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获悉,在14日的月度新闻发布会上,民航总局公布了2021年“我为群众办实事”的任务清单如下:
第一,继续保持良好的正常航班水平。主要目标:正常航班管理能力进一步提高,航班延误或取消后的旅客服务进一步改善。2021年,国内客运航空公司正常航班率将稳定在80%以上,全国1000万以上机场平均正常放行率和正常离港率力争达到85%。
二是提高整个行李流程的跟踪能力。主要目标:加快射频识别(RFID)技术应用,在1000万以上机场实施旅客行李全程跟踪系统,行李全程跟踪服务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
第三,深化客运便利化服务。主要目标:“干线支线连接、全网连接”的航空运输服务网络更加完善,中转便利化服务产品更加丰富,直挂行李和直达航班的普及率进一步提高。将推出更多“其他民航运输方式”的多式联运产品,“一站式购票”范围将继续扩大。
四是全面推行无纸化、便捷化出行。主要目标:大力推进一证通,进一步扩大无纸化和自助值机覆盖面。积极应用人脸识别技术,积累“一张脸”,方便出行体验。
第五,提高机场旅客安检效率。主要目标:新技术和新设备在民航安检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旅客“简易安检”模式已在数千万个机场实施,安检效率进一步释放,提升旅客通过安检的体验。
第六,提高机上用餐服务水平。主要目标:进一步创新随车餐饮服务模式,使随车餐饮种类更加丰富,地域特色更加鲜明,对食品质量的评价更加科学合理,更好地满足旅客的个性化需求。
第七,推进机舱无线网络服务。主要目标:有效开展“客舱无线网络提供航空服务”试点示范,促进更多乘客利用自己的移动通信终端享受高质量、多样化、特色化的航空网络服务。
八是完善退票改签服务。主要目标:进一步优化退票和改签工作流程,有效缩短退票时限。车票使用规则的公告更加清晰明显,方便乘客根据需要进行选择。隔离区的自助换车服务已得到推广,以避免乘客重复安检。
九是方便老人乘飞机出行。主要目标: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航空旅行需求,保留线下售票窗口,支持现金支付和凭证打印,完善人工柜台的咨询和指导服务,在符合条件的机场设立老年人优惠购票窗口、特殊等候区或绿色通道。
十是提高投诉管理能力。主要目标:民航服务质量监管平台建设更加完善,民航服务质量监管电话12326和App投诉管理功能进一步优化,受理和处理乘客投诉能力进一步提高。
民航总局综合司副司长王海波表示,下一步,民航总局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按照分类账管理、高标准推进各项任务落实,确保“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实践活动取得实效,继续推动民航解决问题、为群众办实事的高质量发展。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