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高考作文拿高分,离不开作文素材的积累,尤其是最近的一个热点新闻。例如,紧跟大数据“脉搏”创造新的竞争优势,“一带一路”帮助全球治理,校园食品安全应严格控制,“雾霾”不应成为冬天的“标准”。
2019年有哪些热门话题
1.紧跟大数据的“脉搏”,创造新的竞争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加快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建设数字中国。根据阿里研究院和毕马威联合发布的《2018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指数》,中国数字经济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
2.当前的政治热点:“一带一路”有助于全球治理
当今世界,全球性问题不仅多种多样,而且千差万别。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利于促进有序有效的全球治理,是应对新出现的全球挑战的重要途径。
3.校园食品安全要严
责任越明确,越容易落实到位。校园食品安全一定不能陷入“一僧挑水喝,二僧挑水喝,三僧无水喝”的怪圈。有必要通过健全的长期机制确保责任始终清晰可见。
4:期待更多抗癌药物纳入医保报销目录
近日,国家健康险局发布《关于将17种抗癌药纳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乙类范围的通知》,将氮杂胞苷等17种药物纳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17年版)》 B类
5.《一带一路》书写了光明未来的新篇章
2018年是一带一路倡议五周年。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并得到积极回应;
6.开辟一条获得三种灵感的道路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回顾这段历史,我们的一大成就是开拓了一条道路,获得了三大启示。
7:政治热点:不要让“雾霾”成为冬天的“标配”
14日以来,京津冀地区整体扩散条件较差,北京、石家庄等部分城市空气污染严重。气象监测显示,15日至16日夜间,由于降水和弱冷空气的影响,华北中部灰霾天气减弱或消散。
8.“勤奋奖学金”具有指导意义
近日,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新设立的“勤奋奖学金”爆炸。100名热爱劳动、自力更生表现突出的学生获奖,每人获得500元。
9.为世界寻求共同点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不遇的巨变之中,“人类向何处去”成了时代的问题。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将“坚持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纳入新时期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战略,庄严宣告了中国与世界各国携手回应时代命题、共创人类美好未来的真诚愿望。
10:给文物保护增加安全锁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号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情况认真贯彻执行。
高考作文评价选材
应该会引起“座霸”的耻辱
近日,有网友发帖称,一名男性乘客在开往北京南站的高铁上占了一个靠窗的座位,拒绝坐自己的座位。被占的女士劝他的时候,男乘客居然说:“谁规定你必须按号入座的?要么你自己去袖手旁观,坐我的位子,要么你自己去餐车。”这段视频上传到网上后,立刻引起了网友的愤慨,甚至有网友检索到了该男子的身份信息。在舆论压力下,当事人回应,表示对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并向女乘客道歉。
没什么大不了的,但很可能是因为它挑战了人的道德底线。众所周知,这是妇孺皆知的既定规则,就像排队不随地吐痰一样,是公共秩序和良好习俗的基本体现。必须认识到,一个个体只能存在于社会中,无论他多么追求个性解放,都必须植根于现实,捍卫和弘扬社会认可的道德立场。坐对地方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想一想,为什么很多人一看到就马上反身反对?就是因为我遇到了内在原则的“线”。如果两个人协商换座位而不触及他人利益,公众不会有这样的意见。真正困扰人的是男人的态度。轻佻的“谁规定一定要按号入座”这句话,其实是在改变一种道德秩序,危害公共利益,不可避免的会有人炮轰。
不尊重公共道德的行为必然会付出相应的代价,我们应该寻求这方面的规则救济。事实上,它不仅是一种道德秩序,也是法律法规的基础。铁道部1997年发布的《铁路旅客运输规程》明确规定,铁路旅客运输合同的基本凭证是客票,“按票面记载的内容乘车”是旅客的合法权利。虽然这是部门规定,但结合《治安处罚法》的相关规定,对于违规者是有权带警员进行强力纠正的。而且根据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发布的《关于在一定期限内适当限制特定严重失信人乘坐火车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意见》,对于“扰乱火车站及车厢运输秩序,危害铁路安全,造成严重社会不良影响”的行为,可以通过限制乘坐列车进行处罚。虽然这次事件并不严重,但对于必要的警示意义,还是有可能增加一定的处罚。
另外,“舆论轰炸”也是它必须承担的代价。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有一句话叫“礼义廉耻是一个国家的四个维度”。如果一个人做了违背常理的事情,不管法律能不能控制,舆论总是会批评的。况且还有很多事情没有上升到法律层面。就拿高铁来说,很多人在公交车上吃好吃的,把瓜子吐了一地。别人再怎么大惊小怪,这个时候也没有强纠的依据,周围的人说话劝说很重要。如果他还是一意孤行,多亏了互联网的出现,人们也可以寻求舆论的鞭挞。事实也证明,在很多情况下,只有对一个人的罚款和警告远不如舆论曝光来得有力。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唤起一个人的羞耻感。应该认识到,没有羞耻就是支持“无耻”。就维护公共道德的目标而言,羞耻是一个人道德意识的起点,是一个人道德能力的体现。
但我们也要看到,“舆论轰炸”的边界很容易陷入所谓隐私权的争议,这一事件也不例外。许多人收集了他们客户的个人信息,并被问及是否有“网络暴力”的危险。其实我觉得不是。在当今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如果一个人以这种方式参与公共事件,就相当于放弃了一部分隐私权。保护他免受进一步的网络暴力很重要,但这并不构成抵制舆论轰炸的理由。相反,惩罚应该优先于保护——。虽然我们很高兴看到他改过自新,但世界上所有的尊重都是赢得的,而不是应得的。人必须尊重自己,然后尊重自己。要想得到尊重,就要尽力证明自己有这个资格。
为什么农妇考上北大会“感谢贫穷”?
背景:“贫穷带来的不仅仅是痛苦、挣扎和迷茫。虽然它缩小了我的视野,伤害了我的自尊,甚至间接夺走了我所爱的人的生命,但我还是想说,谢谢你,贫穷。”最近,一位18岁的女孩写的一篇关于自己、贫穷和希望的文章引起了网民的强烈反响。这个女孩,王馨漪,刚刚高考707分,考上了北京大学中文系
新京报发表了梁昕的观点:一个家境贫寒的高中生能对贫困有这样的认识和理解,是令人敬佩的,但不足以形成舆论“感谢贫困”的理由。稍有社会经验的人应该明白这一点:有家庭困难的王馨漪,永远不能因为考上北大而感谢贫穷,也不能因为考上北大的孩子写了一篇文章《感谢贫穷》而感谢贫穷。王馨漪考上北大,不是因为家境贫寒,而是因为她在家境贫寒的情况下不屈不挠的精神,是她努力的结果,而不是生活条件差的结果。苦难没有意义,战胜苦难才有意义。这个案例可以给家境不好的孩子带来信心,但永远无法确定贫穷。
舆论不能因为这样的一个案例而直接或暗地里感谢贫困,因为王力可新沂还有很多孩子生活在贫困中,但他们没有王馨漪的坚韧,他们在与同龄人竞争。趁早退出;我们也不能因为一个阶段性的结果而对贫困心存感激,因为王馨漪仍然非常年轻,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仍然有很多事情要做。如果贫穷有意义,我们应该追求什么样的财富?如果贫穷有意义,我们还能做些什么来帮助穷人?肯定一个家庭贫困的孩子的奋斗是必要的,但如果舆论借机把贫困当成鸡汤,那么案件的价值和意义就有失偏颇了。
小江认为:巴尔扎克说:苦难是人生的老师。这其实是一种深刻而戏剧性的表达。任何一个心智正常的人都知道,苦难绝不是“善类”,也没有“教育人”的打算。是对身心的严重伤害,甚至会害死人的生命。能从苦难中走出来的人,往往靠的是坚韧、努力、奋斗,甚至还需要一点天赋、机会、运气。所谓“人生导师”和“感谢贫穷”,都是那些脱离苦海的人的回溯式自我鼓励。他们庆幸自己没有被困苦和贫穷击倒。他们把困苦和贫穷视为一种特殊的“财富”,相信自己在未来会更强大、更勇敢。
他们心存感激,因为许多人没能走出苦难和贫困的泥潭,或者继续受苦,或者在痛苦中死去。后者不能感谢贫穷,也不认为苦难是人生的老师。他们没有心思谈诗,不能以“WINNER”的姿态谈感情。后者不一定没有努力和奋斗,没有摆脱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很难说他们“错”了。无论从个人还是从国家的角度来看,减少甚至消除贫困都是当务之急,社会无法“关心”苦难和贫困。就本案而言,穷孩子考上北大,值得恭喜。王馨漪表达的是,看到黎明的人告别了黑暗,用讽刺的眼光对苦难做了“悼词”。18岁的王馨漪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会遇到其他人生挫折。希望她继续奋斗,不要迷茫。对于很多看客来说,不可能刻板地解读一个18岁女孩的“感谢贫穷”。不然就显得幼稚了。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高考热门事件时评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