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在线旅游业融合下的投资机会

admin 2914 0
互联网新闻:在线旅游业融合下的投资机会

百度网盘课程

通用入口链接!10000G.课程都有!一起学习吧!

立即点击↓ 获取课程!

身边发生了很多新鲜事,当前的实时热点,最热门的话题。我们应该多充电,掌握更多的知识,让自己见多识广。目前,互联网、技术和数字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今天,边肖整理了一些信息并与大家分享。

本文是君联资本邵振兴在“IT橙沙龙55(北京):2015在线旅游创业趋势讨论”活动中的主旨发言,内容主要由IT橙录制编辑。

016

016

君联资本管理着6只美元基金和3只人民币基金,总资本规模超过200亿元人民币,主要投资于经营实体在中国、市场与中国相关的创新型和成长型企业。骏联资本的核心业务定位为初期的风险投资和扩张期的成长型投资。

邵振星现任君联资本执行董事,主要负责消费、文化、体育领域的投资。主导和参与投资项目有CAR Inc./Special Car、凤凰旅游、桐城旅游、北洋传媒、车誉传媒。

-以下是分享的主要内容-

以前在传统领域看到的消费比较多。自2010年以来,许多传统行业开始与互联网建立关系。2008年至2010年,消费的普及升级讨论较多,当时的升级仍局限于消费品类;从2010年开始,我们开始更加关注现代服务这个大领域。旅游业是现代服务业中的细分行业,现阶段的消费升级是从消费品到消费服务。

昨天看了一篇分析中国宏观经济的文章,文章中明确指出,现在看中国,不能只看强势指数(三个与制造业或工业相关的指标)。为什么?去年服务业对GDP的贡献比例与工业和制造业相当,今年将超过工业。政府两三年前就开始谈结构转型了。怎么才能改变?我们已经基本完成工业化后期,开始进入后工业化时期。典型特征是服务业快速发展。当然,这种发展是基于几个前提条件。第一个是过去全社会收入的增加值部分需要改变。工业在创造附加值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以前依靠人口红利,我们的劳动力成本比较低,但是这种模式以后需要改变。所以现在我们看好未来的尖端技术,与产业转型相关的其实是智能机器或者人工智能。这种转型完成后,会有更多的劳动力涌入服务业,可以支撑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因为服务业的收入主要来自GDP中的消费支出。没有这个前提,就没有办法实现转型。

第一,投资策略:在提升需求水平的基础上,投资于更好的生活

001

001

其实我想通过讲这么多宏观分析来引导这个画面。如前所述,我们可以看到,2010年前后两个阶段,消费升级的内涵是不同的。以前是商品本身的升级,现在是从商品到服务的升级,本质是需求水平驱动。从右边看,过去衣食住行的供给已经走到尽头,未来的需求是与精神层面相关的娱乐体育,与创造力相关的消费。我们统称这个大方向为文化体育,我负责军联资本的文化体育团队投资,涵盖这些方向。

第二,投资

策略:互联网持续渗透,行业趋于融合

002002

文化体育领域的三个投资主题是文化娱乐、体育休闲、创意消费,大家可以看到这三个环,有非常多的交集。我先重点说一下左边的驱动力STEP模型,与我们为什么关注这个领域以及关注哪些细分方向是有关的。

1、社会结构

第一个,跟居民的收入和支出相关。人均GDP从2010年到今天持续增长,不断跨越,恰恰代表了几个行业起飞的时点。人均GDP4000美元代表了文化,国外叫娱乐产业或者内容产业,5000美元代表了旅游,2012年到2013年叫中国旅游黄金十年发展的起点,6000美元是体育,在国外也是如此,我们的体育行业很快进入腾飞的起点。

第二个,90后、00后成为消费主力。简单做一个算数,90年出生的年轻人今年是25岁,已经开始成为社会消费的生力军,未来五年90后、00后会逐渐成为消费主力。

第三个,人口结构的变化。人口红利开始消失的背景下,我们需要靠什么进一步驱动,靠什么替换。

社会结构的变化是我们认为最重要的驱动因素。

2、技术进步

我们认为移动互联网的投资周期已经结束了,就是这么短,发展这么快。回到2011年、2012年我们看一些手游项目的时候,当时还在想未来这个行业怎么发展?因为当时智能手机还没开始普及,如果一直犹豫的话,基本上到今天就错过了整个移动互联网的投资机会。未来技术的迭代、更新会超出很多人的想象,还有数据、智能等新技术的加速升级。之前各种研究显示,过去人类积累多少年不如过去十年的产值,未来更加如此。增长的曲线是很陡的上去。所以,技术进步也是未来很重要的驱动因素。

3、经济结构

政府最近三四年越来越多的提到结构转型,GDP的三驾马车中,以前靠出口和投资,现在消费慢慢回升,未来消费必须成为拉动GDP的主力。我们从物质的、商品的消费到精神层面、服务的消费,是这个转型的内核。此外产业结构升级,GDP的增加值需要有一个源头,更高端更智能的工业需要承担这个角色。我们看美国,它把很多低端的制造业转移到美国之外,通过金融产业的快速发展,让每个人都有非常强的贷款能力和消费能力。但是这取决于它对全球金融体系的控制力,中国离这一步很远,我们必须走另外一条路。

4、政策

政府鼓励双创,今天在座的各位都属于这个范畴。此外还有跟文化体育相关的知识产权环境,政府提倡的深化改革,国企改革等等。

以上四个方面构成了我们今天讲的文化体育(缩小来看是体育休闲,再缩小就是旅游)的驱动因素。

三、投资主题和部分已投资的相关企业

003003

四、旅游行业全景图

004004

这里面包含了传统和在线两个部分。最上游我们叫要素服务商,跟景区规划、建造、运营相关。中间是要素供应商,就是我们讲的酒店、机票、餐饮、景区、租车等等,属于“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要素。之后我们称之为产品和渠道端,其中的主体仍旧是以旅行社的形态存在,在线率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再往后是各种各样的媒介、营销平台,最终到达用户。中间会看到某些环节上的直销和分销概念,比如说要素资源直接到C,某某酒店的官网直销。当然大部分产品是从渠道到用户的,这是线上线下的分销体系。

君联资本过去投资了十家旅游相关的企业:

要素资源部分:投资了神州租车、小猪短租、优客逸家、布丁酒店。

产品渠道端部分:投资了凤凰旅游,是国内最大的出境游批发商。蜘蛛旅游网,从事酒店B2B。酒店的分销体系非常复杂,除了OTA掌控着30%之外,另外70%是通过分销和直销实现的,蜘蛛旅游网的主要方向是这70%。同程旅游是国内最大的休闲度假旅游OTA,携程和去哪儿以标准产品为主,度假产品规模并不是很大。度周末做的是周边玩乐的概念,已经突破了周边游的范畴,在周末的场景下满足各种各样的需求,包括旅游。一路乐是一个从游中切入的交易平台,我们发现很大比例的人群是在游中产生购买决策,这家公司在游中截获用户,用户是百分之百精准的,在这个基础上提供了产品购买的选择。这是我们过去几年在旅游行业的布局,除了最上游的要素服务商,基本贯穿了产业链上所有的环节。

五、旅游产业的行业现状概览

00610061

我们从四个角度去看旅游行业:

1、市场持续增长

旅游是过去两三年GDP整体增速下行的情况下,持续有两位数增长的行业。旅游行业进一步细分的话,分为出境、境内和入境,出境游的增长率是最高的,大概在15%-20%之间,周边游也是两位数。入境游是最低的,持续负增长,跟很多因素有关,一方面人民币过去几年持续升值,另外国内的污染让很多境外游客望而却步,当然还有中西文化的差异,自身旅游资源的规范化、旅游设施的完备程度等因素,这些都是入境游客呈下降趋势的原因。此外刚才提到的休闲游,主要是指周边游,也是这几年的一个亮点。

2、在线旅游竞争激烈

一个高频低频的问题,周边游最频繁是一周一次,国内长线游一年一到两次,出境游两三年一次。随着互联网不断的渗透,产业链发生很多变化,未来肯定会影响到整个在线旅游的格局,在线旅游的渗透率整体是向上的。但未来是什么样的节奏,最后到达什么样的比重,我们今天很难下这个结论。因为线下传统的旅游企业是不可忽视的力量,国内前几名传统的休闲度假批发商的规模已经达到50-100亿的区间,在线旅游度假排前几的集团也还没有突破100亿这个关口。所以未来究竟在线会发展的好,还是传统的发展好,我们并不知道。所以我们认为休闲度假将成为下一个孕育巨头的土壤,至于是谁很难下结论。

3、线下整合趋势明显

如上所述,在线旅游没有很快把线下都颠覆掉,也颠覆不掉,所以就要整合。线下的旅行社数量比较多,这几年集中度在增加,行业前五家演变成为两个阵营,这就是一个整合的投资。线下的门店实际上还是有优势的,虽然一提到门店就会想到房租、员工的成本等等,但实际上这个成本的增加节奏和幅度并没有比线上获取一个流量增加的节奏或幅度大很多,甚至在某些区域的市场是更低的。这就是一个最本质的问题,谁更有成本优势。不过线下无法采取烧钱的方式,门店覆盖的区域有物理限制,而在线企业可以突破这个限制,但大量使用价格战这种竞争方式,同时受制于日益高昂的获客成本。我们认为未来会是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可能更具有优势,在线企业往线下走,传统企业在线化同步进行。实际上我们看到看途牛最近两三年做的事情,在线下建了有50多个体验中心,同程也做类似的事情。

4、旅游行业并购/融资活跃

可能未来就没有必要区分谁是在线企业,谁是传统企业,最后大家的样子长的都是一样的。行业的并购和融资在集中度提升和线上线下融合的背景中也会很活跃。

六、旅游行业投资机会

00710071

我们大概会关注四个方向:

1、OTA的格局已基本形成,不管是标准的酒店机票,还是非标的旅游度假产品,基本上很难有新的机会了。我们会关注线上线下渠道的融合,此外是B2B2C这样一个模式。国内现在已经有好几家B2B企业,他们的交易规模已经达到30亿-50亿的区间,发展很快。他的的机会在于线下有千千万万的门店,很多在三四五线城市的门店实际上没有很好采购的渠道,B2B的交易平台无疑给他们提供武装自己的机会。

2、刚刚提到的目的地,从需求端来讲叫个性化,从供给端叫碎片化。怎么把碎片化和个性化匹配起来,这是现在很多模式在做的事情,也是我们关注的一些方向。

3、旅游行业上游资源肯定是最核心的,在需求爆发之后,旺季常常是一票难求、一房难求,充分体现了资源的稀缺性,这是没有办法通过互联网去解决的问题。很多地方酒店数量有限,航空线路也是有上限的,旅游是有季节性的,有波峰波谷的,对供给端要求很高。我们会进一步关注核心资源的获取,包括航空、酒店、租车以及旅游景点等方向。

4、此外我们还会关注行业的兼并整合,基于我们投资凤凰旅游、同程旅游等等这些大的平台性企业,进一步提升这个行业的集中度。

来源:IT桔子博客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28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