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结束的信号,不是不爱,而是这1点

发布小编 0 0
关系结束的信号,不是不爱,而是这1点

作者 | 芒来小姐
编辑 | 飞 鱼
责编 | 陈沉沉



在关系中,我们经常因为对方没有满足自己的「期待」,倍感受伤。


比如,另一半不够浪漫。


结婚纪念日,你期待老公能有特别隆重的表达。


但他忘了,连礼物都是提醒过后才仓促准备的。


你感觉老公根本不在乎这一天,期待这么久的自己像个傻子一样。


看上去,我们常常是因为「期待」落空而影响自己的心情。


但其实,真正左右我们的并不是「期待落空」这件事本身。


而是一种过往经历中,早就埋在我们心底的东西。



“期待落空,我的心也被掏空了”



来访者小文讲过一件事,让我印象很深:


男友公司团建组织看电影,那部电影,她原本打算和男友一起看的。


她希望男友拒绝,这类团建本来就是可去可不去。


但男友因为公司安排不好拒绝,还是去了,并跟她承诺:“周末我带你再看一次”。


等到周末,小文以为男友买了票,结果他把这事给忘了。


小文的期待落空,非常生气。


男友又是买票,又是买礼物,想求得小文的原谅。


但小文的情绪却依旧没有得到缓解,两人还因此大吵一架。


当晚,小文发了一个言辞激烈的朋友圈:


“我真的特别讨厌人说话不算数,给人期待又落空,做不到一开始就不要开口……”


类似的事情,在他们的关系里频频发生:


原本已经计划好旅行,结果男友不巧被安排加班。


小文就开始指责男友,对方一开始听着,后来也火了:


“能不能讲点道理?加班是我想加的吗?搞得好像我对不起你一样!”


“你就是对不起我!”


她吼完,男友摔门而出。


很快她就后悔了:“这确实也不是他的错……但我就是受不了。”


大多数时候,男友是可以满足她的期待的。


偶尔期待落空,换做别人可能可以接受。


小文却不能,她甚至更加失望:


既然你以前可以满足我,为什么这次不行了?


关系结束的信号,不是不爱,而是这1点


时间越长,小文心里的失望越攒越多,她打算提分手。


因为在一起太痛苦了,谁知道下一次期待落空是什么时候?


这种感觉像“定时炸弹”一样,她有时也会迁怒自己:


为什么别人谈恋爱,都没有这些烦恼?

为什么我找的人,都会让我期待落空?


时间长了,小文甚至有点厌恶自己:


每段恋爱谈到最后都是失望,是不是我真的有什么毛病?



表层期待背后,藏着更深的愿望


回到小文因为电影票跟男友吵架的事情上,


男友忘了买票,确实让人生气。


按理说,小文发过脾气后,对方说明真实情况了,也不是多大的事。


但小文却会越想越气,最后情绪完全失控。


这种反应,是有点不对劲的。


到了咨询关系里,我问她:


“当你对男友发脾气时,有想到什么吗?”


她说:“因为小时候爸妈总是不履行承诺,我现在特别讨厌别人说到做不到,一点点期待落空都受不了。”


我问:“所以你会这么生气,是因为期待的落空,意味着过去的伤害再次发生了。”


小文思考很久,点点头。


我们探讨发现这份愤怒,源于父母屡屡失信的伤害。


关系结束的信号,不是不爱,而是这1点


小文的父母从小对她要求很严,不许她玩电脑、吃垃圾食品、穿短裙。


他们告诉她:想拥有这些,就得拿好成绩来换。


小文做到了,一次次考出了高分,但每一次想要父母兑现承诺时,他们都会说:


“等有空再买给你。”


这一空,有时候要等好久,有时候一直也没有等到。


年幼的小文,常常哭着埋怨父母“说话不算话”。


父母最开始还哄一哄,后来竟反过来始指责她:“成天净想着这些,读书怎么没见你这么投入!”


长大后,当小文在男友身上再次体会到期待落空的感受时,


她对男友的控诉,其实很多都是潜意识里对父母的控诉——


你凭什么不满足我?


答应过的事为什么不做到?


为什么你要这样来伤害我?


这也是为什么,她在关系里总因为期待落空,失望得难以自拔。


表面上看,小文的「表层期待」是希望男友能说到做到。


但实际上,这个背后还有一个「深层期待」,就是希望过往未曾被满足的部分也能得到补偿。


在小文心里,「表层期待」和「深层期待」纠缠在一起,打成了死结。



痛苦的根源:责任转移



小文很希望拥有一段“永不失望”的关系。


这源于过去父母屡屡失信的经历,于是她生发出了这种渴望。


但在关系中,很难有人能做到让对方“永不失望”。


当一个人期待对方能满足自己的全部愿望时,其实是把自己人生课题的责任,转移到了他人身上。


就像小文,她的内心需要疗愈,却无意识地在男友身上找“药”。


当男友问小文:“这不是什么大事,你为什么这么生气?”时,


小文反驳:“你连这么小的承诺都履行不了,我还能相信你什么?”


她的这层愤怒,不只是因为男友没有买票,更因为——


我期待你能满足自己提出的所有要求,你本应该做到;


但你竟然变成了跟我爸妈一样,不信守承诺的人,你太让我失望了。


换句话来说,


小文的失望,不只是“男友不懂我”;


更是“你竟然无法成为我精神上的妈妈,满足我过去未曾拥有的期待”。


但其实,小文自己完全有能力不让期待落空。


比如,自己买好票;

或者,提醒男友,周末记得买电影票。


无数种满足期待的方法里,她无意识选择了最贴近童年经历的一种:


我什么也改变不了。


尽管身体已经长大了,她的内心依然停留在那个等待父母履行承诺的孩童时期。


一遍遍失望,在周而复始的落空中,无助地痛苦着。

关系结束的信号,不是不爱,而是这1点



把「期待」理顺,关系才顺



讲到这里,可能已经有人发现:


痛苦的来源不只是期待落空,也包括:


不知道自己的表层期待之后,有可能藏着深层期待;以及,深层期待应该如何满足。


我的朋友小敏,曾因为期待落空,跟老公吵过一次大架。


后来,每当情绪失控时,她会提醒自己:


我是不是有什么深层需求没有被满足?


她备孕时,结婚才一年,经常因为怀孩子的压力夫妻不和。


有一次小敏吵崩溃了,说出真实想法:


“我怕你会因为我生不出孩子离开我,特别期待你能对我说你不会离开我!”


老公大吃一惊:“你怎么不早说?


我还以为你是在怪我身体不行,想着你啥时候才能不这么强势呢。”


她突然意识到:好像这一瞬间,才知道自己到底在气什么。


之前都在为小事争吵,此刻脱口而出的话,才揭露了内在真正的问题。


老公也察觉到了,两人冷静下来,一番坦诚交流,达成共识:


以后吵架时,多问问自己到底要的是什么,对方要的是什么。


接触心理学之后,她把这总结为:


多觉察“意识冰山之下的潜意识部分”。


也就是透过情绪,去觉察内心的深层期待,并想办法满足。


之后的相处,小敏很重视自我觉察。


关注自己的内心,觉察内心发生了什么,并表达出来,能解决80%的失望。


关系结束的信号,不是不爱,而是这1点

那么,剩下20%的失望呢?


这些藏在深层期待里的失望,需要“物归原主”。


回到小文身上。


她在咨询中,理解了自己的深层期待,是属于自己的课题,不应该由男友承担。


但情感上,还是有点不能接受。


她带着这份“不接受”,继续现在的关系。


慢慢就发现:自己没有那么累、那么难受了。


因为,她有了一个“难免会失望”的前提。


这就是现实的关系,这就是真实的人性。


最重要的是,她开始试着从其他地方去补偿、疗愈自己。


比如,父母总是忽视她的感受,一再违约,


那她就找一个志同道合、重视约定的朋友,一起去看电影;


以前父母答应了要买给她,但没有买的东西,


她现在会给自己买很多个,哪怕不用,光是看着心情都会很好……


她把满足期待的渴望,从亲密关系里,挪到了自己和自己的关系里。


就像给深层期待开了一个口子,她开始看见、理解自己的深层伤口。


然后,接纳丧失,慢慢调整心态。


直到,能与失望握手言和。



写在最后



把自己的期待放到伴侣身上,希望对方能完全满足,其实是种枷锁。


期待越高,越感到自我折磨。


打破枷锁,认清现实,才能构建真实的关系。


而真实的关系,是非常有力量的。


把力量匀出一部分,来自己爱自己;


再匀出一部分,来修补未竟的童年创伤;


最后匀出一部分,来看见、理解、走近对方。


到时候,可能你会发现:


如果关系本身是有力量的,另一半自然会越来越懂你。


你也会成长得越发安全、坦率、平和、稳定。


关系结束的信号,不是不爱,而是这1点

芒来小姐,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级婚姻家庭咨询师,中国心理学会会员,自体心理学长程在读。本文原创首发:武志红(ID:wzhxlx)。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239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