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络安全法》实施四周年之际,新华社记者走访了“前脚刚说要吃火锅,后脚打开手机看到App向你推荐附近的火锅店”的情况,得到了专业评测实验室的回答,告诉大家手机App是通过大数据分析获得的还是有窃听用户的情况。
据悉,手机App窃听通常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拨打手机的麦克风许可;另一种是使用侧通道。
如果App想窃听用户的日常生活,不仅要让App在前端保持运行,还要在联网状态下上传录音。
IT之家了解到,一些手机厂商会提醒用户App的麦克风使用状态,并在手机屏幕上做醒目的提醒,以减少违法行为。
据新华社报道,其实偷听手机应用不仅仅是听,还有“看”、“读”、“传”。记者通过连接WiFi做了一些验证,这些应用可以通过这些意想不到的行为准确推送用户的广告。
标注用户的行为习惯和各种应用收集的头像,分析用户的潜在需求,投放广告。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