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慧虹
现在,儿童智能手表简直成了孩子们的标配。一些儿童智能手表不只外观酷炫,并且功用设计较完善,俨然成人智能手机的“迷你版”。
据调查,现在市场上的高配版儿童智能手表,除了可显现时刻、接打电话外,还具有定位、照相、微聊、听歌、视频等功用,有的还能下载各种APP,能经过支付宝付款购物等。
借助于儿童智能手表,家长们当然能够方便地与孩子交流,监控孩子的活动区域,避免其迷路,但由此带来的危险也越来越让人忧虑:且不说它易于引发孩子们的消费攀比心思,单从儿童智能手表的运用来看,一些孩子摄影、发朋友圈等行为,简单使智能手表从孩子的“守护者”变为其隐私的“泄密者”,添加不安全要素。经过手表中的支付宝随意付款购物,也不利于孩子养成理性消费的习气。
别的,儿童智能手表所具有的照相、微聊、听歌、视频等功用,往往会过火招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导致其上课学习时精力难以会集。智能手表过小的显现屏,还会影响孩子们的视力。
教育部曾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办理工作的告诉》,规则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现在来看,这些过度智能的儿童手表某种程度上添加了校园、家长的办理难度。
要让儿童智能手表在正轨上健康运转,首要,相应的技能标准应当完善。2018年我国相关组织出台了《儿童智能手表技能要求》,它主要从产品质量层面给出了标准规范,但仅此还不行,还有必要从功用设置方面做出明确规则,特别是应避免儿童智能手表功用无限延展、设置向成人手机挨近的发展趋势。其次,家长有必要尽到监管之责,尽可能不给孩子买太智能的手表,一起还要监督孩子正确运用智能手机。
[责编:唐煜斯]
[来历: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