿就引起了一阵哄笑声,有的人竟笑得前仰后合的。几个年龄大一些的知青说:“这个时候就别管男女之别了,大家快各就各位吧哈,快别让老徐再着急了。”说是说,乐是乐,没用十分钟的工夫大家就把铺位给腾出来了。帐篷里搭的是东西一个大通铺,女知青挤了挤还是给男知青们腾出七八个铺位来。话说开了,男知青们把铺盖卷一摊,和衣就钻进了被窝,不大一会儿就传出了阵阵的鼾声。
现在又出现了一个很尴尬的铺位——男女铺位结合处,这个结合处就是剩余的那个铺位,多说也就有60公分宽,也就只能容下一个人睡觉,女知青这边是金爱花,我挨着她睡大家也不能说啥,我的心里能接受,可是老万就尴尬了,同我是哥么,说啥也不能挨着兄弟对象身边睡呀,其实后来我才知道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咱们后面在细说,像那天那样的特殊情况,老万肯定不能睡呀,我更是不能了,第一是不好意思,第二是我比老万年轻,就这样我和老万一直坐在炉子旁边,我们一边为大家烧炉子,一边低声地谈论着我们这次任务的规划。我也累了一天了,多么想早一点儿休息啊,可现实条件不允许,我还得硬撑着。我不断地往炉子里加劈柴,守着炉子我觉得更困了,我的上下眼皮直打架。老万小声对我说:“老徐啊,你挨着金爱花睡没毛病,咱哥俩就谦让了,你累了一天了先去睡吧。”我强打着精神说:“老万,我不困,你那么大岁数还是你先去休息吧,我年轻,我没事儿的。”就这样老万执意不肯去休息,非要陪着我一起守夜,我俩都知道对方谁都不会去睡,老万就对我说:“我五八年转业到现在整整6年了,呆过好几个连队,新建连队初期都是这样,没有过好日子的,会遇到这些那些想都想不到的困难,时间一长也就习以为常了,这份苦我能受住,以你家的条件,你也从来没有受过这份罪呀……。”我默默地听着没有打断老万的话,频繁的点着头。老万说的没有错,我家也是高干子弟,军区大院里哪个伙伴家不是领导呀,如果没有运动,如果我父亲不被打到,我怎会来这个破地方呢!这时熟睡的知青们咬牙的、有说梦话的、还有要起来方便的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绪……,老万看着这些进进出出迷迷糊糊的知青提醒说:“都注意了,男同志到帐篷的东边,女同志到帐篷的西边,别走错了。”我“扑哧”一下就笑出了声,老万知道我为什么笑,就对我说:“都睡得迷迷糊糊的,不说清楚万一钻错了被窝就会闹出笑话来。”我从内心里佩服老万,那么点儿的小事儿,他都能想得那么周到,我俩从进到这个新知青点就合拍,一起也出生入死过,朋友们还记得第一篇溜夹子打到狼的事吗,那就是我和老万配合把狼打死的,甚是惊险!时间不知不觉地就到了凌晨两三点多钟,老万已经困得实在是不行了,坐那劈柴东歪一下西歪一下的直打瞌睡。我当年只有29岁,可老万当年毕竟是五十来岁的人了,我又一次笑着恳求老万说:“老万你就别在这挺了,还是去睡一会儿吧,明天还有好多事得靠你去支撑着呢。”老万也是实在困了,也就不在再推辞了,他慢慢地站起来晃晃悠悠的走到铺位旁,爬上了地铺,脑袋一歪就枕在了那条已经发了白的旧军被上,躺下后对我说:“老徐,你要是实在太睏了就喊醒我啊”,我说:“行”。老万也没有脱鞋,他蜷缩在地铺上顺手把那条旧军毯盖在了自己身上,几分钟的时间,老万就进入了梦乡,老万蜷缩的厉害,我知道他是睡冷了,拿起我的棉大衣给老万又盖上了一层。没有人说话了,困意忽然间就上来了,眼皮也就不听使唤开始打架了,感觉后背是又酸又痛,就像寒风钻进骨缝中,我站起身到帐篷外面醒了醒盹儿,顺便活动了一下身体。
外面漆黑漆黑的就像无边的宇宙,除了风吹柞树叶子发出沙啦啦的响声外,还不时的传来了几声夜猫子惹人心烦的叫声。虽然有些恐惧,可空气非常清爽,一阵寒风吹过来,我不由自主地打了一个寒颤,我努力地做了几次深呼吸后,就又赶紧钻进了帐篷。我把油灯的灯芯拨大了一些,打开了毛泽东选集“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我一边默读,一边琢磨,一边还记着笔记。好不容易才熬到了凌晨五点钟。迎着晨曦我走出了帐篷,正好看到女知青们也都起床了,简易的灶台已经点着了火,她们又开始用脸盆一趟又一趟的把雪端回来倒进大锅里,为大家准备烧洗脸水,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这是我独立带领队伍挺进荒原伐木第一天的生活经历,也是我人生历程中最最难以忘怀的经历。就像是烧红的烙印一样,永远的镌刻在了我的心上,多年以后也挥之不去,在魂牵梦绕中依旧想念那些曾经和我战斗过的战友,也不知道,你们现在在哪里,过的还好吗?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