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悟几乎必然包括某种释放的感觉,因为它将已经成为习惯 的“意欲以心捉心”的心理束缚带到了终点,而这又反过来生产 出某个具有冲突和防御的自我
释放的感觉会适时地消减,但觉 悟不会——除非有人将觉悟与释放的感觉混淆,并试图经由沉 溺于狂喜而利用它。因此觉悟只是偶然性的愉悦或狂喜。只是在 觉悟的开始阶段,存在强烈的情感释放的体验而已。但就觉悟内 部而言,它只是停止对心的人为的和荒谬的使用。至关重要的是 “无事”,因为觉悟最后的内容从来就不是知识或经验的特定对 象。佛教“四不见”思想认为:空对于佛而言,正如水之于鱼、 空气对于人,以及本性之于迷惘者。之所以不可见,因为它们都
超越了概念本身。
很显然的是,“我们是何物”这一最根本的问题,从未成为 清晰的知识对象。我们所知的任何事物——生与死、光明与黑 暗、固体与空——将会成为事物的相对的方面,如空间的颜色那 样不可思议。觉悟不是去知道这个“真实”是什么,
觉悟是要去知道“真实”不是什么。它是要去停止将自我 与任何一种知识对象等同起来。正如每一个对“真实”的精神和 基本内涵的断言必定是无意义的,任何基于我之存在之上的关于 “我是什么”的断言都是愚蠢至极的,错觉则是基于常识之上的 虚假的形而上学的前提。正是对本体论和形而上学的无知,普通 人默默地承认了自己是某个“事物”。当然,“我是无”的假设将 同样错误,因为“有”和“无”、“存在”与“非存在”是关联性的概念,同属于“已知”(known)。
肌肉放松的方法之一是从一开始就增加肌肉的紧张度,其目 的是要拥有一种清晰的“什么事都不做”的感觉。'从这点来看, 将使用初级公案作为一种手段,来强化心灵进行自我捕捉的荒谬 努力,是有意义的。然而,将顿悟等同于随之而来的释放的感 觉、等同于感官的放松,是非常具有误导性的。因为觉悟是一种 “放下”,而不是“放下”的感觉。因此,禅生活的意识方面不是 “顿悟”,不是“本心”,而是当心灵的束缚被放松后,人自由地做每一件事,去看,去感觉。
从上述观点看,盘珪禅师对“无生之心”的单纯信仰,甚 至亲鸾的“念佛”也是通往“顿悟”的途径。如果不是无法忍 受的话,“放下”并不总是需要殚精竭虑的捕捉。作为对这种强 制途径的抵抗,“柔道”出现了,这是一种观看的方式:心这一基本实体,保持其自发性和不被捕捉的状态,无论人是否试图去捕捉它。经由对这种纯粹的不相关性的理解,人自身的“作 为”或“不作为”点点滴滴地消失了。思考人应该捕捉还是不捕 捉、放下还是不放下,只是去增长“自我是真实的”这个幻觉而 已。对于道而言,其运行机制只是一种有效的障碍而已。在自发 性运作的“无生之心”外,诸如此类的“努力”或“不努力”都 是完全无效的。用亲鸾更具想象力的语言说,人仅需倾听阿弥陀 佛的“救度誓愿”,并称念其名“南无阿弥陀佛”,甚至在不考虑 人是否信仰它或是否有欲望的情况下,仅需呼其名一次即可。所 有诸如此类的考量只是自我的傲慢而已。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