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斌伤寒论临床病脉证实战班

admin 0 0
杨斌伤寒论临床病脉证实战班

百度网盘课程

通用入口链接!10000G.课程都有!一起学习吧!

立即点击↓ 获取课程!

杨斌伤寒论临床病脉证实战班 课程分享,网盘分享

没有教育赋予人的知识和技能,启迪人 的智慧和创造能力,人类或个体要生存是不可能的。然而,人不仅仅是一个自然 生物个体,更重要的是在本质上他还是一个社会存在物。因此,教育不仅要促进 个体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发展,更要完成人的个性的社会化,使人不仅形 成与自然物质世界相对应的能力结构,更应形成与社会精神世界相对应的心理结 构。这样,人就在维持满足自己生存的前提下,去追求较高层次的价值,通过接 受教育使社会的价值规范内化于自己的人格个性结构之中,使自己成为合格的社 会成员并积极参与变革社会的实践活动。这种人类个体参与社会生活所必须具备 的精神生活能力,显然是人的价值的高层次,它表明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地 位,是人的社会性需要的一个重要方面。从每个具体的个人来看,他还不仅仅是 具有精神世界的社会动物,更在于他拥有主动的创造精神、与别的个体所不同的 个性特征,这种个性特征、创造特征的形成也有赖于教育。这样,在教育与人这 一对价值关系范畴中,个体的发展价值、创造力的价值、完善和享受的价值(包 括人格、审美的价值),乃是最高层次的价值。对于主体的需要而言,只有获得 这些价值,才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真正实现。而要实现人的发展的高层次价 值,也就要求教育在相应程度上提供条件。很显然,教育价值的高层次目标就是 体现在人的发展的高层次目标上。

必须承认,人作为有生命的社会个体,不仅应懂得改造自然和社会及为人类 作出最大的贡献是人的价值的根本体现,而且也应明确,在这一过程中所领略到  的高尚精神生活情趣,所享受到的自然、社会与人之间的和谐美,乃是人生最高  的价值目标。从目的与手段的关系看,在前一种活动中,人是作为实现自身的全  面发展的手段而存在的,而在后一种活动中,人才是作为自身的目的而存在的。 假如离开了这个作为最终目的的人的发展目标,人类所做的一切,不过是一种无  目的的客观活动过程或黑格尔所称的理性精神的发展过程。然而,马克思早就批  判过这种把人看成是历史过程的附属物的观点。他指出:“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  物,而且是人的自然存在物,这就是说,是为自身而存在着的存在物”;“历史是  在人的意识中反映出来的,因而它作为产生活动是一种有意识地扬弃自身的产生离开了人本 身这一目的,一切历史活动就毫无意义可言。人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过程 中,也不断改变自身,不断发现人自身的潜能,不断使自己的本质力量得到确 证。正是在这样一种以主体自身的完善和发展为目标的价值定向中,人们才不断 地去追求、去创造、去奉献。最后,当人全面地占有了自己的本质时,人的解放 的历程也就宣告结束,因为,此时“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才真正“还给了人自 己”。

从以上对教育价值的宏观层次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作为人类活动领域之 一的教育,它所要达到的目的,首先是促进人自身的发展,并通过人的发展去促 进社会进步,而社会的进步也无非是人愈来愈全面地占有自己的本质。因此,无 论是从起点还是从终点上看,教育价值的实现、社会历史的进步,都离不开对人 的价值的提升。

所谓教育价值的微观层次,是指在教育系统内部结构中考察诸要素之间的价 值关系。在所有教育要素中,其主客体关系可归结为两大关系范畴。即“人   人”关系和“人——物”关系,并且,其中的“人——人”关系是最基本的关 系,它制约着“人——物”关系,而在“人——人”关系中,又以教育者与受教 育者的关系为基点,缺少这一对关系,其他教育要素就不可能构成现实关系。因 此,承认并理解了教育活动中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就在根本上把握了微 观层次的教育价值关系。

一般来说,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价值关系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

第一,教师和学生都可以把对方当作价值客体而加以评价,从而肯定某 些价值属性或否定某些主体不需要的价值属性,并在相互交往过程中,不断 调整自己的行为习惯和教学方法,使二者之间达到比较一致的价值认同,从 而为提高教育效益、保证教育质量创造条件。从价值关系上看,师生之间互 为主客体,互为需要和满足的对象,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曾习惯于将教喻为“蜡烛”,这一说法并不具有多少积极意义,它否定了教师自我实现、 自我完善的价值。同样,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不恰当地夸大,也不是没有问  题的。

第二,教师和学生都可以把自身的发展目标当作价值客体而加以评价或 选择,使自己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趋于理想的发展目标。从价值关系上看,教 师和学生都把现实的“自我”作为主体,而把理想的“自我”作为客体,并 通过师生之间的交往和影响去逐步实现那个客体的“自我”。在我们以前的 教育理论中,谈学生的发展、谈培养目标的多,而谈教师自身的发展、谈教 师自身的价值目标少,这恐怕是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未充分发挥出来的原 因之一。

至于教师、学生作为价值关系中的主体,他们与教育内容、教育情景、教育 媒体之间的价值关系,乃是教育中表现得最为现实、最为直接的价值关系。无论 是教师还是学生,要使教育活动趋向于价值追求,就必须以科学知识为基本内 容,创造合适的教育情景,并借助有效的信息传递手段和教育、教学方法,来达 到获得教育价值的目的。只有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一些基本价值,教育的其他价 值才会逐渐体现出来。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244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