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火减肥陪跑实操减脂课 课程分享,网盘分享
中国戏曲悲剧冲突是以强凌弱、以恶欺善的冲突, 而决定了悲剧人物往往是弱小的人物,他们往往是被动地接受悲剧 性冲突并被迫承受剧带来的灾难。
西方戏剧悲剧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直到近代才陆续出现了一些 表现小人物命运的悲剧作品。中国戏曲中小人物的悲剧较多,他们 因社会邪恶势力的压迫而陷入无从抉择的“两难”境地之中,任何 一种抉择同样是痛苦和灾难,因此,极容易引起人们的怜悯同情。 例如《赵氏孤儿》中的程婴,他要救出赵氏孤儿,就必须舍弃自己新生的婴儿,让新生的婴儿替赵氏孤儿去死。中国戏曲中的悲剧人 物几乎都遭遇到这种“两难”的悲剧性的命运。刘兰芝和焦仲卿夫 妇、窦娥、杜十娘、梁山伯、祝英台等都是这种类型的悲剧人物。 他们选择一方,就必须失去另一方,无论何种选择最终都是苦难与 毁灭的结局!
第三,中国戏曲悲剧中的主人公都是善良的、柔弱的小人物。 他们是善的代表、爱的化身。中国戏曲的悲剧更多的是表现人处于 逆境与苦难中的伦理品性。他们陷入悲剧的绝境之中的原因,大多 数人都表现出“为他”的慷慨救人的仁爱精神。西方悲剧的主人公 行为的动机往往是“为我”,为了维护自身的权利、尊严或幸福。 这一特点决定了中国悲剧更富有英雄性,而悲剧性不那么浓烈。例 如,《赵氏孤儿》中的程婴、公孙杵臼更多的是英雄性,而不是悲 剧性。同样,岳飞、文天祥、秋瑾、谭嗣同等悲剧人物的英雄性多 于悲剧性。可以说,中国戏曲悲剧人物在人物的选取上,更看重英 雄性,这也是造成悲剧性不浓烈的原因。像杜十娘那样完全为争取 个人人权和尊严的悲剧人物,在中国戏曲悲剧中所占比例是很少的。
第四,中国戏曲悲剧往往以大团圆方式结局。这在一定程度上 淡化了悲剧性,削弱了人物的悲剧性抗争精神。
美学的悲剧性是指生命过程中的不幸、苦难、毁灭。某一事件 是否是悲剧性事件,除判定其冲突的性质、人物的悲剧性特点外, 无论如何要看结局是否具有悲剧性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