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la聊美语口语网课网盘分享
Ella聊美语口语网课
Ella聊美语之英语口语基础集训营
Ella聊美语口语网课网盘分享
表层意识是一回事,“本心”是另外一回事, 因为前者是后者的特殊活动形式。表层意识将一直清醒下去,直 到生命终结为止。然而只要努力将注意力集中于“当前”,它便 不会消散。这种努力之所以成功,仅仅在于它让“当前”变得更 晦涩、转瞬即逝,也更不可专注于“当前”。“永恒当下”意识之 所以能获得,乃是来自同一种原理——视听的纯净性和呼吸的恰 到好处的自由。“清澈的视觉”与“努力去看”毫无关涉,它只 是意识到眼睛会自己捕捉到所有的视觉。因为,只要眼睛是张开 的,人们就无法阻止光线的抵达。人们一旦明了我们不能意识到 其他任何事物,彻底意识到“永恒的当下”就并无困难:实事求 是地说,过去和未来并不存在。努力将注意力集中在瞬间,也立 刻暗示出其他时刻的存在。但它们无处可寻,真实情况则是,人 可以自适地栖息在永恒的当前,如同眼睛和耳朵自然对光线和声
音做出反应。既然这“永恒当下”是“无时间性的”,因此要从容不迫地追随“道”:
正如南泉普愿所言,努力与“道”看齐,将会偏离它。虽 然实际上人们无法偏离“道”,也没有任何人偏离“道”。因此同 样地,人们无法通过对“永恒当下”的注意而远离“永恒当下”。 正是这一事实表明,除了“当下”,没有一个在“看”和“听” 的清晰的自我。这就是菩提达摩吩咐慧可“觅心”时,慧可无法 找到他的“心”的原因。无论这个故事如何地令人困惑,无论它 会引发如何多的哲学问题,仅需清晰地看一次就足以明了其不可 避免的“真理”:只有“现在”存在,它没有来处,亦无去所; 它不是“永恒”,也不是“非永恒”;世界瞬息万变,却总是静 默如此。当我们试图捕捉它时,它似乎匆匆流逝。然而,它却总 是或此或彼地存在,从未远离。当我们蓦然回首去寻觅懂得“此 刻”的自我时,我们发现它已经如“过去”那般消隐。因此,六祖慧能在《坛经》中说:
佛愍此故,乃示涅槃真乐,刹那无有生相,刹那无有灭 相,更无生灭可灭,是则寂灭现前。当现前时,亦无现前之量,乃谓常乐。然而,当涅槃来临时,这个时刻便可被称为“当下”,它只与过去和未来相联系,与“当下”的某人相联系。但是问题在于,如果既无过去亦无未来,“当下”亦无人的时候,那涅槃是 什么?法常禅师临终之时, 一只露鼠从容地在屋顶上爬行。法常道:“即此声。”继而又言:“非他物。”
我们怎么思考世界呢?我们会把世界当成宇宙,但是真正来说, 世界绝不是这样,还有陈老师刚才讲到的人,它是一个限度的概念。 人,我们可以用人类学、心理学、生物学等学科去规定这个人本身。 但是只有以哲学意义上的人本身作为首要的规定性,人本身才能够得 以澄清,不然人就是纷繁芜杂的各种规定性。比如像马克思的那句 话,“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什么样的社会关系的总和呢?你把 所有的社会关系堆在那里,这就叫人吗?你是父亲,你是丈夫,你是 老师,你是N, 你所有的社会关系加起来,那就是人吗?这个总和概 念, 一定是能够使他们成为自身的概念意义上的总和。不是我们所讲 的数学意义上加在一起的“和”的这个概念。那人是什么呢?我们 可以对它添加各种谓词,但各种谓词的添加与人本身却毫不相干。我 们没有触及人本身的半分半毫,而人这一概念,从存在学上来看,根 本上就如陈老师所讲的,是一个媒介概念, 一个给予者的概念。只有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会了解,人本身只是海德格尔所讲的“天、地、 人、神”这个圆环中的一者。因而,人仅仅是在这个世界本身的被发 生、被显现中才能够存在,人和世界恰恰就是这样一种不可分的、互相成就的一个过程。这就是我的一点感受,谢谢大家。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