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转型的背景下,全球科技竞争更加激烈,IT产业发展趋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十四五”期间,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中国IT行业将如何找到新的动力,实现新的突破?
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变化
科技创新关系到经济发展动力的转变和国家的繁荣,因此成为所有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长期蔓延和复杂的国际经济贸易环境深刻影响了全球技术革命和产业转型。虽然有很多波,但5G、工业互联网、集成电路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推动中国it行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在由赛迪咨询有限公司主办的“2021年信息技术市场年会暨CCID生态合作伙伴大会”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张莉在致辞中表示,2021年是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优化和稳定产业链和供应链”是中国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他说,当今世界,整体IT环境和趋势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IT技术的不断发展,新技术、新方向不断涌现。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大数据、5G、工业互联网等新的信息技术方向为代表的数字经济正在深刻改变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方式,数字经济对全球经济的支撑作用日益突出。
全球产业环境的变化对全球IT产业布局和各国IT产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全球经济下行态势没有改变,各国都面临着整体经济增长缓慢、失业率上升的挑战,也不得不应对IT制造业布局重组的风险。国际贸易中日益增加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因素考验着信息产业现有供应链生态的深度调整。
目前,中国IT行业整体呈现良好态势。原工信部党组成员、纪检组长郭燕燕表示,IT行业是创新活力最强的行业,是现代工业体系的主导产业。因此,充分发挥我国it产业规模大、发展环境好、互联网应用前景丰富的优势,准确快速地抓住数字经济发展机遇,用IT的力量壮大产业,同时加快IT基础技术和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为“十四五”开好头,是2021年的一项重要工作。
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比制造业增速高5.4%,软件信息和服务收入达到8.16万亿元,同比增长13.1%,比服务业增速高4.21%。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与此同时,在恢复生产的过程中,以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和新方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行业,凭借其精确高效的行业特点,展示了其强大的应急响应和使能生产。IT产业已经成为当前和未来实现增加新动能、扩大内需战略的有效手段,也是中国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
中国“十四五”计划纲要也明确提出,要坚定不移地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推进产业基地升级和产业链现代化。在数字经济领域,有必要发展数字经济,
第一,根据制造业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战略要求,重视工业互联网,重视发展和安全。“十四五”是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继续为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将有助于创造企业和各级别的综合发展环境。同时,随着5G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和工业互联网实际应用场景的融合,应用场景将更加丰富,网络安全问题将变得更加重要。
第二,根据数字电力的战略要求,要打造数字经济的优势,首先要发展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以5G基站为突破口。“十四五”期间,要建设系统完整的5G网络,进一步扩大在垂直行业的应用,在提高网速和网络覆盖方面取得更大进展,不断丰富垂直应用。其次,要促进数字经济消费的发展。在抗疫过程中,数字经济显示出强大的作用,同时也加速了网上办公、网上教学、网上医疗等数字经济消费市场的增长。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我们将继续赋予人工智能等数字经济新技术消费理念,开拓无界办公、远程医疗等消费市场。
三是按照先进产业基地和产业链现代化的要求,结合我国IT产业填补产业短板的重点需求,重点突破对我国IT产业优质发展影响较大、产业链供给紧张的操作系统、数据库、工业软件等方向和环节,结合IT技术发展新方向、新技术,加快构建新的产业生态圈。
张莉还表示,CCID研究院建议,首先要积极构建新兴的IT产业生态系统,不断完善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和政策链,促进产业要素多元化协同和实体经济体系融合发展;二是优化产业布局,形成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竞争力强的数字产业集群;第三,围绕基础软件、工业软件、集成电路等关键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提升供应链供给能力,大力推进数字产业化和工业数字化,进一步加快数字发展升级;最后,关注新技术、新业态发展中的核心和关键问题,积极育人
才,缩小IT产业的人才缺口,缓解IT人口结构不均衡的矛盾,为新一轮的IT产业发展储备力量,满足IT产业创新及持续发展的长期要求。企业探索落地新场景
随着5G时代的到来,"5G+人工智能"的组合也正在赋能传统产业,拓展更多新的商业场景。
赛迪顾问副总裁宋宇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专访时表示,"5G+人工智能"将为交通、制造业、金融等领域带来很多新机会。以最近较火的"跨界造车"为例,汽车一直被外界认为是传统产业,但近年来汽车企业对数字技术的应用也是越来越多的,即使IT企业不去造车,汽车产品本身也会向数字化转型,加入更多的数字化控制功能等,IT企业的加入使得这些技术能更好地和汽车厂商融合,本质上是数字化技术在汽车领域的外延拓展。
"不管是定制化生产还是产品的智能化数字转型,其实对于IT企业来说都是新的机会,可以创造新的应用场景。例如推动改善和变革生活方式的智慧城市,像华为等IT企业都在布局,这些场景都与普通人的生活密切相关。还有,新冠肺炎疫情中远程办公需求的崛起,同样带来了一种新的消费模式和新的机会。对于企业来说,可能以前大家只是生产、销售产品,但现在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产业间的跨界整合,变成了一整个科技生态圈。"宋宇表示。
赛迪顾问总裁秦海林认为,新IT企业正面临着企业功能、企业任务与企业责任的转变,从而对企业的研究力、洞察力、执行力、策划力等有了新要求。用友集团副总裁郭金铜也表示,强生态需要强平台支撑,平台化、生态化是新的生产和社会运行方式,"数智化的竞争进入弯道加速阶段,通过数智化实现商业创新是当今企业的发展与生存之道"。
宋宇认为,从长远来看,能走到最后的应该还是IT行业的龙头企业,创新企业要成长为大企业的机会越来越少了,而正是这种"赢者通吃"的局面也促使有关部门对反垄断给予高度重视,其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营造一个公平创新的环境,给中小企业更多生存的机会,从而能对IT产业整体的发展进步起到推动作用。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