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发生了很多新鲜事,当前的实时热点,最热门的话题。我们应该多充电,掌握更多的知识,让自己见多识广。目前,互联网、技术和数字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今天,边肖整理了一些信息并与大家分享。
对于人来说,上瘾的产品不全是坏事,主要还是看使用的方式。
视频很短的江湖从来都不平静,但是谁也没想到,去年是阿虎大哥快一点的流行舞蹈,春节后变成了Tik Tok的海藻舞,变化太快了,太神奇了!
作为一个后起之秀,人们不得不惊叹于Tik Tok的魅力,许多人对此上瘾。深度爱好者甚至喜欢通宵刷牙。
为了抵制Tik Tok的诱惑,一些人立即删除了Tik Tok,然后离开了抖友大军,回到了自己身边。
以上用户的变态行为不得不让人思考,这个短视频是怎么做到这种状态的?
想了想,发现人们经常使用的其他游戏产品,比如朋友圈、微博、知乎、王者荣耀,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成瘾机制,隐藏在其中的套路都是一样的,都是由人们的好恶来控制的。
今天,这篇文章薛蝌将带你去参加一个聚会。Tik Tok是怎么让你一步步勾引你的,你又是怎么失去控制的?
你是怎么上瘾的?
本质上,任何上瘾的产品只要有三分,就足够让人沉迷其中。那么,这三点是什么?
1.行动
开始引发人的行动的,一般都是被正面经验的需要所支配。例如,在Tik Tok,有些人可能会被喜欢的偶像明星在街上行走时做的广告吸引,或者被微博朋友圈等地方的酷炫颤音视频吸引,或者被身边朋友的强大安利吸引。驾驶行为背后的动机是由内心对幸福和群体认同的追求引发的。
2.可变奖励
当你带着期待下载Tik Tok的时候,打开它,直接放到推荐视频页面。这些过滤后的热门视频,好玩,炫酷,会吸引你的眼球,满足你的期待。好吧,这个时候,这是成功的一小部分。拿到第一份奖励后,嘿,感觉真的很好。刷下来。
注意,这里敲黑板,画重点!这个时候的回报是多变的,不可预测的。你不知道接下来的视频会不会更有趣,导致你总是有一种期待感。只有这样,你才能找到更有趣、好看、酷炫的视频,就像追逐猎物一样,你停不下来。
而且如果是可预测的,奖励热情也不会持久。就好像每次知道接下来什么魔术会变,看几遍就没意思了吧?
概率奖励就像宝藏一样,吸引你不断挖掘。你不知道里面有没有好东西,除非你打开。有时候会是好事,有时候会是坏事。当你发现是坏事的时候,你会期待下一个宝藏是好事。当你发现是好事的时候,你会期待下一个又是好事。这样,你会继续更频繁的行动,最终深入其中。
3.输入
还不足以让你上瘾。最后一步很重要。有些人还没到就死了。完成这一步的用户通常很难流失。这一步就是投资。
p>在你享受到酬赏之后,平台会引诱你投入点什么,可能是转发视频、评论、或者拍视频、录入好友关系、填写身份资料等,而为了让你行动不受到阻碍,这些标签按钮以及行动流程都是设计的极其简单显著,从而提高了行动效率。互惠原则这时候发作,作为人类进化以来形成的生存技巧来说,你会非常乐意投入点什么作为对平台的回报,更深层的原因还想模仿他人行为,从而获得社交酬赏(点赞、评论、关注)
而当你慢慢的投入其中之后,你就会改变自身的态度,在里面投入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你不可能再认为这个平台很low,很无趣,要不然就会跟你自身的行动发生冲突,为了避免认知失调,你会继续保持跟过去一样的行为态度。
走完整个套路之后,多变的酬赏会把你继续拉回来,你期待着有人给你点赞、评论、或关注(社交酬赏)。你忍耐不住打开看看,而如果发现有很多人给你点赞、评论、关注你的时候,就会有成就感(自我酬赏),至此,在平台上打下来的成绩让你留下来的理由更多一份。
而如果暂时没有什么波澜的话,你会留在首页推荐的视频中寻找猎物酬赏,不断的刷下去。为了把你更好的拉回来,平台在开始的时候还留了一手,就是允许给你发送通知,接下来谁谁谁又发了视频的通知不断的在手机通知栏上响起,而你为了满足好奇心,又继续打开应用,之后就是刷个不停。
如此循环了很多遍之后,再次触发你行动的不再是积极心理,而你的负面情绪,当你感到无趣、烦恼时,为了逃避负面体验,你会不知觉的再次打开抖音寻找酬赏,而对于这些负面小情绪来说,简直就是无处不在,这时候要恭喜你了,已经成功上瘾了。
为什么你不能控制你自己?
相信有不少人,对某些产品上瘾之后内心经过无数次挣扎,说好不会再玩了,最后还是忍不住去玩。为什么就是控制不住呢?到底大脑的意志力是由什么来控制的,搞得行为态度如此矛盾,最后内心无比焦灼。
其实,大脑是由两个系统来操控,这两个系统分别是系统1规划者和系统2行动者。


系统1:规划者,具有前瞻性,主要关心未来并有着很好的打算,是个理性大脑。比如,你决定明天早起,一个月读一本书,今年要达到的减肥计划,努力要考个好大学。这些都是由系统1来长期主导规划。
系统2:行动者,是个不顾一切的家伙,活在当下,主导我们欲望,情绪等。比如,计划的早起因为实在留恋被窝的温暖而不愿起来了,一个月读本书那么费脑,还是刷热播剧和抖音来得轻松,今年的减肥计划早就融化在舌尖的美食上了,好大学?不存在的。
这就像有些公司的老板与员工之间的关系,老板每天都在谈目标和计划,而员工们只是希望今晚不要再加班了,这个月能不能涨点儿工资,导致有些老板和员工之间存在永恒的冲突。
而成瘾性的产品正是操控了系统2行动者,当空虚、无聊、烦恼来临时,行动者会不顾一切的去除负面体验达到内心的愉悦,这就好比为什么无聊时总是想抽个烟,总是想掏出手机刷下朋友圈、抖音、知乎等,且这些行为很多时候都是毫无知觉的发生,等回过神来才发现又在玩了。
如何解除?
新习惯的形成最大的阻碍就是旧习惯,旧习惯总是在羁绊着你,让你的计划落空。当抵挡不住行动者满足欲望之后,结局就是无尽的内疚感。
那么,这时候使用以下3种方法将会有效的去除瘾性。
1、限制选择
之所以无法抵挡诱惑,是诱惑对你而言是触手可得的状态,这时候抵挡成本将会是几倍增加。比如,你说不抽烟了、不玩抖音了。然而,正当你烦恼时别人递给你一根烟,或者无聊时拿起手机看到抖音图标,就会联想到里面有趣的视频,最后还是按捺不住行动。
只有限制行动者的选择才能让他安定下来,比如,吸毒者被送进监狱,或者像某些抖友直接删除了抖音,眼不见心不烦。
但是,限制选择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有些吸毒者只要回到原来的旧环境还是容易复吸,或则忍不住去从新下载抖音,最后坚持下来的人只有一部分而已。
那么,如果这个方式还不足以有效的控制住大脑的行动者,以下两个方式或许是更好的选择。
2、创造短期利益
行动者是冲动的、短视的、只会立刻满足当下的欲望。就像瘾性产品提供的酬赏,你也同样可以利用酬赏来形成新的习惯。
比如,有些人为了解除烟瘾,在烟瘾发作时,会吃糖来缓解焦虑。或者像某些减肥计划落空几个月都没去实现的人,但是,只要说今天有帅哥美女陪练就会立马穿戴好装备出发了。
短期的利益会让大脑行动者享受此刻带来的愉悦感冲抵诱惑,因为人不可能同时存在两种情绪,就好像你不可能同时存在愤怒和开心,瘾性激发的负面情绪会被短期利益带来的愉悦感冲抵掉。
通过创造短期的酬赏激励就会像产品上瘾时的投入一样,沉默成本驱使你坚持的时间越久你就越不会容易放弃,就好像去排队吃饭一样,当你排的时间越久你就越会等下去。
3、创造惩罚
惩罚机制是一种博弈方法,通过创造出屈服诱惑的巨大成本,人们往往会厌恶损失而不敢有所行动。
比如,对于计划每天运动1小时的人来说,运不运动的选择权还是在自己的手上。但是,如果亲手创造一把钥匙放在别人身上,叫别人监督你,只要发现你没有按照要求锻炼,就会得到5000块,最后的结局就会不一样了,你会怕违背了协议而受到损失,最后遵守双方的约定。
其实,对于以上三个来说,最常用的或许就是创造惩罚了,无论是公司设计的各种惩罚机制来规范员工的行为,还是协议式的自我博弈,都是生活中经常见到的。
总结
对于人们而言,具有瘾性的产品并不全是坏事,主要还是看使用的方式。就好比电脑对于某些人而言是刷刷热播剧,打打游戏。但是,对某些人而言可能就是吃饭的家伙。
当然,如果你觉得对于你来说,这只不过又是一件浪费时间的瘾性产品而已,那么,你可以使用本文中的方法破解。
#专栏作家#
付永承,微信公众号:kexueyingx,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关注行为经济、消费心理,擅长营销分析、战略思考。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源于网络
http://www.woshipm.com/operate/973028.html
始发于简书:阿磊在起点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