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燕玲中国茶艺技课程 课程分享,网盘分享
宇宙生成、天地开辟这样最根本性的哲学课题,吕坤嘴里一 边说着不好形容,一边在一个小水盆中便模拟形容了一遍。可以 相信,吕坤绝不是在开一个不负责任的玩笑,他是在尽最大努力 把他对宇宙论的思考生动形象地表达给人们。只要可能,每个哲 学家都愿意以这样的方式展示他们的思想成果,他们就是用这样 的方式思考宇宙人生的。
西方哲学家习惯于把对象事物分析为简单的要素、属性及其 线性因果关系,对实体、属性、关系进行有边界的研究。中国哲 学家却习惯于把世界当做一个整体来把握,由于整体所蕴涵的多 重属性关系,不能用某一单一意蕴的概念来表征,于是,用意象 概念或意象符号作为对象世界的象征意义来认识和理解对象世 界,便成为中国哲学把握对象世界的重要方式。关于象征,美国 人类学家怀特把它看作是一件使其价值和意义由使用它的人加诸 其上的东西。象征的意义产生于并取决于使用它们的机体,意义 是人类机体加在物质的东西或事件之上的。他认为,象征是所有 人类行为和文明的基本单位。由于意象概念或意象符号不像西方 哲学概念直接含有对象事物的确定意义,而是对事物的象征,这 使人在以此把握和认识对象客体时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想象。中 国传统哲学意象概念和意象符号具有巨大的包容性,蕴含丰富的内容和信息,可以从不同方面加以展开,可以充分调动人的想象 力。在这方面显示了中国哲学特有的智慧。
形象思维是一种经验直观,这种直观与基于经验而又超经验 的直觉有相关性。在心理学上,直觉是洞察事物的一种特殊思维 活动。哲学上的直觉是一种介于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之间的思维 方式或认知方式。具体来说,直觉思维即是运用与具体形象不同 的抽象形象把握认知对象,又使用与抽象概念不同的与形象相关 的概念把握认知对象。它不像纯逻辑思维那样完全依靠明晰的概 念进行分析、判断和推理,它是对认识对象的整体性、综合性的 直观把握。这种把握的结果具有随机性,往往以灵感的方式出 现,一旦获得就能洞悉事物的本质,达到很高的境界。这种思维 方式是中国传统哲学智慧的重要内容。
中国哲学中的“观”作为认知方式最具有直觉性。老子对道 的把握使用的就是“观”的方法。作为认识对象的道,是一种普 遍绝对的“在”,却不是一个客观实在,它窈兮冥兮,惟恍惟忽, 呈现一种无状之状,无象之象。对这不能言说、不能目见、不能 听闻的道的“观”,不能观于外,而是反观,是观于内心的“静 观”,“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老子 · 四十七 章》)。不出房门就能知天下之事;不望窗外就能认识天下之理。 韩婴的《韩诗外传》释此云:“昔者,不出户而知天下,不窥牖 而见天道,非目能视乎千里之前,非耳能闻乎千里之外,以己之 情量之也。”老子所说的“知”不是以主体去认识客体那样的知, 无形无象的道不是感性知觉的对象,也不是理性认识的对象,它 “无名”,不“可道”,即不能用明确的概念给以指称,语言和逻辑都无法捕捉“道”这只精灵,只能靠一种特殊的体验和直觉,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老子 ·十六章》)。 要想认识“道”,必须使内心达致极端清静、虚寂状态。老子把 获得这种状态称为“涤除玄览”,即把内心打扫得干干净净,消 泯主观意识,清除外界干扰,使心像一面清澈幽深的镜子,不沾 一点思想的灰尘,这样,万物之理、天下大道自然就会呈现在心 中。河上公把“玄览”解释为“心居玄冥之处,览知万物”,甚得老子 之旨。老子摒弃一切感性经验,杜绝一切知识,依靠“静观”这种理 性直觉来达到的主观和客观的同一,是一种“玄同”境界。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