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实施育儿假,还应该采取哪些配套措施?

admin 2778 0
除了实施育儿假,还应该采取哪些配套措施?

百度网盘课程

通用入口链接!10000G.课程都有!一起学习吧!

立即点击↓ 获取课程!

6月8日,国务院未成年人保护领导小组发布《国务院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根据意见,将全面实施产假等产假制度和哺乳时间相关规定,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开展育儿假试点。试点育儿假的积极意义是什么?为了保证育儿假的有效实施,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鼓励适龄群体生育,实施育儿假,还应该采取哪些配套措施?

试点育儿假恰逢其时

目前,育儿假在中国尚未完全实施。据了解,在育儿假执行率较高的欧洲国家,工作一年以上的育龄夫妇必须享受这一福利。育儿假大约持续一年,与产假相关,直到孩子满一岁。

“中国现行的产假政策包括女性产假和男性哺乳假(在某些省份称为陪产假)。如果只延长女性产假,很可能导致在就业和职业发展方面对妇女的歧视。”《人口与未来网》主编何亚夫认为,探索实施育儿假,不仅可以让男性分担部分育儿责任,还有助于保护女性在就业和职业发展中的权益,纠正就业中的性别歧视。

“虽然短期内,育儿假会增加企业的劳动力成本。但从长远来看,有利于提升企业形象,提高员工积极性。”何亚夫说。

“我国法定产假时间约为四个月,与托儿所机构的入托时间难以衔接。这就需要延长产假或实施育儿假,让婴幼儿直接与托儿机构或托儿所对接,这将大大减轻孕妇及其家人的负担,让年轻人更有生产力,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出生率下降问题。”董登新,武汉科技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中国养老金金融50人论坛的核心成员,告诉中国商报。至于育儿假的长短,他建议以西方国家婴儿的入托时间为参照,延长到10个月或1岁。

如何有效实施

《中国商报》记者发现,意见发布后,很多人表示支持,希望政策尽快落实。“父母身体都不好,不能照顾我们的孩子。他们暂时请不起保姆。如果育儿假能够实施,将大大缓解我们的困境。”正在为怀孕做准备的北京某机构员工李女士告诉记者。

然而,与此同时,许多人担心其后续实施。育儿假怎么实施,谁来买单?在育龄父母享受福利的同时,谁来承担企业劳动力成本和负担的突然增加?

“如果育儿假的费用由企业支付,必然会增加企业的负担。到那时,已经结婚的求职者在就业市场上必然会受到歧视。”何亚夫告诉记者。对此,何亚夫认为,生孩子是为了国家和社会培养未来的劳动者和纳税人。所以国家财政部门需要分担一部分生育费用。通过减税或者免税、财政直接补贴等方式。企业因育儿假而增加的就业成本可以得到补偿,使享受补贴的企业愿意积极实施育儿假。

除育儿假外,有必要加强儿童保育的力度

董登新认为,为了鼓励人口的出生,特别是为了调动学龄青年的生育热情,有必要全面实施托儿所和幼儿园的系统工程。我们不仅要实施育儿假,而且要大力投资建设公立托儿所和幼儿园,并鼓励私立n

对此,中国商报记者了解到,国务院已于2019年5月发布《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设立托儿所,招收2-3岁儿童。明确各类婴幼儿护理服务机构可以根据家庭实际需求,提供全日护理、半日护理、时间护理、临时护理等多样化的婴幼儿护理服务;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我们将提供多层次的婴儿护理服务。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一些地方积极探索育儿假。辽宁省司法厅2020年7月24日发布的《辽宁省女职工权益保护办法(草案)》号,提出鼓励用人单位在子女3岁以下期间,每年给依法生育的夫妻10天育儿假;同年9月,湖北省咸宁市也提出婴幼儿父母可在有条件的事业单位、企事业单位申请育儿假,假期最长可达一年。(记者王)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38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