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森鹿水彩课程 水彩初阶综合课 课程分享,网盘分享
国哲学以悟道、修德为目标,它追求的是变通、是 神妙、是天地人的契合,这其中的深奥与曲折,是无法用语言表达 的。与西方哲学那种生硬的、机械的、分析的知识观不同,中国哲 学眼中的世界是有机整体,活泼流畅、生机勃勃,是灵性和神妙贯 穿其中的世界。
直观的视角不懂得也不考虑主体与客体的对待关系,不懂得 也不考虑实践在使“世界本身”转化为“对象世界”中的决定作用, 这就把常识的视角绝对化。主体的视角则是从主客体的对待关系 中看世界,是透过主体看客体,承认主体是前提、出发点,是“观”的 能动方;而主体与世界的对待关系又取决于实践。所有的存在都 必须通过主体及其能动的实践活动(它本身也是具体历史的)显现 出来,成为我们的对象世界。
这里有两点需要解释:其一,实践视角不是否认世界对于人的 先在性。与旧哲学不同的是,马克思主义认为,我们是以实践为手 段介入世界,才把握到这种先在性和自在性的;其二,实践视角不 是否认世界对于人的客观性,而是承认,由人的实践转化而来的对象世界、现实事物是客观的。———从“场外观”转向“场内观”。
旧哲学描述存在、事物时,实际上是把描述者看做世界之外的 绝对旁观者。观察者、描述者、诠释者绝对地不在场,却又能够观 察、描述、诠释,这种思维被称为“场外观”;相反,马克思主义认为, 主体就在世之中、就在“场”中,人既是世界的旁观者,又是世界的 一分子。例如,在马克思看来,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是 真正的人类学的自然界”①,自然史和人类史是统一的;就社会历 史来说,我们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剧作者。
——从本质主义转向生成、演化的历史主义。本质主义认为 事物有预成的、恒定的本质。虽然事物也有运动变化,但这种运动 变化是以早已具备了的基质为基础的。运动变化表现为固有质颠 来倒去,而不是在过程中生成的,不表现为“流”。相反,马克思主 义认为事物是过程,是历史,是不断生成的“流”。世界不是事物的 集合而是过程的集合,事物离开了不断“成为”事物的过程是不可 思议的;整个自然界都处于永恒的产生和消灭中,处于不断的流动 中,处于无休止的运动变化中;所谓整个世界历史,不外乎是通过 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
从思维方法的影响来说,我们还应该提到经典物理学——这 一点常常被人们忽视。经典物理学的成功,使得18、19世纪的欧 洲人试图仿效物理学的方法来解释生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经济 学等,马克思、恩格斯也不例外。马克思在《资本论》序言中就说 过:“物理学家为了认识自然过程,或者是在现象表现得最确实、最 少受干扰时考察这些现象,或者是在尽可能保证现象按自身规律 性展开的条件下从事实验。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 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英国是这种生产的 典型地点。因此,我从这个国家借用了主要的事实和实例作为阐 述我的理论的例证。”①正是因为仿效经典物理学的方法,马克思 才能客观地研究历史,才相信人类社会历史“以铁的必然性表现出 来并且正在实现的趋势”,才可以把人类社会发展看作一个自然历 史过程,才可能创立他的历史唯物主义。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