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筱迪音感养成计划课程 网盘分享
先秦诸子谈论教育话题,并非看重教育对人类知识的启迪与学术传承的 贡献,而是看重教育的社会功能
张筱迪音感养成计划课程 网盘分享
,即统治阶层通过宣谕教化,潜移默化 地影响乃至操控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走向,达到维护稳定的目的。不论古今,教育的社会政治功能一向保持强势地位,只不过时至近现代,教育对民智的启发作用越来越大,政治功能相对淡化。诸子各家中,儒家最重视教育, 主张可称为人文教育;墨家可称为宗教教育;道家可称为弃智教育;法家可
称为洗脑教育。
儒家认为,人并非独立的个人,而是处于伦理与社会关系中某个环节的 相应角色,而修身是个人参与社会分工、扮演社会角色、承担社会责任的第 一课,也是最基础的人生环节,只有修身到位,才能进阶入齐家环节,之后 再治国、平天下。如何修身?教育。从这个角度看,修身是政治的基础,教 育又是修身的必经之路。儒家的政治理想几乎完全寄托在教育上,所以孔子 被后世尊为至圣先师,孟子自称“王者师”,《荀子·儒效》说: “故有师 法者,人之大宝也;无师法者,人之大殃也。”古今大儒也都以师者自居, 门下弟子动辄数百上千,这些儒生受教育不是为了增长知识,而是要“学成 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投身政治才是儒者最好的归宿。儒家的政治和教育 关系紧密,从《论语·子张》的名言“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中可见一斑。 之所以称儒家为人文教育,实因儒家教育通过修身着力培养人格、型塑人性, 发扬“仁”爱精神——重视人,爱护人,关心人,尊重人——儒家学说的关 键在“仁”,根基在人,只有时刻践行“相人偶”地把人当人,儒学才有存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儒家并非反对国家富强,因为当时国与君不 可分割,而且国家在法家理论的指导下几乎为君主所私有独占,君主往往打 着富国的旗号满足私欲,中饱私囊,这才是儒家反对的重点所在。毕竟,社 会财富过度集中于少数人手中,贫富差距过大,只会导致政权被推翻,于国
于民于君都不是好事。
墨子注重生产的思想与其限制消费的观点紧密联系,他的逻辑是:抑制 住了消费,就是变相地发展生产。“节用”剥夺了民众物质和精神享受的权利, 无论任何人,其物质消费只能以维持生命正常运转为最高限度,超过限度便 应禁止。《墨子·节用上》说: “是故古者圣王制为节用之法, ……诸加费 不加于民利者,圣王弗为。”此外,老百姓应该不停地耕地、织布以自给自足, 墨子觉得这就是“加于民利”的政策。墨子的确看到了当时物质生产条件远 远不能满足人民需求的状况,试图以“节用”解决,但这种不求开源只求节流的方式,对生产发展无异于杯水车薪,是墨子的短视。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