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JD.COM大数据研究所发布的《2021中国品牌消费趋势报告》显示,中国品牌正在涌现大量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和多样化需求的“爆炸性”国产产品,消费者对国产产品的感知也在向“五感”购物转变,即认同感、归属感、价值感、仪式感和安全感,显示出中国品牌的强大实力。
“国潮”从民生走向健康
“国民潮”消费正从民生走向健康,医疗卫生领域的“国民潮”受到青睐,这是“五感”消费体验中“安全感”的一大特征。报告称,从消费者选择中国品牌和国际品牌的品类趋势来看,2020年中国品牌营业额较高的品类主要集中在与民生相关的消费品上,如乳及乳制品、大米、粮油、禽蛋等。从比例增长来看,护理护具、保健器械、身体护理、营养成分等的‘国潮’比例。越来越多,健康消费越来越受到关注。与此同时,在母婴领域,喂养产品、婴儿车等‘国潮’的比重也显著增加,这说明消费者对中国品牌的认知度和信任度日益提高。
中国品牌为中国消费者量身定制商品和服务,让消费者在‘五感’体验中的归属感不断增强。该报告通过研究2020年增长表现突出的品牌,全面分析核心新兴品牌的增长路径,旨在展示消费市场的新趋势和变化。报告显示,医疗保健市场将成为2020年“100大新兴品牌”的新战场。与此同时,从品牌角度来看,“100强新兴品牌”也在一二线市场投入了更多的新产品,商品类型的增速也远高于中低端市场。报告称,这些中国新兴品牌已经具备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可以加强对下沉市场的投资,进一步刺激未来的消费。
年轻群体发挥他们的“民族潮流”消费
年龄方面,年龄较大的‘银发’群体在购物时更倾向于购买中国品牌商品,95后群体的购物偏好超过85后群体,说明‘国潮’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青睐。2020年,‘国潮’第一次购买者偏爱电脑办公产品,年轻人比例较高。报告显示,2020年,新用户首次购买的‘国潮’比例比2019年增加了4.6%。从新用户的年龄构成分布来看,16-25岁的年轻人比例最高,56岁以上的人比例增幅最大。90后年轻人和“银发族”为做国货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国货的价值得到了充分的认可,充分体现了“五感”体验的“价值感”。
母婴国货进乡镇,服务从业者偏爱国货美容。报告称,从2020年不同职业的‘国潮’消费比例来看,农村居民、事业单位员工、医务人员、服务人员等‘国潮’消费占比相对较高。从消费偏好来看,他们更喜欢购买的品类有母婴类、家居清洁/纸制品类、家装建材类和美容化妆品护肤品类。
就性别而言,男性用户的比例略高于女性。他们更喜欢购买汽车用品、酒精、家装建材等中国品牌商品;女性消费者更喜欢购买母婴、玩具、乐器等中国品牌产品。可见,中国品牌丰富的品类和充分细分的产品,完全可以覆盖不同地区和专业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类型和人均消费增长率双领先
2020年销售规模:中国百强品牌不断创新发展产品,满足消费者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报告显示,JD.COM平台“国货百强”销售的产品种类持续增长,比全站“国潮”产品同比增长14%,人均消费金额比全站“国潮”高41%。从品类来说,商品种类最多的品类是食品和饮料,增长速度最快的品类是生鲜。品牌建设已经成为“国潮”繁荣的重要路径,大品牌在消费和产业升级中的作用越来越关键。根据2020年全国“100大商品”的增长情况,一线市场和六线市场的商品种类增速齐头并进,其次是四线市场和五线市场。
消费者行为也充分体现了对品牌的信任和关注,十大品牌‘国潮’占70%,最注重产品质量。报告显示,从消费者主动搜索品牌的数据来看,华为、小米、茅台、OPPO、vivo、荣耀、格力、李宁、五粮液等中国品牌在搜索人气上均进入前十,消费者在购买这些品牌时更倾向于选择品牌。
“郭超”老品牌的网上销售额大幅增加
报告显示,四川、上海、北京、广东、浙江在全国10大老品牌销售额中排名前五。同时,云南、甘肃、黑龙江等省市营业额分别增长149%、141%和81%。从老字号品牌的销售比例分布来看,餐饮成为最大的品类,而医疗保健的比例明显上升。无论是川酒、京沪点心,还是广东凉茶,都有知名的老品牌,代表着家乡熟悉的味道,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在特殊的2020年,许多人在生活中选择在网上购买“家乡风味”或“中国风味”,这样他们就可以不用离开家就能享受到民族美食。
2020年是国货崛起的一年。中国品牌也给消费者带来了新的“五感”购物体验:全国“国潮”消费改善的“认同感”,以及定制商品和服务的“归属感”。不同年龄段的不同职业群体对国产产品认可的“价值感”,不断创新发展以满足需求的“仪式感”,民生保健品备受青睐的“安全感”,这些都使得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