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家庭中,爸爸的形象各不相同,也有三六九等的区分。
三等爸爸“没样子”,二等爸爸“做样子”,一等爸爸“活成孩子的样子”。
爸没“爸样”,孩子最大的灾难
曾看到一则新闻:
广西南宁街头,凌晨2点。
一个小男孩呆呆蹲在马路边玩手机,身旁躺着喝醉酒早已不省人事的爸爸。
来源:网络
这种事情,发生不止一次。
在附近工地上班的爸爸,周末接小男孩来自己身边,却常常喝酒喝到酩酊大醉,独留小男孩自己面对残局。
因为家离工地很远,小男孩不清楚怎么回去,只好一直等到爸爸醒来。
等一个人酒醒起码要三四个小时,甚至更久。这期间小男孩什么事都做不了,除了等就是等。
不知道和这样的爸爸在一起,心里会是什么感受。
难得周末,本该是爸爸带他出去玩,享受父子亲密时光,结果自己却得照顾烂醉如泥的爸爸。
一个人当了父母,就要有做父母的样子。
可像这种将孩子安危置之不顾,只图享乐的爸爸,比三岁小孩还不懂事,不配爸爸二字。
热播剧《乔家的儿女》中,“坏爸爸”代表乔祖望,自私自利,吝啬冷漠。
因为他对孩子们不闻不问,迫使家里的老大乔一成早早挑起照顾弟弟妹妹的担子,心里的苦说不出,最终积郁成疾。
老二、老三和老四从小没有父亲的关爱和管教,常常被人欺负,性格都有不同程度的缺陷,婚姻大多都不幸福。
虽然他们都喊乔祖望爸爸,但乔祖望压根就起不到保护、指引和教育的作用。
看过一个评论说,如果家里存在“乔祖望式”爸爸,还不如没有。
起码孩子不用花额外的心力去应付爸爸带来的压力和痛苦,更不需要在小小年纪就承受超越年龄的重担。
谁都希望自己被爸爸的大手牵着走天下,但如果爸爸的想法和做事方式幼稚如小孩,德行不靠谱,那么孩子只会感到无比痛苦和绝望。
爸爸过于严厉、苛刻,孩子一生的伤
和妈妈相比,爸爸给人的感觉通常更严肃、不苟言笑。
甚至有一些孩子谈“爸”色变,就算心里渴望亲近,一想到和爸爸的“沟通障碍”,还是算了。
有人曾在微博上发起一个问题:你对爸爸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情是?
其中一则评论掀起热议,评论只有四个字:“失望算吗?”
从很多网友的讲述中,不难看到一些爸爸的负面形象:
粗暴、不讲理、一言堂……
甚至还有网友表示,不想谈恋爱结婚,特别害怕遇到和爸爸一样的另一半,和妈妈一样不幸。
《爱的艺术》一书中,作者讲到:
“妈妈代表大自然、大地与海洋,是我们的故乡;爸爸则代表思想的世界:法律、秩序和纪律。”
但有的爸爸,却硬生生活成了孩子害怕的教条,刺痛孩子的后半生。
《金牌调解》节目里来过一个“虎爸”。
因为工作忙,平时陪儿子的时间少,所以管教起儿子来特别严厉粗暴。
规定儿子交朋友,只能结交成绩好的同学;玩玩具,只能玩有益智作用的。
如果发现儿子不听话,他没有教育,只有打。
有一次儿子学别人在网上充Q币,少年无知,不知道这么做会扣家里的钱,结果前后花掉了三千多块钱。
被发现后,爸爸一气之下把儿子暴打了一顿,打得儿子全身上下都是淤青。
因为长期受到爸爸密不透风的管制,三番五次的棍棒教育,儿子心里恨透了爸爸,个性也变得唯唯诺诺,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
在爸爸看来,自己不过是拿起手中的戒尺教训孩子。
但他却忽略了,摆架子,过分营造权威感,在某种程度上是亲子关系的杀手,孩子不可能从一次次的训斥和鞭打中感受到爸爸的爱。
相反,孩子能记住的,只有“爸爸打过我”、“爸爸好可怕”、“爸爸并不爱我”。
带着这些坏记忆,孩子很难在成年后主动和曾经伤害过自己的爸爸重修旧好,大概率会有很多的伤痛和遗憾。
虽说父爱如山,但有些“爱”却成了孩子心里挪不掉的大山,把孩子压得喘不过气来。
真正的好爸爸,是孩子愿意效仿的榜样
大量的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
爸爸对孩子的自我形象、自我价值感方面的影响,比妈妈更大。
坏爸爸,让孩子自我怀疑、自卑怯懦。
而真正的好爸爸,则会以身作则,告诉孩子责任和担当,指引孩子前进的方向。
在佛山,有这样一对民警父子兵。
儿子李豪贤,从小对爸爸的印象就是“忙”,一周基本只能见爸爸三次,就连假期也不例外。
因为心里对警察这个职业充满了误解,所以他压根就没想过子承父业。
直到高中时亲眼目睹了一次交通事故,他改变了对爸爸的看法。
当时他在现场,意外发现搀扶着满身是血的伤者上救护车的人,是爸爸。
特别是看到爸爸脸上、衣服上都沾了血,他心里不禁一颤,瞬间明白了:原来爸爸的忙碌,是在做这些奉献社会、服务人民的正能量的事情。
那一刻,他决心要和爸爸一样当警察。
虽然高考报志愿时未能如愿,但大学毕业后,他选择继续坚持。
看到他这么坚持和用心,45岁的爸爸决定陪他一起圆梦。
每天6点起床,坚持跑步,身体力行地训练他的体能,再苦再累也要坚持到底。
有爸爸的鼓励和陪伴,李豪贤内心满是感动,咬咬牙一鼓作气,最后终于成为一名民警。
从“不做爸爸那样的人”到“爸爸是榜样”的转变,正是爸爸的正面表率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如心理大师弗洛伊德说的:
“父亲不仅是保护者、教育者,还担任着‘偶像’的角色,是成长的榜样。”
能改变孩子一生,给孩子带来正面意义的爸爸,不一定时时刻刻围着孩子转,但他活出了“爸爸”的模样,让孩子充满信心:
我也能像爸爸一样,我想向爸爸学习。
之前有一个“陪女儿跑步200多天”上热搜的爸爸,也是一样。
一开始女儿喊苦喊累,差点坚持不下去,但他每天风雨无阻陪女儿6点起床,变换花样鼓励女儿跑步。
看到他这份较真的样子,女儿慢慢被打动,愿意尝试和坚持,如今已经跑了近300天,整个人变得自信、开朗。
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不需要讲一堆大道理,而是自己做出那个样子来。
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自然也会迈开脚步,学着爸爸的样子走下去。
在孩子塑造三观、校正前进的方向的过程中,爸爸的参与、陪伴和示范,是妈妈替代不了的。
希望每一个爸爸,都能严于律己,努力成为孩子头顶的灯、路上的光,陪伴孩子迎来一个幸福、美好的未来。
作者:哎呀妈;来源:微信公众号新东方家庭教育(ID:xdfjtjy)。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