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联合相关单位推出《扫码消费行业自律承诺》,针对强制关注扫码消费、强制授权个人信息等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和行业示范。自律承诺要求相关企业在提供扫码消费时,不强迫或伪装消费者关注商业微信官方账号,提供人工支付、扫码支付等多种服务方式,在收集消费者信息时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目前,深圳已有345家商场、百货商场加入自律承诺。
如今,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代码扫描消费已经成为市场的主流。
与传统消费模式相比,扫码消费可以节省人力成本,提高服务效率,但也存在强制消费者关注商家微信官方账号、强制授权个人信息等问题。
IT之家获悉,3月初,深圳消委推出“如何看待扫码消费?”问卷调查。调查显示,超过95%的消费者对强制关注商家微信官方账号、强制授权个人信息进行扫码等问题反应强烈。
2021年3-4月,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组织志愿者走访深圳36家大中型购物中心,41家连锁餐饮品牌353家门店。
据统计分析,发现存在三个问题:
商家获得许多与消费无关的信息,如消费者的手机号码、地址簿和准确的地理位置。涉嫌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经营者收集和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
强迫消费者关注微信官方账号,授权/阅读信息,涉嫌侵犯消费者自主选择权;
收集和使用消费者信息的目的、方法和范围没有明确规定,涉嫌侵犯消费者知情权。
监控结果:
(1)国家首个扫描码消费行业自律承诺
这个《自律承诺》是国内第一个关于代码扫描消费的行业自律承诺,覆盖了深圳90%以上的购物中心停车场和彩虹之上、华润万家等知名百货公司。
这一承诺在展示代码扫描消费模式的流行和问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方便消费者,提供多样选择
《自律承诺》的内容本着方便消费者的原则,为消费者提供各种消费选择。
如果消费者在百货商店购物,可以选择人工支付或者扫码支付;在扫码和支付过程中,消费者并没有被强制关注商家的微信官方账号。
(3)保护数据安全,帮助消费者保护个人信息
这次推出的《自律承诺》也有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内容。比如消费者不需要授权微信头像、昵称、性别等不必要的信息来支付购物中心的停车费。商家在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时,应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