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凡小生清明的智慧课

admin 0 0
老凡小生清明的智慧课

百度网盘课程

通用入口链接!10000G.课程都有!一起学习吧!

立即点击↓ 获取课程!

老凡小生清明的智慧课 网盘分享

说话不忠信,行事不笃敬,就是在本乡本土,能行得通吗?站着,就仿 佛看到忠信笃敬这几个字显现在面前;坐车,就好像看到这几个字刻在 车辕前的横木上,这样才能使自己到处行得通。


老凡小生清明的智慧课 网盘分享




信,指的就是诚信。在《子路篇》中,更是对它有 明确的解析:“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 苟而已矣。”其意思是说,君子做事时一定要定下一个名分,必须能够说 得明白,说出来一定能够行得通。君子对于自己的言行,是从不马马虎 虎对待的。这也就是常人说的,言必信,行必果。在该篇中,孔子又说: “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其意思是说,在上位的人只要诚实守信,老百姓就不敢不用真心实情来对待你。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所以,信,同样属于道德范畴,构成人的基本品格之一,自然也就成了孔子教学的内容。

另外,孔子不仅把“信”列入教学内容中,而且在多处还把它和 “忠”并举,并把它们放在教学的首位。在《论语·卫灵公》中孔子说: “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 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其意思是说,说话要忠信,行事要笃敬,即使到了蛮貊地区,也可以行得通。

在这里,孔子把忠信当

作行走于世的通行证了。由以上阐述可知,孔子的教学内容:文、行、忠、信,就是以文化技能、生活实践、忠实待人和诚信办事来教育学生。


儒家的伦理道德的核心观念就是“仁”和“礼”。二者间的关系就  是,“克己复礼为仁”。也就是说,仁是手段,礼是目的。如何成仁,首  先要从内心修炼起,让内心中注入诸如孝、弟(悌)、忠、恕、礼、知、  勇、恭、宽、信、敏、惠之类的内容。能达到这一步,不能成为圣人,  成为君子是无疑的。那么,作为一般的常人,要想在内心中培养仁德,  该如何做呢?在《论语·子路篇》中,孔子说:“刚、毅、木、讷近仁。” 其意思是说,刚强、坚毅、朴实、谨慎,这四种品德接近于仁。也就是  说,具备刚、毅、木、讷品德的人,只要再努力一把,身上也就具备仁德了。下面,就对这四种品德做些解释。

 

什么是刚呢? 《论语·公冶长篇》中写道:“子曰:‘吾未见刚者。’ 或对曰:‘申长。’子曰:‘长也欲,焉得刚?’”这是段对话。孔子说:  “我没有见过刚强的人。”有人回答说:“申长就是刚强的。”孔子说:“申   长这个人欲望太多,怎么能刚强呢?”从孔子的回答中很明显地看出,  他所说的“刚”,指的是人内心的意志。那什么样的意志才算是“刚”呢?无欲则刚。

在《论语·阳货篇》中,孔子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 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 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意思是说,爱好仁德而

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受人愚弄;爱好智慧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行为放荡;爱好诚信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危害亲人;爱好直率 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说话尖刻;爱好勇敢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 病是犯上作乱;爱好刚强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狂妄自大。这段话 从反面来理解就是,“好仁”“好知”“好信”“好直”“好勇”“好刚”,这 些品德都还只是培养仁德的起步阶段,只有通过学习才能得到提升。 一 个不爱好学习的人,是不能做到修身的。所以,它们都只属于儒家所倡导的伦理道德修炼的阶段,距仁德的修成还存在相当的距离。

在《论语·泰伯篇》中,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其意思是说,士不可 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把实现仁作为自 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奋斗终身,死而后已,难道路程还不遥远 吗?这里的“毅”与孔子在《中庸》中提到的“固执”以及《论语》中 的“忠”和“信”在目标上是一致的,都要求人们执着、坚守。它们都 属于意志范畴,属于人格修炼中的必要成分,但从起步上看,“毅”属于

最初阶段,处在最基层。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241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