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成立十年了。为什么直到2020年才开始大规模开店?我们为什么去得早?”自2020年4月接手小米中国线下渠道建设以来,小米副总裁高子光不断受到来自内部的质疑。“大家都知道线下比例高,小米这十年能不看吗?”
经过多次调查和反复试错,高子光承认,这几年因为没有找到好的商业模式,小米高效的商业模式可以离线验证,让他错过了开店的最佳时机。
但小米米粉下的渠道建设不是升级,而是重建。“就是放大小米模式的优势,提高效率。之前的小米之家不合逻辑,没有做出什么成绩。”高子光虽然之前没有手机和线下的经验,但一旦接手,就开始了线下渠道的大刀阔斧的改革。
其实早在2016年,小米自营的小米之家登陆,开启了线下零售渠道的布局。2017年,小米创始人雷军表示,未来三年计划打造1000家小米家居。
但在前三四年,小米自营扩张模式并没有给小米带来更多的促销,反而限制了其扩张速度。从代理店、批发、直供点等。小米的线上尝试一直不温不火。
高子光认为,为了追求终极性价比,小米在硬件上的利润很低,可以线上做但不能通过线下渠道做,不能给渠道提供商足够的利润空间,最后也没人愿意做。
2020年6月,疫情好转后,高子光和卢跑遍全国,深入市场调研,以求找到适合小米的模式。
同年11月,小米之家开始加速。12月初,小米之家成都万象城旗舰店开业,标志着小米计划在三年内完成1000家门店的落地;2021年1月9日,小米之家全国开店数千家,小米之家数量超过2000家;2021年4月,小米之家在沈阳开设第5000家旗舰店。
从0到1000,小米用了三年,从1000到5000小米只用了四个月,比以前快了36倍。巨大的速度差距背后,小米做对了什么,错过了什么?
手机行业线上销售占30%,线下销售占70%,小米想扭转线上销售占70%,线下销售占30%的局面。怎么只能加速开店?
让每个县都有一个小米之家
据IDC(国际数据公司)报告,虽然华为、OPPO、vivo、小米2020年出货量均呈负增长,但华为仍以年出货量1.25亿台位居第一,其次是OPPO、vivo。
华为目前有6万多家门店,包括加盟店和直营店。前线下大王OPPO在精简渠道后,开始在繁忙的商业区开设更多的购物中心体验店。目前,中国有600多家购物中心体验店,市场份额为21%。
小米虽然不是新人,但是用小米的模式来保证线下的市场份额并不容易。虽然小米的优势在于高效率带来的高性价比,但在层层配送的线下,渠道效率、市场效率、生产效率等所有效率组合而成的最终性价比,是很难达到的。
另外,手机行业最大的风险是库存,所有风险都储存在手中。雷军之前在一次采访中算过账。小米的营销模式是把手机的利润控制在1%到2%,但这不能承担积压商品带来的风险。如果资金周转不开,小米很可能面临破产。
归根结底,如果小米继续按照线上模式的低利润来玩,找到其他朋友线下征服的路径,就很难走出目前的困境。高子光的想法是,如果高效的商业模式能在线下快速验证,首先店铺要盈利,其次要有足够的服务水准。
“在整个手机行业,小米的线下店铺数量很少,不到朋友的十分之一。”据高子光介绍,小米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10%,但线下门店比例仍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在低迷的市场中尤其如此。在走访了大量三四线城市后,路发现,小米在下沉市场的用户分类和店铺形象都不好。下沉市场很多用户买不到相应的产品,最后只好去买其他品牌。
陆曾经设定了一个目标,到2021年,让中国每个县都有一个小米的家。Vengo还透露,线下店铺建设和小米品牌份额持平需要3 ~ 5年。
据了解,现阶段小米之家只有城市专卖店和县级授权店两种模式。其中专卖店实现了商品在小米的方式,即每个专卖店的店长和员工都是签了小米合同的员工。每一项都可以通过小米进行控制和统一部署;但授权店还是以商品的形式购买商品,商品的权利在于经销商。小米通过店铺的营业额数据来配送商品。高子光说,授权店未来会演变成专卖店,现在北京、天津等地已经全面授权。
截至2021年4月底,小米之家已覆盖近60%的县城,河南、江苏已全面覆盖。陆估计今年上半年全国2100个县能覆盖70% ~ 80%,现在已经进入乡镇,装修标准和城市差不多。
“现在模式已经贯穿,部分商家已经盈利。这种商业模式已经离线验证,进入加速冲刺阶段。”高子光说。
但不可否认的是,小米面的线上线下比例是7,333,603,亟待打破。只有建立线下渠道,不断提高线下比例,才能进一步提高整体市场份额。但是,高子光也意味着它不会控制不住地打开
店,而是要达到一个最优解,即开店的速度取决于整体的单店产出不下降。小米之家的模式变革
“只要货卖不出去,就都是小米的库存,要让零售商在没有风险的情况下拥有更多的资金回报。目前大部分零售商都能实现 20%、30% 以上的保底年资金回报。”高自光说道。
为何小米能有这样的底气?这源于在新一轮的渠道改革中小米之家的模式变革。
2020 年 9 月,小米发布了货物匹配管理零售通 APP,将小米的货、场、人流全部数字化。即通过数字化软件,每个店员可以精确的看到每个区域、每个店的 ROI、销量以及进销存;店长可以通过此软件了解到一天的销量、净利润分别是多少。
“数字化里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货的自动匹配,就要求这个门店的大小面积、位置、人流、周转、每个型号的周转全都是数字化的。”高自光表示,包括人流转化率的监控、货物流向的监控都要通过数字化去实现,进而将货直接卖给消费者,而不是批发商。
这就使得小米可以直接掌控货的周转率,从而提升整体效率,让经销商赚到钱,提高渠道的整体资金回报率。
也就是说,小米不再与经销商讨论卖一台手机能赚百分之几,而是算一年下来整体的资金回报率,即用毛利减运营费用得倒的利润,乘以全年的周转次数。
一般来说在传统的渠道模式中,大部分手机品牌有 8 周左右的周转周期,而小米之家的平均周转周期为 3 周。假如有 100 万,做其他品牌一年只能周转 7 次左右,做小米则可以周转 17 次,尽管单次毛利不高,只要周转次数高,最终的回报率也并不低。
除此之外,小米给渠道提供的不同货品也有不同的毛利率,如手机、IOT 等各类产品。目前小米之家的平均毛利率为 10%,高的门店能达到 14%。
也正因此,高自光算了笔账,即小米之家单店产出比友商高出四倍,在周转较快的情况下,小米只需要达到友商不到三分之一的利润,便实现了相似的盈利,“而且是稳定的利润。”高自光认为。如果想达到与友商相同的市场占有率,小米之家只需要开其四分之一的店面即可。
如果以 OPPO 目前 20 万家门店,市占率 21% 的规模计算,小米只需要开 5 万家门店,便可以达到 OPPO 的市场规模。
但高自光也表示:“现阶段之所以能有这么大优势也是因为店少导致的,一旦规模有所上升,这个效率肯定会有所降低。要加强品类的扩充,来弥补手机利润低的问题。”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