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建业地产宣布公司股票从上午9点开始临时停牌,停牌原因未披露。当日下午,建业地产复牌,日内股价暴跌逾60%,最低每股1.7港元。建业地产拆分物业代理业务公司上市路演一度被外界认为是影响公司股价大幅波动的主要因素,但《今日北京商报》记者分别得到机构分析师和建业的证实,这实际上是除权后的重新定价行为。但业内人士也直言不讳地表示,建业剥离股权后将加速剥离。
除权导致股价波动
根据股灾前一天的公告,公司董事会批准了中原建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原建业”)的分立议案,并将其在HKEx主板上市,同时宣布将通过派发方式宣布特别中期股息。上述分配只能在拟拆分获得上市委员会批准后实施,且在拟拆分完成前不得撤回批准。关于中原建业主板优先发行拟拆分保底额度的问题,基准是每持有90股可认购1股保留股。同时,发行基准是每持有一股,发行一股中原建业。
根据建业地产披露的配股方案,5月12日是享受配股和预售股份的最后期限,5月13日是在除权基础上的首日交易。
前权力日如期到来。但建业地产5月13日上午宣布停牌,下午复牌后股价暴跌60%以上,也引起业内广泛关注。对此,建业地产也在当天及时发布了澄清公告,宣布修改2020年派发末期股息的预期时间表。
在最新的澄清公告中,建业地产表示,2020年预计派发末期股息的时间表已经修改,公司将于2021年5月17日(星期一)不再暂停股权转让登记。提交公司股份转让文件的截止日期和记录日期为2021年5月17日星期一下午4: 30。他还表示,该公司已向证券交易所申请于2021年5月13日下午1点恢复股票交易。
除了澄清公告之外,关于5月13日停牌前后股价的异常波动,建业地产还回应《北京商报》记者说,今天是建业地产分拆中原建业上市的除权日。这种所谓的下跌只是除权后的重新定价行为,并不是真正的下跌。
同策研究所高级分析师肖云祥解释了“上市公司除权导致股价波动”的合理性。它说上市公司在除权或除息时表面上会导致股价下跌,但并不是所谓的股价‘下跌’概念。其实这是因为上市公司把收益分配给股东或者投资者。这样做的时候,股价需要除权或者除息。
除息或除息都要遵循前后股票价值不变的原则,所以虽然除息或除息后股价有所下降,但股票价值并没有下降。肖云翔说。
分拆加速
在业内人士看来,上述除权之后,也意味着建业地产的分拆和中原建业上市的步伐开始加快。如果中原建业成功上市,将成为继绿城管理之后第二家在香港上市的中国地产代理公司。
梳理中原建业赴港IPO时间表,2020年11月10日,香港联交所披露中原建业招股说明书;5月4日,中原建业被香港联交所审理。根据披露的信息,路演预计将于5月18日至24日举行,并将于5月31日上市。赞助商是工银国际和建行国际。5月12日,建业地产宣布公司董事会
据公开信息,中原建业成立于1992年12月26日。它是建业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主营业务是房地产代理服务。根据公司之前披露的招股书,中原建业大部分业务位于河南省,管理的182个项目中有174个位于河南省。管理的总建筑面积约为2310万平方米,覆盖河南省大多数县及县以上城市。截至2020年6月30日,中原建业管理项目数和建筑面积分别为1.82亿平方米和2400万平方米。
根据中原建业的最新披露数据,2020年,公司管理项目的总销售建筑面积约为570万平方米,市场份额为29.2%;2017年至2020年,合同销售总额的复合年增长率为71.5%。
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中原建业实现收益11.52亿元;2018年和2019年,公司分别实现收入6.76亿元和10.29亿元。利润指标方面,中原建业2018年利润4.04亿元,到2020年增加到6.82亿元。截至2020年底,中原建业净利率为59.2%。
据记者今天从北京商报获悉,随着建业新生活(009983.HK)物业管理板块——股于2020年5月登陆港股,包括原房地产上市平台和游助智造科技(000726.HK)通过收购获得的“曲线”,到2020年底,胡葆森这位“河南王”正处于风口浪尖,已同时坐上三大资本上市平台。如果中原建业成功上市,将成为建业集团在香港的第四大上市平台。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