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发生了很多新鲜事,当前的实时热点,最热门的话题。我们应该多充电,掌握更多的知识,让自己见多识广。目前,互联网、技术和数字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今天,边肖整理了一些信息并与大家分享。
今天早上,上新世阶段席卷了屏幕。
从早上7点半到11点半。整整一天,新世界完成了一场营销活动,近10万人购买,销售额超过300万。
互联网上也有很多关于新世界的争议。比如新世界符合微信业务;付费用户体验不好,没有三联周刊的内容丰富;在学习社区,付费用户的问题无法及时得到解答;文艺新的相变已经商业化等等。
我们先分析一下这次活动中值得借鉴的想法,再来说说为什么新世界这次被骂的很惨。
首先不得不承认,从刷屏效果、流量、业务收入来说,这次活动的目的已经完全达到了。有些玩法和思考方式,无论是对于策划、运营还是产品,还是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哥参与了新世界的整个营销过程。这里有三个营销案例供大家参考:
1.刷屏所需的基本因素2。可持续刷的创新点。3.控制营销落地的细节
刷屏的基本因素
想要刷屏,首先要有一些基本的因素。看看这些大规模的刷牙活动,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
1.优质品牌代言
新世界在大多数互联网人的心目中是众所周知的。
比如知名活动:逃离北上广,丢书;广为流传的内容:第一批90年后出家;周边产品:新世界读书俱乐部,百万金屋。这些在用户眼中印象非常深刻。
2.新世界的粉丝群
作为拥有百万粉丝的大号,是建立在庞大的粉丝基础上的。冷启动?如果不存在,一秒钟就热起来了。
3.这门课程有广泛的听众
《新世界》这一系列课的受众非常广。让我们先看看方还的官方报纸:
你发现了吗?产品、运营、营销、公共关系.
这些职业门槛不高,从业人员多,覆盖面广,互联网从业人员多,可以刷屏。
4.分销的现金回报
分享一张大品牌代言的海报不会让你丢脸,还能及时收到现金。这也是为什么你的朋友圈突然出现这么多“爱学习”的人。
从网易的新年班开始到今天的新世界,直销佣金的设计绝对是你在朋友圈挂海报的动力。但是确实有一部分人是想赚钱,而不是内容和知识本身,这已经成为大家诟病的一个点。
5.大折扣范围的定价策略
网易开班原价199,限时39.9
三联周刊原价年费365,69个新世界系列课程原价199,限时9.9(万人5元)
(封之前不超过60元)
如果想针对广泛人群刷屏,没有降价高折扣的定价策略是不行的。
6.有二维码的海报
以上五点是刷屏的基本功,然后你只需要把它们印在你的海报和交流语言上。
即使你的海报很丑,也很醒目,能突出重点。
7.KOL的帮助
满足以上六点的知识产品那么多,能刷屏的就那么几个。积极分子还有一些特殊条件要争取。因为粉丝在课程平台上的自我传播,很难刷屏。
为什么?粉丝的覆盖面和说服力都不够。如果一个普通粉丝转发给他的朋友圈,他的朋友可能认不出来。
网络名人和KOL在网络上占有大量话语权,辐射范围也更广。在粉丝经济的影响下,偶像推荐往往是粉丝消费过程中的最后一步。
kol越多,辐射范围就越大。KOL质量越高,流失率越高。这就是为什么在时尚界,广告会投放到网络名人和时尚博客上,甚至是百年奢侈品牌卡地亚和香奈儿。
刷屏背后的创新点
以上七点几乎是所有刷屏课程的共性。但是这次新世界有三大创新,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用户对单一套路的快速疲劳,使其持续时间更长,流量更大。
1.对用户的刺激
相比限时特价,阶梯涨价的实时性更让人心动!
天梯实时涨价,是用可见数据告诉用户要优惠?只是现在。一分钟不买,就享受不到优惠价。虽然看起来是5元10元,但按照厌恶损失的心理,用户的犹豫成本大大降低。
2.刺激KOL
新世界明白,KOL必须更加努力才能获得更高的销售数据和更好的营销结果。所以这个刷屏不仅刺激了普通用户的分布,也刺激了KOL的主动推广。
一个是收益排名的游戏设计;
一是对第一个KOL分布的物质刺激。
>我们先来看收益排行榜,新世相这次非常聪明的做了一个可视化的实时分销收益排行榜。

不同的时间看榜单,排名有变化。
懂点产品的人都知道榜单对用户心理的催进作用。
既可以利用好奇心引发新用户的分销,哇,他们分销都能赚到这么多!那我也试试,不就是发个朋友圈嘛!
还可以利用比较心理带来“头部KOL”更卖力的宣传。不少KOL发现榜单上认识的人很多,不管是不服输、较劲,还是对冲榜有执念,他们都会“分销”得更加卖力。
第二个就是新世相为分销第一名准备的价值50万的推广位,以及2~10名的现金奖励。
作为粉丝千万的大号,又是阅读量10W+的常住户,新世相50万的推广位对KOL来说是什么呢?
免费曝光的机会、涨粉的机会、扩大影响力、辨识度的机会、结识更多牛人的机会。那怕去开个付费讲座谈谈怎么冲上分销第一,都能吸引注意力。
那为什么不再发几条朋友圈呢?
3、技术的把控
网易、千聊、三联的二维码链接被封就是被封,传播就此停止。
新世相此次做足了准备,不同的海报不同的域名,封任何一个都用动态DSN域名切换。后期还有小程序可以登录,所以没有那么快被彻底封掉。
如果你有兴趣想听,可以扫描下面的海报,是目前唯一的入口:

营销落地的细节把控
仅有基本因素和创新因素也是不够的,最终还是要靠执行。新世相在营销落地和完成的细节把控真的很让人佩服。
1、封了不算可惜的小号
微信针对诱导分享,轻则封链接,重则封号。
新世相刷屏的链接虽然不那么容易被封,但是给用户生成海报的公众号直接被微信封了。
不过大家仔细看这个公众号,是个ID都没换的新号。他千万粉丝的大号一点影响都没有。

不得不说,这个操作很到位!
当然,在我们《精准加粉40招》的课程里,我们也是有教给学生这点注意事项的。《精准加粉40招》
2、群主引导至App听课
被封后最应该解决的就是付费用户的听课问题,新世相在这次营销活动上,引导大家在App上听课。
用户付费购买后自动进群,群里的管理员会通知大家到App上听课。不管公众号在不在、二维码在不在,只要付费了,去App上肯定听得到。从用户消费到交付的流程来说,没问题。不像网易的课程,刷屏、被封、等开课,时间拖太久。
3、时间的选取
这次的刷屏从周一早上7点半开始,发酵程度最猛烈是在10点。不像千聊那次推出后1个多小时就被封了。
新世相特地选择了非上班时间,争取了多一点的时间避开了微信的监管。
除了基本因素和创意设计,还能在执行细节上考虑全面,不得不承认新世相的策划和执行能力!
其中的一些优秀思路,希望你能试着借鉴。例如:
除了基本条件和创新,在执行层面有考虑到细节问题吗?
如果是给活动添加创新手段,能考虑到针对不同群体的策略吗?
除了运营办法需要准备plan B,在底层技术层面有没有相应的配合?
……
为什么新世相这次被惨骂?
此番商业成果显著,但新世相受了猛烈的批评。很多人说是因为利用分销、群裂变、一直都文艺的新世相变得铜臭味!
但是,二师兄不这么认为。
你想想,之前卖69元刷屏的三联周刊,比新世相更文艺吧。一样的刷屏、一样被封、一样利用分销、KOL群裂变,但是有人吐槽三联周刊过度商业充满了铜臭味吗?没有。
为什么?
本质还是在一个字“值”。
三联周刊里实打实的干货,包含往期10年的电子杂志+2018年52期的内容+52期多个领域的名家小课。
请来的大咖也是张大春、梁文道、曹景行、窦文涛、马未都等,这些公认的博学知识分子大V,来解读知识并分享人生故事。
而且这些全部内容,只需要69块钱就能听一整年!是真值。
再看新世相,创始人张伟确实有才华、有过人之处。但他的整个产品一共只有9节课,平均一节课10~15分钟。
从内容的数量来说,真的太少了,完全不能跟三联比;从内容的质量来说,不算独家、也不具强启迪性(根据多位听完100多分钟的读者反馈),也比不过三联的老牌口碑。
这种巨大的落差感,其实就是心里觉得不值。再看看榜单,都有人赚了几千块,而自己还花出去了几十块。所以,巨大的发泄声、骂声就蔓延了。
这反应:新世相团队高估了产品本身的价值,低性价比的商品售出的越多,自然带来的抱怨越多。
这也给大家提供了一个更重要的思路:
产品有问题,哪怕再细节的策划和落地执行,也拦不住口碑的散布。
以上,就是二师兄对这次新世相事件的全解析。
希望你们以后再工作上,也要针对自己的产品、品牌、用户来做更加精准的定位,以及更加有创意且完善的执行!
备注,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飞鱼船长、万能的大叔。
本期话题
对分销,你还有哪些的想法?
始发于知乎专栏:唐三藏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