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0年11月起,BAIC蓝谷的销量(600733。SH)已经连续6个月少于2000辆,连续5个月才超过1000辆。公司三家车企总产能26万,2020年产能利用率仅为5.08%。
大量闲置产能导致BAIC蓝谷遭受巨大损失。2020年公司亏损64.82亿元。截至2021年第一季度,公司净亏损8.54亿元,同比增长近一倍。
5月22日,BAIC蓝谷发布固定收益发行结果,共募集资金55亿元。其中,公司计划利用募集资金26.28亿元投资ARCFOX品牌高端车型开发和网络建设项目,约占募集资金总额的48%。
但有业内人士告诉长江商报,ARCFOX定位在高端,短期内不会帮助北汽蓝谷的销售。“北汽蓝谷应该考虑一下目前的变化,否则公司55亿元的固定涨幅将是‘浮动的’。”
销量下降82.79%,失去“七连冠”
作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先行者,北汽蓝小米公司北京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是国内首家自主经营并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企业。
BAIC蓝谷生产的A00到A级纯电动汽车,满足不同类型客户的需求。在2019年年报中,公司自2013年以来连续七年保持国内新能源纯电动乘用车销量第一,年销量最高为15万辆。
然而,2020年,BAIC蓝谷并没有延续辉煌,“八连冠”的骄人战绩并没有出现在年报中。数据显示,该公司2020年汽车销量达到2.59万辆,同比下降82.79%。
BAIC蓝谷主席刘玉说:“我们已经连续输掉了七个冠军,但我们失去的只是皇冠,我们在过去11年中积累的能力并没有丧失。今天是低谷,也是转折点。”
其实北汽蓝谷早就失去了“皇冠”。2019年,该公司售出15.06万辆汽车,同比下降4.69%。
然而,在谈到失败的原因时,BAIC蓝谷强调了更多的客观原因。
在2020年度报告中,BAIC蓝谷表示,自2019年以来,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大幅下降,燃油汽车排放标准的升级导致现有汽车销量大幅下降,导致公司最畅销的新能源车型销售情况直线下降,陷入价格无法上涨、成本无法抵消的困境,导致新能源汽车和乘用车市场最大的中端车型燃油汽车的竞争力减弱。
与此同时,BAIC蓝谷认为,突如其来的前所未有的疫情迫使公司优势的在线汽车和出租车销售业务停滞不前。
北汽蓝谷也信心满满地认为,汽车行业极度追求规模,没有销量,就不可能分担成本,增加库存。对于具有一定产出规模且处于市场培育初期的新能源汽车企业来说,上述极其不利因素的叠加,造成运营难度大,对运营效果、效率和效益影响大。
BAIC蓝谷在年报中也谈到了“模式观”,认为纵观十几年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规律,所有新能源汽车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无一例外地经历了一个困难时期,只是时间点和维度不同。
一般来说,汽车销量的大幅下降归因于“补贴的大幅下降”,劣质产品归因于“突发疫情”。BAIC蓝谷也将运营困难描述为“企业的通病”。
销量仅连续5个月超过1000辆
尽管列举了许多理由,BAIC蓝谷还是面对事实。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数据,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将分别达到136.6万辆和136.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5%和10.9%。其中,生产
2021年,我国疫情防控形势保持稳定,经济复苏取得显著成效。然而北齐蓝谷的“改变”并没有出现。
数据显示,2021年1月至4月,BAIC蓝谷汽车销量分别为1072辆、1012辆、1065辆和1028辆,4个月销量为4177辆,同比下降56.43%。
北汽蓝谷上一次单月销量超过2000辆是在2020年10月。接下来的11月和12月,公司销量分别为1754辆和1037辆,连续6个月不足2000辆,连续5个月只有1000多辆。
2021年前4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5万辆和73.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6倍和2.5倍。
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无论是传统车企,还是造车新势力都十分重视新能源,并不断推出新车型,这些车型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大家购买积极性很高。
以4月份为例,在销量前15位车型排行中,上榜门槛已提升至2918辆,其中宏光MINI、比亚迪汉EV、Model Y、哪吒V、比亚迪秦PLUS DM-i和小鹏P7都是一年内新上市车型。而传统车企奇瑞汽车、长城汽车等均有车型入围。
北汽蓝谷甚至不如一批造车新势力。2021年前4月,蔚来汽车、理想汽车和小鹏汽车的销量分别为27162辆、18118辆和18487辆,已把北汽蓝谷甩得老远。
2020年年报显示,北汽蓝谷旗下的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北京新能源”)、北汽新能源汽车常州有限公司(简称“常州新能源”)和北汽蓝谷麦格纳汽车有限公司(简称“麦格纳”)报告期内产能分别为16万辆、2.5万辆和7.5万辆,产能利用率分别为7.21%、0.31%和2.14%。三家车企的合计产能为26万辆,产能利用率仅为5.08%。
而且,北汽蓝谷的设计产能为52万辆,将有大量产能处于闲置状态。
55亿募资浮盈172.58%
销量不济,北汽蓝谷陷入巨亏,也极度“缺钱”。
2020年,北汽蓝谷营业收入为52.72亿元,同比下滑77.65%;净亏损为64.82亿元,上年同期净盈利0.92亿元,同比下滑高达7145.36%。
2021年一季度,北汽蓝谷营业收入为8.30亿元,同比下滑50.19%;净亏损8.54亿元,上年同期净亏损4.31亿元,相当于亏损额扩大近一倍。
5月22日,北汽蓝谷发布定增发行结果,确定发行价格为6.93元/股。截至当日收盘,北汽蓝谷最新股价为18.89元。这意味着,参与此次定增的投资人浮盈幅度已达到172.58%。
从认购情况来看,此次北汽蓝谷发行7.94亿股,募集资金总额55亿元,共有16名发行对象参与认购。其中,公司控股股东北汽集团是最大认购方,以16.27亿元获配2.35亿股;北汽集团一致行动人北汽(广州)汽车有限公司、渤海汽车获配金额分别为3.44亿元、1.66亿元,锁定期为36个月。
其余13家认购对象,锁定期均为6个月,其中宁德时代以近3亿元获得4329万股。
北汽蓝谷计划募资55亿元,投向ARCFOX 品牌高端车型开发及网络建设项目、5G智能网联系统提升项目、换电业务系统开发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其中,北汽蓝谷拟使用募集资金26.28亿元,投向ARCFOX品牌高端车型开发及网络建设项目,占总募资约48%。
据悉,ARCFOX极狐是北汽新能源旗下高端电动车品牌,拥有阿尔法T与阿尔法S两款在售车型,覆盖24万元至35万元新能源车市场。
数据显示,2020年1-4月ARCFOX极狐新车上险量为374辆,其中4月上险量总数为88辆,包括83辆阿尔法T以及5辆阿尔法S。
ARCFOX极狐的这两款车型起售价均在24万元以上,超过了同级的比亚迪汉EV等车型,但其销量却与上述车型存在明显差距。
有业内人士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北汽蓝谷销量毫无起色,ARCFOX定位高端,短期内对公司销量提振帮助不大,“持续的巨亏之下,北汽蓝谷更应思考当下的变局,否则公司55亿元的定增将‘打水漂’。”(金度)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