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独来独往的人,更加强大。”
也有人说:“众人拾柴火焰高,众人划桨开大船。”
关于合群、独处,很多人都有自己的主张,各自有自己的理由。
其实,合群、不合群不是矛盾的,而是可以同时存在一个人的身上,是一个人在不同时间段的具体表现。
可以早上独处,慢慢读书。到了上午,到单位去,和客户有说有笑。到了傍晚,一个人静坐,看夕阳西下。夜里,和老朋友聊几句,然后睡觉。群处和独处就在不断切换。
事实证明,我们是不能彻底离开群体的,群居是人的本性之一,也是工作和赚钱的必须。
接下来就要说一说,如何搞好人际关系,在群体中,能够和睦相处,但是不迷失自己。
请客吃饭、送礼作为传统社交模式,在当下繁忙的生活中,不太好使了。大家都忙,生活水平也提升了,自然不太在乎一顿饭;很多人也不想抛头露面。送礼,在关系不很好的情况下,就是送出了一个“烫手的山芋”,让人避之不及。
社交大师卡耐基说:“一个不注意小事情的人,永远不会成功大事业。”
看来,社交的关键,还得从小事做起,从一些细节方面,触动人心。
01
主动示弱,激发对方的“共情力”。
你慢慢回想一下,自己帮助过的人,到底是弱者多,还是强者多?
也许你不富有,但是你遇到可怜的人,仍旧会施以援手,毕竟你于心不忍。
当可怜的人以后发达了,再来找你,你一定特别高兴,以后的交往,就会特别美好。
“助人为乐”是人的本性之一。但是我们要帮助的,不是腰缠万贯的人,而是比自己更穷的人。遇到强者,也许你还仇富仇官,别谈什么帮助了;遇到和自己对等的人,那就是合作,互相得利益。
反过来看,你自己就是弱者,是不是很容易得到帮助?
唐朝时,有个叫马周的小伙子,从小没有了父母,但是读书很厉害。
博州刺史达奚,请马周做幕僚,可是马周心高气傲,还常常喝酒。刺史毫不留情地训斥了他,然后他很没有面子,放弃了工作。
当马周到了京城后,借住在寡妇王媪家。
马周说:“小生情愿为人馆宾,但无路可投耳。”
王媪闻言,就心软了,还把马周介绍给朝廷的常中郎。
后来经过常中郎的举荐,马周被唐太宗赏识,做了宰相;回头,马周娶了王媪为妻。
当我们谈起这段佳话,更应该看到,马周的事业、爱情,都源自于“示弱”两个字。
他对一个女子示弱,说明自己生活窘迫,因此就得到了帮助。若是不示弱,自以为是,恐怕结局就逆转了。
卡耐基说过:“同情是一种珍贵的品质,总能为你赢得别人的尊重。”
用真实的情况,博得对方的同情;得到帮助之后,迅速崛起,那么你的社交关系,就没有白搭。
别人给你人情,你及时还人情,一来二去,关系还会长久。
02
精准帮助,留下相处的“好印象”。
古人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能触动人心的,不一定是轰轰烈烈的大事,不是刻意做的好事,往往是一些生活琐事。
你掏出一百块钱,给某个人,非常有志气、坚持独立人,还以为你在作秀。花钱,都买不到好感。
还得从生活细节下功夫,别人需要什么,你就帮助什么,而不是“想当然”。
作家李筱懿写了一个故事。
他生病的时候,拨通了助手张方的电话。
张方带他到医院,挂号,安排打针等。
忽然,一个细节让他特别感动——张方在打针的几个窗口前,观察了很久,发现八号窗口的护士,特别有耐心,也很温柔,打针不那么疼。于是,他就去了八号窗口,原本“晕针”的他,这次很顺利。
一个小细节,让人终生不忘,也让人更加信任对方。
我们常常说:“斗米养仇,碗米养恩。”
碗米更小,但是恩情更大。这就告诉我们,留住好的感情,不要巨大投入,而是精准投入。
你给富人一千元,人家不在乎;你给穷困的母亲一百元,人家感激涕零。花钱少,人情味更浓,这就是精准度的问题。
别人需要的,恰好是你给予的,你就是真正的好心人。
03
经常问候,增加关系的“粘合度”。
《西游记》中有句话:“三年不上门,当亲也不亲。”
孙悟空几百年前,结交了牛魔王。
但是持续几百年,两个人没有来往了。
当孙悟空遇到牛魔王的儿子的时候,第一时间就想到了找牛魔王了难。沙和尚很清醒,知道牛魔王不会买账,因此提醒孙悟空,别去求“熟悉的陌生人”。
我们在民间,也有一句俗语:“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
你一年都不问候人一句,忽然就打个电话,要借钱,太不近人情了,也多半会被拒绝。
三年不联系的人,借钱的话,免开尊口。人家还以为你的骗子。指不定,电话都更换主人了,接电话的人,不是你要联系的熟人。
我们没有时间常常去串门,串门的习惯,大家也挺反感的。但是我们可以常常问候,发个祝福的微信,问一问对方的工作情况;给对方的朋友圈点赞,留言。
动动手指,千里之外的人,也会感受到你的牵挂,彼此也一直保持知根知底的状态。
04
搞好社交关系,不是刻板地去做什么,而是用心用情去做某些小事,去传递温暖。
你要知道,无心插柳柳成荫,有意栽花花不发。
你要知道,每天都有举手之劳,那就是“无心插柳”。
人心都是肉长的,遇到温暖的春风,就会敞开心扉,主动接纳。
做一个如春风的人吧,哪怕遇到陌生人,也给他一个笑脸。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