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一砍吉他课程 零基础到进阶玩转指板即兴演奏 网盘分享
人民一旦拥有了充分的知识,就没办法控制,老 子对此心知肚明。
程一砍吉他课程 零基础到进阶玩转指板即兴演奏 网盘分享
智慧一旦被某些人掌握,这些人便会成 为贤人,而贤人是有为的,必然会成为推行“无为”而治理念的障碍,所以 必须根除。老子将文明败落与脱离正轨归罪于智力的发展,固然是一种流于 历史规律表层的时代局限,但依照先后关系,老子“无为”政治建立在反智主义基础之上,确是事实。反智之后,如何统治万民?反智主义在实践层面的映射便是愚民政策,
愚民政策的根本目的,在于剥除民众的个人追求,进而将每个人的意志 统一于国家乃至君主一人的意志上来,其最终指向只能是专制。从这个意义 来说,老子与韩非子没有本质区别,无怪乎《韩非子》不惜用大量笔墨“解老”“喻 老”。老子的“圣人”已窥破了政治艺术的最高隐私,因为“圣人”已与天 合德,成为在政治顶端的挥舞权杖者,代天而治民。老子的天道理论看似属 于哲学层次的终极思考,实则是为现世的统治者提供统治合法性的理论论证, 因为“圣人”代表着天道,天道表现乎“圣人”,“圣人”与天道本是一体。 至此,对于“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见《老子·第四十九章》), 初读时如沐春风的言语,再读时,虚伪诡诈之气顿生,老子忠厚智慧的形象中也平添不少杂质。
在老子眼中,普通百姓是扶不上墙的烂泥,不能对他们做些许贡献抱有 任何期望。直至晚清时期,革命之暗流涌动不止,康有为之所以力倡君主立 宪制度,施行自上而下的变革,实因他认为民智极难开启。康梁维新,自上 而下的改革道路确实有一定道理,不失为一种近代政治体制的合理探索,专 制社会的问题确实需要统治者层面的发力解决。但老子不喜欢闹哄哄,只求 清净,既然人民不能指望,统治者就少一些剥削压迫,力争成为“圣人”, 这实际上也是自上而下的一种变革思路。 一方面,老子的反智主义与愚民政策, 最终将国家引向专制;另一方面,老子又期待“圣人”治世的贤人政治发挥 作用,以求利益普惠,百姓享受更多发展成果。这种不改变专制政体而求贤 人统治的思路,属于二律背反,因为专制制度下根本不可能存在老子理想中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见《老子·第二章》)的“圣人”。
这方面,继承老子哲学的法家也犯了同样的错误,缺少制约的专制权力只能伤人害己。
三是毁灭文明的倒退。再看《老子·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使有什 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 使民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 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除了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向往,我们还能 感觉到老子对先进文化与文明进步的恐惧。春秋战国时代距“结绳而用之” 的上古时代渐行渐远,准确地说是——不论是物质文明还是精神世界,古 老先民前赴后继地将中华文明稳步推进。当时,锋利尖锐的铁骑取代了青 铜石器,更高效率的牛耕代替了人力耕作,新兴地主阶级即将取旧式贵族 统治而代之,人口流动性逐渐增强,城市因人口的聚集激增而不断扩大规模, 工商业体量因需求增长而成为经济亮点……这一切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 进步。遗憾的是,文明的进步,生产的发展,往往伴随着对传统的无视与 亵渎,常常以传统的崩溃,至少是剧烈的阵痛为代价。老子无法心平气和 地面对这些,在《老子》中多次提及的“复归”概念,如“复归于婴儿”“复 归于无极”“复归于朴”(见《老子·第二十八章》)等,这里的“朴”
代指宇宙万物的本初状态,而“复归于朴”可以理解为重新回到本初状态,而另一种理解是,倒退回原始社会。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