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消息:《南华早报》收购后,阿里媒体帝国逐渐成型

admin 2186 0
互联网消息:《南华早报》收购后,阿里媒体帝国逐渐成型

百度网盘课程

通用入口链接!10000G.课程都有!一起学习吧!

立即点击↓ 获取课程!

身边发生了很多新鲜事,当前的实时热点,最热门的话题。我们应该多充电,掌握更多的知识,让自己见多识广。目前,互联网、技术和数字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今天,边肖整理了一些信息并与大家分享。

阿里巴巴集团收购《南华早报》一事尘埃落定。一个结构清晰、产业链完整的阿里传媒帝国已经在世界面前崭露头角。

两年前,亚马逊CEO贝佐斯也收购了《华盛顿邮报》,但那2.5亿美元全部由贝叶斯支付;收购《南华早报》完全是阿里集团的商业活动。尽管如此,如果两个网络英雄交易性质相同的互联网旗舰,并相继推出类似的商业行动,他们不禁会有标杆协会。

据悉,贝佐斯旗下的《华盛顿邮报》卷土重来,独立访问量超过《纽约时报》。那么,《南华早报》是否会复活,为国内传统媒体报纸的转型和再生树立标杆?

如果说一年前,阿里投资文化中国,只是间接获得了《京华时报》的经营权,那么今年,阿里唆使资本战车深化,在纸媒阵地上播出。在投资《北京青年报-社区报》后,阿里投资12亿股第一财经传媒,旗下有《第一财经日报》和《第一财经周刊》两大财经刊物,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同时,阿里还参加了博雅天下,旗下有《博客天下》、《财经天下》、《人物》三家杂志。如果算上前期投入的《商业评论》杂志,阿里在中国财经纸媒领域吃了不少饭,他未来也不是不可能打造一个中国的彭博。

浏览阿里近几年打造的媒体矩阵,包括优酷土豆和阿里影业组成的影视媒体以及对华谊兄弟、轻媒体和中国数字媒体的投资,还有对新浪微博的投资和对探戈和snapchat1的投资。以及莫莫组成的社交媒体;还有无界、封面、今日头条打造的新移动媒体,36Kr、虎嗅、钛媒体组成的公关广告媒体,阿里音乐媒体。再加上《南华早报》组成的传统媒体阵容,阿里巴巴的媒体帝国已经扩大到25家媒体。

与前期只参与媒体领域的股份而没有获得投资标的的决策权不同,控股收购在阿里资本的阵营中,一年来获得了越来越多的优势。从商业思维来看,这是因为马云(微博)和阿里认为,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嫁接对接会产生积极的化学反应。

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一样,有着相同的职业素养、职业道德和火热的新闻理想与情怀,在价值观上可以完美耦合;重要的是,阿里拥有国内最全面完善的市场大数据和强大的数据分析处理能力,沉淀了数亿庞大的用户群体;传统媒体品牌影响力强,媒介素养和专业品味成熟,区域覆盖密集的渠道优势。两者结合,是优势互补,互为专长。

不仅如此,对于网络巨头来说,还可以通过传统媒体获取更多用户,为用户创造丰富的线下体验,从而强化用户粘性;对于传统媒体来说,不仅可以成功化解网络媒体的冲击和竞争压力,还可以实现数字化转型,重获上升趋势。由此可以推断,阿里收购传统媒体系列其实是网络媒体与前者有机联动、双向转化、相互赋能的过程。

从微观上看,阿里资本战车落户媒体区,也是因为BAT三巨头在文化媒体领域的角力游戏造成的。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时,传媒业将处于爆炸式增长阶段。但中国人均GDP已经达到近8000美元,传媒业的增长红利相当可观。

这也是资金充裕的BAT一直在传媒行业加码的原因。但与百度、腾讯相比,擅长电商的阿里不仅进入媒体行业晚了半拍,在推送媒体内容方面也表现出了弱势。正是因为自身的不足,阿里这两年在媒体领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从目前来看,百度和腾讯有百度视频和腾讯视频,阿里有优酷土豆;百度和腾讯分别有星美控股和光刻时代,阿里有阿里影业;百度和腾讯分别有POPIN、乐福白、知乎等社区广告媒体,阿里有36Kr、虎嗅等公关载体。如果传言中的收购新浪实现,阿里可以和腾讯新闻、百度新闻一较高下。现在,随着《南华早报》等纸媒的收购,阿里在传统媒体领域获得了绝对优势,他全面推进媒体帝国的拳头在BAT阵营中越来越具有对抗性。

阿里在文化媒体区广泛部署军队,对话语权有明确要求。马云说,阿里是平台公司。这种情况下,阿里与平台上的运营商是合作关系,自然无法控制实际运营商的经营行为。这也让阿里巴巴因为平台上第三方的过错而陷入负面新闻的纠缠和伤害。

而且,阿里巴巴作为一家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已经成为一家全球性的上市公司,其面临市场质疑或恶意卖空的变数大大增加。从《纽约时报》年阿里在美国开始IPO,被贴上“红色一代”的标签,到《巴伦周刊》年封面文章放出阿里股价可能继续下跌50%的噪音,直到最近《福布斯》的网站发布了一篇题为《阿里巴巴及其四万大盗》的长篇报道,阿里自上市以来一直被媒体圈定、声讨。

在过去的一年里,阿里资本收购的利好消息不断,创造了全球最高的筹资纪录,但其股价却下跌了25%左右。阿里从痛苦的经历中吸取教训后,迫切需要全方位的声音渠道来维持和塑造自己在国际市场上的正面形象。不难想象,像《南华早报》这样有着112年历史,在东南亚影响力最大的英文报纸,为什么能成为阿里眼中的热点。(作者是中国市场学会理事,经济学教授)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29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