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男孩按妈妈在马路上拳打脚踢,一味地惯只能把孩子推向深渊

发布一下 2271 0

今天在网上看到一事让人愤慨:陕西男孩把自己妈妈按在马路上,拳打脚踢,连哭带嚎用手压着妈妈不让她起来,有保安上前制止,反而被这男孩吼。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小男孩如此举动?

陕西男孩按妈妈在马路上拳打脚踢,一味地惯只能把孩子推向深渊

据路人反映:这小男孩是当地附近一所小学的学生,他好像向妈妈说他想要什么,但是他妈妈并没有答应他,小男孩不愿意,发生了上述让人愤慨的情境。

陕西男孩按妈妈在马路上拳打脚踢,一味地惯只能把孩子推向深渊

一味地惯只能把孩子推向深渊,孩子认错,家长自我反省,我们姑且不谈(其家庭育儿实际情况只能推测不好妄断),就此事而言,面对孩子的合理需求与无理取闹,作为父母我们如何去做?

一、孩子合理的需求没有被满足,会出现什么样的状况?

有知友在知乎上这样说:

你若不能给孩子足够合理支出的零花钱,他就可能“偷拿家里钱”或“撒谎”跟你要钱。

你若不允许孩子有适当放松、玩耍的需求,他就可能背着你“偷偷跑出去玩儿”。

你若不能满足孩子的成就感、归属感,他就可能出现“网瘾”“早恋”等问题。

陕西男孩按妈妈在马路上拳打脚踢,一味地惯只能把孩子推向深渊

你若不能满足孩子对你依恋、渴望陪伴的需求,他可能就会不停地“大喊大叫”吸引你的关注。

你若总是不能给孩子一些自己做决定的权利,久而久之,他就会变得“非常叛逆”。

你若总是不允许孩子表达自己的负面情绪,久而久之,他会变得非常“易怒”或是抑郁。

陕西男孩按妈妈在马路上拳打脚踢,一味地惯只能把孩子推向深渊


二、孩子表达自己合理的需求,我们该怎么做?

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生命体,有着各种各样合理的需求,是最正常不过的事,爸妈要做的就是满足孩子,否则,孩子会背着你想法设法满足自己的需求,甚至可能出现陕西男孩恶意事件。

陕西男孩按妈妈在马路上拳打脚踢,一味地惯只能把孩子推向深渊

陕西男孩按妈妈在马路上拳打脚踢,一味地惯只能把孩子推向深渊

买自己喜欢的玩具,挑选自己喜欢的衣物,甚至吃(合理量的)零食,爸爸妈妈对孩子的基本物质需求,都可以满足,对上小学的孩子,可以适当给他们一些自由支配的零花钱+一本记账本,让孩子满足自己购物的需求,也理性地去记录自己的消费,父母可以帮孩子定期复盘给予指导。

三、孩子无理取闹,我们怎么去引导?

民国女作家张爱玲说过一句话:“出名要趁早呀,来得太晚,快乐也不那么痛快。”

对孩子的管教与正确引导也是如此,更要趁早,从咿呀学语的正确发音、吃饭拿勺如何使用,到正确引导孩子表达正面、负面的情绪,如何为人处事、与人相处,都是我们父母应该教给孩子最基础的生存技能。

陕西男孩按妈妈在马路上拳打脚踢,一味地惯只能把孩子推向深渊

陕西男孩按妈妈在马路上拳打脚踢,一味地惯只能把孩子推向深渊

马歇尔·卢森堡说:“所有愤怒的核心,都是来自于需求没有被满足。”如果我们在孩子幼时没有做好这一块,遇到陕西男孩妈妈这种情况,就需要耗费一番精力,去反省一下自己的家教家风了,孩子是父母行为准则的一面小镜子,孩子表现有多糟糕,实实在在地反应出我们的家庭教育有多失败。

当然,哪怕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失败几次也没关系,但是我们不能任由其自由发展,不管束,不教导。

方法:

1)断绝环境中的模仿源:

尽可能在孩子未建立好同理心(大约5岁)之前不要接触任何有关暴力的游戏、影片,甚至和会打人的孩子一同游戏。

为什么我们常常告诉孩子打人是不对的,孩子却是越是被告诫,越是想尝试?这是因为年纪小的孩子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不会想到这个举动带给别人的感受是什么,更加不会感同身受,所以预防胜于治疗。


2)大人越是生气时越要冷静:

大人的情绪千万不要随着孩子一起高涨,因为家长就是要让孩子学会情绪控制能力,孩子才不会情绪一来就冲动地出现攻击行为。

陕西男孩按妈妈在马路上拳打脚踢,一味地惯只能把孩子推向深渊

3)红绿灯的概念方式教育孩子处理事情。

利用红绿灯的概念教导孩子,提前预防控制不友好的行为,如抓住孩子的手,停住孩子的动作(红灯),让孩子想想看这个举动可以吗。

如果情绪闯了红灯,会有什么后果,可以拿现实的违反交通规则的困局与危险性,助益孩子理解纠正自己错误行为。

在大庭广众之下,男孩对自己亲妈拳脚相向,其实影响已经非常恶劣了,但是,事物均有两面性,如果该家长借此事件好好教导自己的孩子,反省调整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对其家庭而言,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48403.html