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治超监控点示意图。照片由/部门提供
据了解,禅城区科技治超一期工程建成,11个治超点投入使用。2020年年中至2020年底,全区执法率居全市各区之首。
例如,石兰大桥开通超载检测点后,2020年6月至12月共检测到6522辆超载车辆,大大增强了超载控制的威慑力。超限车辆逐月减少,半年下降86%,有效实施了石兰大桥的桥梁保护。
据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0年,该局启动科技治超二期建设,一期全面配套完善11个治超点轮廓检测设备,检测超长超宽车辆,新增3个科技治超监控点,提升科技治超管理平台,完善跨线车辆治超监控。
目前,二期工程已完成路面施工,正在进行系统调试。预计今年5月开始试运行。到那时,将有14个监测点通过科技控制普通公路的超载。
今年,我局将继续推进科技治超三期,在南庄地区新增一环辅路科技治超6个监测点,提升一环辅路治超能力。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还将探索5G通信技术在科技治超领域的创新应用,预计今年4月开工建设。
创新手段,细化政策
去年,完成了31个拥塞节点的治理
在禅城区吕晶路与闽江交汇处,早晚高峰时段,公交专用道和公交信号灯的动态显示将“各司其职”,可以为公交车和社会车辆精细配置道路资源.
原来城市第一条公交专用可变车道就设在这里,解决了公交车停车后需要跨多车道左转,干扰社会车辆的问题,大大降低了事故概率。“通过治理,高峰期每小时通行车辆约105辆,交通效率提高约6.5%。”区交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这只是去年禅城拥堵治理的道路节点之一。2020年,禅城区针对交通拥堵黑点逐一实施政策,完成31个拥堵节点的治理,提升了相关道路的通行能力。
例如,在岭南大道和吕晶的交叉口,这里也试行了新的交通管制方案,并在交叉口增加了新的“过马路左转”。通过动态显示屏与路口信号灯的精确配合,相当于在对面车道上增加一条左转车道行驶,将前往市内第一医院的医疗车辆与车流分开,提高路口通行能力9%左右。与此同时,华北地区进口公交车的交通量增长了20%以上,实现了社会车辆和公交车的“双提速”。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镇**交通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