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教育领域,迎来了很多改变,影响力最大的莫过于“双减”政策。为了有效减少校外补习泛滥的现象,学科培训得到了严格的监管和规范。
在多数家长拍手叫好的同时,也有一批人在时代浪潮下,面临着更换单位或改行的抉择,那就是校外培训机构的员工。虽然辅导班依然允许存在,但在时间和资质上有了明确限制。
教培机构不再需要那么多的老师,一批员工迎来裁员,或者即使勉强留下,能拿到的待遇可能也远不如从前,靠微薄的底薪维持,很多员工坚持不下去主动离开。
新东方作为以英语培训起家的知名教培集团,在这次教育变革中,也备受关注。虽然国家政策必须积极支持,不过经历了这些变化,俞敏洪还是发出了一些感慨。
“双减”后的第一个教师节,俞敏洪发表感言
余先生在社交平台,发表了一段有关教师节的感言。不知是不是冥冥中的安排,庆祝教师节的开始,刚好是他当老师的第一年。
虽然做培训给这位北大高才生带去了财富,但他对教育方面的关注和独到的见解,是有目共睹的。俞敏洪在对全体老师表示感谢后,也坦露了内心的一些失落。
他表示“这是我心里最难过的一个教师节”,因为很多老师失业了,并且还会有更多人离开新东方,希望他们能尽快找到下一份工作。
对于俞敏洪的这番感言,很多朋友也表示理解和安慰。有人回忆,当年孩子补习后确实提高了成绩。客观的说,确实有一些同学因俞敏洪而受益。
并且高材生创业成功的例子,也给了很多寒门学子激励的作用,笔者记得当年有不少大学生,正是因为看到了他的先例,立志要尝试闯一番事业,高校创业大赛还一度成为热门。不得不说,俞敏洪和新东方对于教育领域确实产生着一些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力。
规范补课,不等于消灭辅导班,相信能留下的是真正用心的教培机构
“双减”对校外补习的规范,既是给学生减压,也是为了控制资本对教育的影响。在鱼龙混杂的教培时代,教育集团可能为了逐利,在营销上花的成本,远高于提升教学质量的投入。
这就是为什么补习班课时费贵,却不一定能遇到优质老师的原因之一。而一些实力强悍的集团,甚至用几倍工资挖走公办学校的老师,把区域内的名师集中在私人机构。
旧照
这样的话受影响最大的,还是那些普通家庭,补不起课的孩子。因此针对校外培训机构予以整顿和规范,是一种必然的方向,也是为了保证广大学生的长久利益。
即使这个过程中,会触动一些集团的利益,依然阻挡不了教育的变革。当然,限制补习不等于消灭辅导班。学科培训会向更正规、更合理的道路发展。
相信这是一个筛选的过程,只有收费透明、重视口碑,把经营的重点从宣传营销回归教学本质,才能获得学生和家长的认可,实现持续的发展。
说到底,无论学校还是教培机构,必须用心管理、为学生提供“走心”的教育。希望俞敏洪先生也能不忘初心,在“双减”规则下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
【笔者的话】教培行业形势的改变,难免会波及一些员工。对于已经离开学科培训行业,或正在犹豫的朋友,其实专业人士也给出了一定的指引。
未来职业教育、素质教育可能是一个新的方向,教培机构的人员有一定的教学和管理经验,不妨尝试寻找相关行业。如果有一定实力,考入公办学校也是很好的选择。
总之,严控教育资本化、规范校外机构,已经是定局,我们需要及时调整状态,顺应时代发展趋势,才能乘风破浪顺利进入新的里程。
话题:看到俞敏洪的感言,你有什么想法呢?(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可联系删除)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