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者自我价值实现课 通识哲学 网盘分享
通识哲学【50条关键认知基础课】
【30条关键关系】训练营 通识哲学
【表达者】自我价值实现课 通识哲学 网盘分享
“君”与“父”都是人,是人就有善恶良莠,既能主持公道,也可能 会犯错。由于君父分别在“国”与“家”的层次占据着支配地位,在组 织内拥有最高决定权,所以他们一旦出现错误,就可能让全国和全家都 受到严重的损害。因此,为人臣者与为人子者不能不出于维护整体利益 的考虑而再三劝谏。例如,上述案例中,颜属批评齐宣王不懂得尊重士 人,并非是挑战“君为臣纲”的基本原则,而是履行“匡君”(即匡正君主言行)的“为人臣之礼”。
总之,“三纲五常”的礼教是为了维护形而上的君主权威、父家长权 威、丈夫权威。这些东西是封建社会不可动摇的大经大法,但古人也没 死板到完全不顾实际情况的地步。所以,在古人的礼教中,“君为臣纲”与“为人臣之礼,三谏而不听,则逃之”是并行不悖的。
在古代治国思想中,礼乐刑政是一体的,礼可以用于引导民众的意 志,音乐则用于调和民众的性情,政令用于统一全社会的行动,刑罚用 于杜绝民众为非作歹。尽管这四种治国手段各不相同,但目的都是为了教化民心,从而实现天下大治。
有趣的是,古人基于这个观点,常以音乐来判断某国的国运。例如, 春秋战国时代,维护周公礼乐正统的儒家,将郑国与卫国的流行音(郑 卫之音,也称乐桑间濮上之音)视为亡国之音。理由是这种音乐很轻佻, 不庄重,从而反映出其国政混乱,人民流离失所,大臣欺君罔上而以权谋私。可见,该国已经病入膏肓,不可救药。
当然,在今人看来,这其实是周礼乐文明卫道士的一种偏见。无论 他们如何抨击,发端于民间的郑卫之音还是在各诸侯国流行了起来。郑 国与卫国的确在很长时间内都存在内部动荡。但这与音乐关系不大,而是其社会经济矛盾所致。
不过凡事无绝对。在各诸侯国以诗书礼乐法度为政的背景下, 一国 的音乐风格,往往能直接反映该国的社会风气。在一定程度上,国风民 俗是否有利于国家发展壮大,是可以判断出来的。因为民风生政道,又反过来促进民风。春秋时代有一位擅长音乐鉴赏的有道君子,而有趣的是,他并非出身于中原诸侯,而是来自东南的吴越地区。孔夫子编 纂《诗经》时,采了十五国风,包括僻处西陲的秦国,却不收楚吴越。 其中吴国是姬姓诸侯,按照礼制,周天子要称吴王为“伯父”。他就是吴
王寿梦的四儿子季札,因其封地在延陵,人称延陵季子。
公元前544年,延陵季子代表吴国到鲁国聘问,他表示希望能欣赏 一下正宗的周朝音乐。因为鲁国是西周大功臣周公旦的封国,被周成王 特许享有完整的王室礼乐。于是鲁国乐工为他演奏了许多《诗经》中出现的曲目。延陵季子一边听还一边点评。
最开始奏唱的是西周王室音乐《周南》和《召南》。延陵季子点评 道:“这段音乐很优美,从中可以感受到周朝基业已奠定,但尚未成功,整首曲子流露出辛苦却没有怨言的情绪。”
接下来是《掷风》《鄜风》和《卫风》。延陵季子点评道:“这些曲 子优美而深沉,听起来有一种历经坎坷但不颓唐的精神。”他甚至认为, 《卫风》体现了卫康叔和卫武公两位君主的德行。这个评价与当时对郑卫之音的看法有所不同。
下一首是西周的《王风》。延陵季子点评道:“这首曲子有忧伤之情却又不畏缩,应该是周平王东迁后的曲子吧?”
轮到《郑风》时,延陵季子摇摇头说:“这首曲子反映出郑国的政令 苛细,让国人难以忍受,恐怕郑国在未来会率先灭亡。”后来郑国在进入战国后不久就被韩国所灭。
听到《齐风》时,延陵季子赞叹道:“《齐风》的意境宏大深远,真 乃大国气象,堪为东海之滨的表率,这就是太公望的遗风吧?齐国的前
途无可限量!”齐国一直是春秋大国,进入战国后依然是一流强国。听到《豳风》时,延陵季子说:“这首曲子宽宏而坦荡,音调欢快却
不过分,应该是周公东征的音乐吧?”接下来是《秦风》。延陵季子点评道:“这就是所谓的‘夏声’。夏即大,大到极点,秦国应该能达到西周当初创业的程度。”果然,秦国后来
如他所预言,在战国崛起并最终一统天下。
接下来是《魏风》。延陵季子指出:“这种曲调宏阔而又宽和,朴 实又平易。以这些音乐推行政教,再辅以道德教化,足以让国君成为明 主。”此时魏氏还是晋国卿大夫,后来在三家分晋时独立。此事也标志着 战国时代的到来。魏国最先变法,率先成为战国头号强国,成就了两代半的霸业。
紧接着是《唐风》。延陵季子点评道:“这些旋律包含着深远的思虑, 如同陶唐氏(既尧帝)的流风遗韵。若不是具有如此美德之人的后裔,
又怎么会能达到这种水平!”
听到《陈风》时,延陵季子叹气道:“这个国家没有明君,又如何能 长久呢?”他在听《郐风》以下的国风时,没再作评论。直到听《小雅》 《大雅》《颂》时才重新进行点评。他还观看了乐工表演的《象箭》《南
禽》《大武》《韶渡》《大夏》《招箭》等乐舞,并一一给出了鉴赏意见。
延陵季子最奇特之处,就是对齐、秦、魏等国命运做出了准确的预
言。从表面上看,他是穿凿附会,但实际上也有其理论依据。
《礼记·乐记》有言:“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声成文,谓之音。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
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
这段话的大意是:“音”是对人心的反映。情感由心而发,就体现为 “声”。将这些“声”编排为旋律就是“音”。太平治世的音乐,其旋律安 详而欢乐,体现出当时政通人和的背景。而动荡乱世的音乐,其旋律夹 杂着怨恨与愤怒,揭示了当时政局的动荡不安。至于国破家亡时的音乐, 其旋律哀伤而深沉,表现出人民的痛苦。可见音乐与政治是相通的,政
局什么样,音乐也有什么样的风格。
因此,在儒家思想占主流的封建社会,礼乐常常被看作是一体化的工具。没有乐的礼是不完整的礼,脱离礼的乐就是所谓的靡靡之音。 烦琐的礼仪与悦耳的音乐相结合,才是中国古代礼乐文明的本来面貌。 而今天的音乐已经摆脱了礼法色彩,完全成为一种娱乐艺术。可以说,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