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的博鳌亚洲论坛-《5G 的未来》分会上,爱立信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博尔杰埃克霍尔姆(Borje Ekholm)表示:5G是基础设施,对创新有很大影响。如果现在没有5G这样的基础设施,以后很难有竞争力。
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全球越来越多的国家或地区正在努力建设新的数字基础设施,5G无疑成为重中之重。
例如,欧盟委员会最近提出了“2030数字罗盘”计划,为欧洲未来十年成功的数字转型指明了方向。主要目标之一是,到2030年,所有欧盟家庭将实现千兆位连接,所有人口稠密地区将实现5G覆盖。在最近公布的总额约为2.25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建设一揽子计划中,将有1000亿美元用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据推测5G也将是重点。
在中国,5G与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七大领域一起被选为“新基础设施”,受到业界的高度期待。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测算,2020年至2025年,5G将推动中国数字经济增长15.2万亿元。5G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ICT新技术的融合,将推动数字经济的生产组织模式、资源配置效率和管理服务模式发生深刻变化。
包奕康认为,“5G是基础设施,因为它不仅可以弥合数字鸿沟,而且对创新有很大影响。很多大公司/行业都可以用5G实现数字化转型。目前5G发展正处于非常重要的阶段。如果现在没有5G这样的基础设施,未来很难有竞争力。”
“像5G这样的基础设施需要尽快建设。”包奕康强调了5G网络建设的紧迫性。比如中国很早就建了4G,所以中国有百度、阿里巴巴、腾讯这样的互联网巨头;美国也是4G建设初期,所以也有谷歌、亚马逊等大型平台公司;但是欧洲没有类似的大公司,因为欧洲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太慢。
现在进入5G时代,我们看到历史可能会重演。包奕康分析:从全球来看,中国绝对是5G市场的领头羊。中国在5G网络建设方面确实非常积极。此外,5G在韩国和美国的覆盖面相对较高。美国也意识到了进行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必要性。建设能达到竞争力;但是欧洲真的很落后,要赶紧造5G。建设速度有待提高。它必须先建立网络,才能促进下一步的发展,所以欧洲需要加快速度。
统一全球标准和开放合作符合共同利益
虽然以5G为代表的新数字基础设施已经成为各国竞争的焦点,但这并不意味着行业应该分裂,更不意味着技术应该脱钩。只有继续坚持开放合作,才能取得成功的未来。
在世界范围内,移动通信行业其实是一个非常独特的行业。包奕康指出,过去十年,我们实现了全球统一标准。在这个统一标准的指导下,全世界80多亿台设备连接在一起。不管你在世界的哪个国家,不管你在地球的哪个地方,你都可以用一个设备和世界其他地方的人交流。
“换句话说,我们一起创造了一个全球生态系统,我们一起做到了这一点,包括爱立信、中兴和华为。”包奕康坦言,“的确,我们和中兴、华为竞争激烈,但我们也合作。我们将共同建立一个全球生态系统,保持这样一个全球统一标准符合每个人的共同利益。”
“但是,在地缘政治的影响下,有人会开始提议建立另一个标准。虽然我现在还没有看到两个标准的出现,但它可能会成为某些地缘政治的后果。”宝一康坚信,如果再建立一个标准,对全世界用户来说并不是最有利的,因为会增加连接的成本,我们需要认真仔细的看待这样的风险。
爱立信首席执行官再次强调:“我们的行业是一个非常独特的行业,统一的标准有利于我们行业的发展。我们认为,全球开放合作有利于广大用户,我们也希望这一进程能够继续下去。”
黑仔应用诞生于强大的网络基础之上
可见,全球统一标准、全球生态系统、开放合作是移动通信产业过去、现在和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前提。在这个共识的基础上,如果要实现5G的美好愿景,是先网络还是先应用?这恐怕又是一个“生蛋还是下蛋”的问题。
对此,包奕康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不要找没有实际意义的应用,因为有价值的应用往往是事后才实现的。就像4G时代,最后会出现什么样的杀手级应用,是无法提前预见的。”
“所谓的‘杀手级应用’其实是在网络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5G时代也是如此。”包奕康认为:“只有构建5G这样强大的网络,才能创新、开发应用、探索更多用例场景,让企业/行业开发出我们今天无法想象的新技术。和应用程序。”
在未来,我们可能会看到几个杀手级应用。包奕康期待:5G时代,
,5G 不仅将在消费者应用层面,还将在企业 / 行业应用层面甚至社会层面带来诸多创新,在所有领域都可能出现“杀手级应用”。爱立信的战略是要专注,我们将把解决连接性需求作为我们工作的最主要的重点。“在 5G 应用过程中,我们其实可以在不同的地方实现创新,然后彼此相互借鉴,实现更好的发展。”鲍毅康举例称,爱立信在南京工厂打造新的 5G 用例,这些经验可以应用于美国工厂,爱立信美国智慧工厂的经验又可以用于爱立信南京工厂,爱立信在爱沙尼亚或其他地方建设工厂时,又可以在之前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这些经验也可以用在其他地方。
目前,爱立信已经将 5G 网络和技术应用到了爱立信南京工厂。南京工厂采用了 5G 专网,并已经正式商业化,5G 用例涉及生产、物流、培训、研发和安全。例如 5G AGV(自动导引车)借助专网取代 Wi-Fi,掉线几乎不再可能,AGV 设备的综合效率提升 5%,调度系统转移到边缘云后也便于远程维修和升级;5G 无人机盘库“解放”了盘库人员,库存盘点效率提高了 50 倍以上。据悉,今年内,5G 网络覆盖范围将扩大到南京工厂的整个厂区,面积超过 2 万平方米,未来爱立信还将继续在南京工厂扩展 5G 用例。
而在消费端,5G 也正在不断定义新的“玩法”。比如戴上摄像头或眼罩,通过 AR 的方式玩冰球,能够得到非常独特的体验,还可以以 5G 的方式来滑雪,滑雪 4K 视频直播、裸眼浸入 VR 等都能极大提升滑雪的体验,而这些 5G 用例已经在全球范围铺开。
中国是 5G 市场领跑者
而如火如荼的中国市场,毫无疑问是全球 5G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先行市场。
“从全球来看,中国肯定是 5G 市场的领跑者。我们之前预计到 2020 年底全球 5G 签约用户数达到 2.2 亿,其中近 80% 都是在中国。”鲍毅康认为“在中国本土开展业务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我坚信爱立信必须要能够进入那些具有创新性的、处于前沿地位的市场,而中国目前就是这样的一个市场。爱立信在中国有 1.3 万名员工,其中很多人都是在研发领域工作。爱立信和中国三大运营商都是非常好的合作伙伴,我们非常重视中国市场。”
作为唯一一家参与了中国从 1G 到 5G 建设的通信设备厂商,爱立信正在进一步加大在中国本土研发的投入,推动中国的 5G 技术创新。过去 3 年中,爱立信在全球研发方面的投入已经增加了 30%,如今在爱立信有超过四分之一的员工是在研发部门工作。而在过去几年中,爱立信在中国的研发投入每年都超过 30 亿元人民币,其中大部分研发活动都与 5G 有关。
近日,爱立信还被著名市场调研机构 Frost & Sullivan 评为“2020 年全球 5G 网络基础设施的市场领导者”。“未来,爱立信在研发方面会不断加大投入,保持我们强有力的竞争性。”鲍毅康表示:作为一个全球性的企业,爱立信可以将在世界各地积累的经验和收获带到中国来分享,助力中国本土的数字经济发展,所以我们会继续做好和所有运营商的技术合作。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