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一遍又一遍在告诉我们,正儿八经没有出路!
经济学里有一个“二八定律”,它是指20%的人赚到了这个社会80%的钱。而实际上在短视频领域也同样如此,那些头部20%的主播占据了我们80%的视线。
可是短视频领域又有一个奇怪的现象,你越是想要给大家分享干货,你的播放量就会越低。反而是那些随便扭腰摆胯的美女,只需要十几秒钟的时间就能收获几十万的点赞量。
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你太正经了,短视频平台上很少人会喜欢正儿八经的人。因此,大部分主播的走红都不是凭借自己的最强项,反而是通过不断尝试创意走红。
举个例子:网上有很多会唱歌的小姐姐,她们想要同时成名并不容易,真正凭借唱歌能力走红的小姐姐要么是很漂亮的,要么是声音与长相形成巨大反差的。而那些长相一般,唱功中上的小姐姐很难走红,原因则是过目就忘。
一位叫做“路飞仙贝”的小姐姐则通过恶搞歌曲唱腔迅速走红,仅某音粉丝量已经突破600万。她的走红应该是大多普通人的走红范本。
同理,如果你是一个反诈骗的警察,想要快速给网友普及反诈知识,这是很难的。因为网友会认为你说的那些我们都懂,我们是不需要下载某个反诈软件的。
警察作为一个非常严肃的形象,他是不能通过恶搞来走红的,这个时候他该怎么快速让大家下载反诈软件并且普及反诈知识呢?
秦皇岛市海港区“反诈警官老陈”给警察行业开辟了一条新思路,通过直播PK效果会出奇地好。
1
直播反诈天下知
铁山靠退网之后,直播领域又出现了一个现象级网红,他就是反诈警官老陈。仅听名字大家也知道陈警官不是一个小伙子了,粗略估计,陈警官的年龄在40岁左右,可是陈警官依然在短视频中表示自己只是奋战在一线的反诈民警,并没有什么特殊的。
如果陈警官是在22岁大学一毕业就当警察,那么他当警察的时间有可能已经长达18年之久。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只是通过短视频分享一些反诈知识竟然可以做到全网皆知,成为了当下最火的网红警察。
陈警官是怎么走红的呢?
通过陈警官的视频,我们就知道他也尝试过很多方法来帮助大家了解反诈知识,只可惜效果一般,并没有引起太多网友关注。
事情的转机发生在了一次直播PK中,陈警官通过系统自动推荐连上了一位扮演成公公模样的娱乐主播。
陈警官刚刚做了自我介绍,对面那名主播用公公的腔调表示,我是娱乐的,哥,我啥事也没有犯。
聊天中间,陈警官问主播:“你的直播间有多少人?”
主播很搞笑地回答道:“我直播间有3000多人,如果有需要,我把人给你甩过去。”
陈警官明确表示,不用不用,我不是来蹭粉的,我是做宣传的,希望没下载国家反诈中心的网友能够下载一下,可以最大可能帮助大家避免被诈骗。
就在跟陈警官连线PK之后,这名“公公”成为了反诈宣传员,跟别人PK的时候都会提醒对面主播下载这款反诈APP。
正是这名“公公”的配合让陈警官爆火,登上了多个平台的热搜,这也同时成全了“公公”,让他也迅速成为了大网红。
走红之后的陈警官,直播间同时在线人数最高突破了65万。跟铁山靠最高峰比可能少了一点,但是跟平台的那些一线主播相比,完全比他们高了一个级别。
陈警官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一句话:十年民警无人问,直播反诈天下知。
2
陈警官给我们哪些启发?
陈警官走红之后,平台一线主播全都主动想要找陈警官连线,这也促使陈警官成为了当下最火的主播,没有之一。
尽管很多主播连线陈警官都是为了获得更多的人气,这也间接推动了陈警官的工作。他凭借一己之力,让一款国家级APP下载量突飞猛进。
只看别人的故事只能给我们增加谈资,如果能从别人的故事中得到启发,这才是真的收获。
那么问题来了,陈警官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发?
第一、短视频的机会太大了。总有一些人在质疑短视频的机会已经结束,而实际上抱着这种想法的人注定吃不到短视频的这波红利了。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去预测一个风口有没有结束没有任何意义,我们需要做的是利用风口,利用自己的能力赚一点自己力所能及的收入。
试想一下,假设陈警官不是一名警察,而是一个网红,他在最火的这一个月里,可能赚到这辈子都花不完的钱,这是打工永远实现不了的事情。
第二、机会是试出来的。没有人可以随随便便成功,一条路走不通的时候,我们就尝试另外一条。不要怕尝试的次数多,因为只要有一条路行得通,我们就可以收获到意外之喜。
第三、平台只喜欢“新奇特”。可能是我们大多数的生活太过平庸,因此大家在互联网上更喜欢“新奇特”的东西,如果你还是分享一些太普通的事情,很难大获成功。
用媒体思维全网覆盖,让产品销售慕名而来!
未来所有的商业竞争,都会聚焦在媒体传播上。一家公司或一个老板,如果媒体思维短缺,注定会提前败下阵来。
请记住:没有传播度,就没有认知度;没有认知度,就没有美誉度;没有美誉度,何来知名度!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